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液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04:18:52 1
專利名稱:儲液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儲液器(accumulator),尤其涉及用於防止液態製冷劑流入壓縮機的儲液器。
背景技術:
空調和冰箱等製冷設備中具有製冷循環系統,通常製冷循環系統包含壓縮並排出製冷劑的壓縮機;接收由壓縮機進行壓縮的製冷劑使其冷凝的冷凝器;對從冷凝器流出的製冷劑進行減壓的膨脹閥;通過使由膨脹閥進行減壓的製冷劑蒸發以降低周圍溫度的蒸發器。並且,在蒸發器與壓縮機之間設置暫時容納在蒸發器中蒸發的製冷劑並只使氣態製冷劑流入壓縮機的儲液器。
圖1及圖2為現有的儲液器的示意圖及剖面圖。如圖1所示,儲液器10包含圓筒形狀的殼體11;在殼體11的上部及下部開口的第一開口部12及第二開口部13;貫穿第一開口部12並按預定長度延伸到殼體11內部的製冷劑流入管14,以用於將從蒸發器(未圖示)流出的製冷劑引導到殼體11內部;貫穿第二開口部13並按預定長度延伸到殼體11內部的製冷劑排出管15,以用於只將殼體11內部的氣態製冷劑引導到壓縮機(未圖示);中間板16,在其周邊按一定間隔形成多個製冷劑通過孔16a,以用於防止從製冷劑流入管14流出的液態製冷劑流入製冷劑排出管15的同時使液態製冷劑流向殼體11的底部。
並且,從蒸發器(未圖示)流入到儲液器10的製冷劑是氣態和液態相混合的氣液混合狀態的製冷劑。根據現有的儲液器結構的作用如圖2所示,依據如上所述的結構,通過製冷劑流入管14流入到殼體11內部的製冷劑首先降落到中間板16上,然後通過製冷劑通過孔16a,其中的液態製冷劑因其自身的重量而繼續降落並被收集在殼體11的底部區域,而氣態製冷劑在流入到製冷劑排出管15的製冷劑流入口15a之後被吸入到壓縮機(未圖示)進行壓縮。並且,被收集到殼體11底部區域的液態製冷劑在氣化之後也流入到製冷劑流入口15a。
這種基於現有方式的儲液器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為了將製冷劑流入管14和製冷劑排出管15垂直固定在殼體11內部,首先使製冷劑流入管14和製冷劑排出管15貫穿殼體11的第一開口部12和第二開口部13,然後在保持垂直的狀態下通過焊接固定在插入部17的周邊部分。
但是,如果焊接時不能均勻地進行接合,則製冷劑排出管15不能被垂直固定而是向殼體11的內壁傾斜。此時,通過中間板16周邊的製冷劑通過孔16a的液態製冷劑可能會直接流入到製冷劑排出管15中。
如上所述,如果液態製冷劑流入到製冷劑排出管15,則流入的液態製冷劑會被吸入到壓縮機,從而帶來壓縮機發生故障及使用壽命縮短等致命的後果。
第二,如上所述由於不能保證製冷劑排出管15的垂直狀態而使製冷劑排出管15向殼體11內壁傾斜時,可能會因為製冷劑排出管15與殼體11內壁碰撞而產生噪音。
第三,由於製冷劑流入管14和製冷劑排出管15分離時,不僅需要準確測定製冷劑排出管15及製冷劑流入管14插入殼體11內部的深度,還要考慮製冷劑排出管15是否以垂直狀態準確插入到殼體11內部等問題,因此不便於進行儲液器10的裝配工作。
第四,當聚積到殼體11底部的液態製冷劑的液面一直上升到形成在製冷劑排出管15自由端的製冷劑流入口15a處時,由於瞬時間有大量的液態製冷劑流入到製冷劑排出管15,因此在液態製冷劑被吸入到壓縮機氣缸的過程中,只有一部分被氣化,而剩餘的仍以液體狀態流入。
發明內容本發明是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用於防止液態製冷劑流入壓縮機的儲液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儲液器包含形成第一開口部及第二開口部的中空的殼體、貫穿所述第一開口部以用於流入製冷劑的製冷劑流入管、貫穿所述第二開口部以用於排出製冷劑的製冷劑排出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冷劑流入管與所述製冷劑排出管構成為在所述殼體內部沿所述殼體的長度方向延伸的一體型配管,所述一體型配管內部形成用於阻斷製冷劑流動的阻流板,所述阻流板上方的一體型配管周邊形成用於使因所述阻流板流動受阻的製冷劑流出的流出孔,所述阻流板下方的一體型配管周邊形成用於使在所述殼體內部進行分離的氣態製冷劑流入的流入孔。
