一種混凝土自動抽水養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0 00:14:0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養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混凝土自動抽水養護裝置。
背景技術:
混凝土的養護分為自然養護和熱養護兩種:現澆的混凝土在正常條件下通常採用自然養護;自然養護方法有覆蓋草簾、麻袋片澆水養護、噴撒混凝土養護液或混凝土表面覆蓋塑料薄膜灑水養護。
覆蓋澆水養護是根據外界氣溫,在混凝土澆築完畢的3~12h內用草簾、蘆席、麻袋、鋸末、溼土和溼的砂石等適當材料將混凝土予以覆蓋,並經常澆水才可保持溼潤。這就需要施工人員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澆水,不僅勞動強度大,還容易浪費水資源,而且容易造成養護不及時不到位。
塑料薄膜養護是以塑料薄膜為覆蓋物,或將塑料溶液噴灑在混凝土表面,待溶液揮發後,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層塑料薄膜,使混凝土與空氣隔絕,水分不再被蒸發,水泥靠混凝土中的水分完成水化作用而凝結硬化,該方法施工成本比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資源,且可有效降低勞動強度,節約施工成本,並可保證養護質量的混凝土自動抽水養護裝置。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混凝土自動抽水養護裝置,包括儲水箱和位於儲水箱下方的底盤儲水槽,儲水箱底部設有伸入底盤儲水槽內的進氣管和出水管;還包括用於覆蓋於待養護混凝土表面的養護布,且養護布一端固定於底盤儲水槽內並侵入水中。
進一步的,所述進氣管的高度高於出水管。
更進一步的,所述儲水箱上側壁還設有可開閉的通氣管;所述出水管上還設有閥門。
更進一步的,所述底盤儲水槽兩端還設有用於連接相鄰底盤儲水槽的連接卡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資源,改善養護環境;可單人操作,勞動強度減少,節約人工,降低成本;不會出現灑水不及時,造成養護不到位的情況;快速、效率高,成本可控;可提高養護質量,尤其適合養護區作業面狹窄、高陡邊坡、不具備就近布置養護設備的施工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混凝土自動抽水養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儲水箱;2-通氣管;3-進氣管;4-出水管;5-閥門;6-底盤儲水槽;7-養護布;8-錨釘;9-連接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混凝土自動抽水養護裝置,包括儲水箱1和位於儲水箱1下方的底盤儲水槽6,儲水箱(1)底部設有伸入底盤儲水槽6內的進氣管3和出水管4;還包括用於覆蓋於待養護混凝土表面的養護布7,且養護布7一端固定於底盤儲水槽6內並侵入水中。且養護布7和底盤儲水槽6通過鉚釘8連接。
儲水箱為一封閉箱體,採用厚度大於5mm鋼板製作,尺寸為:長×寬×高(2200mm×2000mm×800mm)。底盤儲水槽由5mm鋼板焊接而成,應具有一定的剛性及柔性,具體尺寸根據現場養護面積需要確定。養護布為普通的棉布或土工膜等材料。
本實施例的底盤儲水槽6兩端還設有用於連接相鄰底盤儲水槽的連接卡槽9,連接卡槽之間採用螺絲固定。
本實施例的進氣管位置比出水口位置稍高,高大約10mm。當底盤儲水槽6內的水下降至進氣管下端露出水面時,儲水箱1的水可及時流出。進氣管和出水口的長度在使用過程中,根據現場需要進行調整。
本實施例的所述儲水箱1上側壁還設有可開閉的通氣管2;所述出水管4上還設有閥門5。通氣管2通常狀態是關閉的,當需要將水全部放出或加水時可打開通氣管2,且加水時需將閥門5關閉,進氣管封堵。
現場實施過程中應結合場地情況合理選擇儲水箱放置的位置,避免幹擾施工。
首先將養護布均勻的鋪設在需要養護的混凝土表面,儲水箱1注滿水,打開閥門5後水經過出水口4流入底盤儲水槽6,根據水的毛細現象,養護布7不斷的從底盤儲水槽6裡吸水,緩慢地上升使整塊養護布溼潤,然後去溼潤混凝土。
下雨天,養護布的水量足、混凝土溼潤不搶養護布上的水,養護布減緩抽水或不抽水;晴天,混凝土乾燥,快速從養護布上吸水,養護布抽水快,達到自動養護的目的。還可以通過調節養護材料品種來調節抽水的快慢實現自動養護。
當底盤儲水槽裡水多時,水淹沒了進氣管的管口,空氣進不了儲水箱,儲水箱裡的水也就出不來;當底盤儲水槽裡的水慢慢地減少被養護布抽乾,一旦露出了進氣口,空氣就會從進氣管進入儲水箱,水即刻從儲水箱裡流出,底盤儲水槽裡的水漲高了又淹沒了進氣口,儲水箱的水又出不來了。
這樣輪迴循環下去,達到自動供水自動抽水養護的目的。
通過混凝土自動抽水養護裝置的使用,極大程度的提高了混凝土養護質量,為工程創優提供了有利保障。
同時還需注意:
(1)儲水箱的尺寸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置,其剛度與強度滿足要求,各節點除焊接牢固;
(2)由於儲水箱面積較大,在加水過程中要注意安全,要求封閉進氣口和出水口;
(3)底盤儲水槽應具有一定的剛性及柔性,長度應滿足現場養護面積的需要;
(4)連接卡槽之間採用螺絲連接,要注意密封,防止滲水;
(5)由於養護布與底盤儲水槽是通過鉚釘連接,因此在正式養護前,要確保鉚釘對養護布錨固質量;
(6)各設備加工、製作、安裝精度要滿足相應的規程規範要求;
(7)在養護過程中,要不定時檢查設備的運行情況,避免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