並且,所述殼體內部設有中間板,在中間板的中心部分形成用於插入所述一體型配管的貫穿孔,在中間板的邊緣部分形成用於使從所述流出孔流出的製冷劑通過的製冷劑通過孔。
並且,所述中間板設置在所述流出孔和所述流入孔之間。
並且,所述流入孔和所述流出孔沿所述一體型配管的周邊以一定間隔排列。
並且,所述流入孔和所述流出孔採用沿一體型配管的長度方向延伸的橢圓形或長方形形狀。
並且,所述流入孔採用寬度較窄、沿一體型配管的長度方向延伸的橢圓形或長方形形狀。
並且,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儲液器包含形成第一開口部及第二開口部的中空的殼體;貫穿所述第一開口部以用於流入製冷劑的製冷劑流入管;貫穿所述第二開口部以用於排出製冷劑的製冷劑排出管,該製冷劑排出管的自由端部被封閉,並在周邊形成用於使在所述殼體內部進行分離的氣態製冷劑流入的流入孔;中間板,該中間板在中心部分形成用於插入所述製冷劑排出管的貫穿孔,在邊緣部分形成用於使從所述製冷劑流入管流出的製冷劑通過的製冷劑通過孔。
並且,所述流入孔依斜線排列以使其高度互不相同。
圖1為現有的儲液器結構示意圖;圖2為表示現有的儲液器結構的剖面圖;圖3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儲液器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所示出的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一體型配管的示意圖;圖5為表示圖3中所示出的中間板的剖面圖;圖6為表示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儲液器中的製冷劑流動情況的剖面圖;圖7為表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儲液器中的製冷劑流動情況的剖面圖。
主要符號說明100為儲液器,110、110′為殼體,120、120′為第一開口部,130、1 30′為第二開口部,140為一體型配管,141、141′為製冷劑流入管,142、142′為製冷劑排出管,143為阻流板,144為流出孔,145、145′為流入孔,150、150′為中間板,150b、150b′為製冷劑通過孔。
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
圖3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儲液器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儲液器100包含形成第一開口部120和第二開口部130並具有中空部的殼體110;由製冷劑流入管141和製冷劑排出管142形成為一體的一體型配管140,製冷劑流入管141貫穿第一開口部120用於將蒸發器(未圖示)所排出的製冷劑引導到殼體110內部,製冷劑排出管142貫穿第二開口部130用於將氣態製冷劑引導到壓縮機(未圖示);中間板150,以用於固定一體型配管140的同時引導製冷劑流動。
殼體110由圓筒形狀的主體部110a、位於主體部110a上端且直徑向上逐漸變小的上方傾斜部110b和位於主體部110a下端且直徑向下逐漸變小的下方傾斜部110c形成為一體。並且,在上方傾斜部110b端部的殼體110的中心部分形成開口的第一開口部120,在下方傾斜部110c端部的殼體110的中心部分形成開口的第二開口部130。
如圖3及圖4所示,一體型配管140在殼體110內部沿著殼體110的長度方向筆直地延伸,以貫穿第一開口部120和第二開口部130。一體型配管140的內部設置阻斷製冷劑流動的阻流板143,以防止流入製冷劑流入管141的製冷劑中的液態製冷劑流入到製冷劑排出管142中。
阻流板143為具有預定厚度的圓形板,其截面與一體型配管140的截面一樣均為圓形,其直徑與一體型配管140的內徑相同。並且,阻流板143既可以被壓入到一體型配管140中而固定,也可以與一體型配管140一體成型。
在阻流板143上方的一體型配管140周邊按預定間隔形成多個流出孔144,以用於將因阻流板143流動受阻的製冷劑排到一體型配管140的外部。流出孔144最好採用沿一體型配管140的長度方向延伸的橢圓形或長方形形狀,以便於製冷劑流出。
在阻流板143下方的一體型配管140周邊按預定間隔形成多個流入孔145,以用於流入通過中間板150上的製冷劑通過孔150b的製冷劑中的氣態製冷劑,所述製冷劑通過孔150b將在後面進行描述。
流入孔145最好採用寬度較窄、沿一體型配管140的長度方向延伸的橢圓形或長方形形狀,從而可以起到過濾網的作用而防止流入製冷劑中所包含的顆粒較大的雜質。
並且,流入孔145依斜線排列以使其高度互不相同,從而當通過中間板150上的製冷劑通過孔150b的製冷劑中的液態製冷劑因自身重量下降到殼體110底部而形成的液面上升至與流入孔145相同的高度時,可以防止瞬時間有大量的液態製冷劑流入到流入孔145中。
並且,一體型配管140在插入到殼體110的狀態下,利用焊接方法結合固定到第一開口部120及第二開口部130的插入部160的周邊部分。如圖3及圖5所示,中間板150為其直徑與殼體110的主體部110a的內徑相同並具有預定厚度的圓形板,在其中心部分形成用於插入一體型配管140的貫穿孔150a,而在其邊緣部分形成用於使從流出孔144流出的製冷劑通過的製冷劑通過孔150b。最好在中間板150的邊緣部分沿圓周方向以一定間隔形成多個製冷劑通過孔150b。
並且,中間板150最好設置在流入孔和流出孔之間,以防止從流出孔144流出的液態製冷劑沿一體型配管140的外表面下降而流入到流入孔145。並且,中間板150既可以被壓入殼體110中而固定,也可以與殼體110一體成型。
下面參照圖6說明如上所述的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儲液器結構所帶來的作用效果。
圖6為表示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儲液器的結構與製冷劑流動過程的剖面圖。由蒸發器(未圖示)流入到儲液器100的製冷劑為氣態與液態相混合的氣液混合狀態製冷劑。如圖6所示,由蒸發器(未圖示)流入到製冷劑流入管141的製冷劑先是沿一體型配管140的內部流動,遇到阻流板143流動受阻,因此通過形成在一體型配管140周邊的流出孔144流出。
由於中間板150的存在,從流出孔144流出的製冷劑並不直接下降到殼體110的底部,而是與中間板150碰撞並流向其周邊部分,最終通過形成在中間板150邊緣部分的製冷劑通過孔150b。
通過製冷劑通過孔150b的製冷劑中,氣態製冷劑由壓縮機(未圖示)的吸入力而流入流入孔145,液態製冷劑則依靠其自身的重量沿殼體110的周邊下降而被收集到殼體110底部。
聚積在殼體110底部的液態製冷劑由於經過蒸發器(未圖示)之後其溫度相當低,因此在常溫下經過一定時間之後會發生氣化而再次變回到氣態,這樣變回到氣態的製冷劑上升到殼體110上部而流入到流入孔145中。
如上所述流入到流入孔145的氣態製冷劑流經製冷劑排出管142被吸入到壓縮機的氣缸(未圖示)內部進行壓縮。
圖7為表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儲液器100的結構及製冷劑流動情況的剖面圖。如圖所示,第二實施例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只是與第一實施例中製冷劑流入管與製冷劑排出管構成一體型配管的結構不同,第二實施例中採用單獨的製冷劑流入管與製冷劑排出管。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儲液器100包含形成第一開口部120′及第二開口部130′的中空的殼體110′、貫穿所述第一開口部120′以用於流入製冷劑的製冷劑流入管141′、貫穿所述第二開口部130′以用於排出製冷劑的製冷劑排出管142′、將所述製冷劑排出管142′固定在殼體110′內部的同時引導製冷劑流動的中間板150′。
製冷劑排出管142′的自由端部被封閉,以防止流入到製冷劑流入管141′並排到殼體110′內部的製冷劑中的液態製冷劑流入。並且,為了使在殼體110′內部進行分離的氣態製冷劑流入,沿製冷劑排出管142′的周邊以一定間隔形成多個流入孔145′。
為了防止顆粒較大的雜質進入製冷劑排出管142′,所述流入孔145′也採用沿製冷劑排出管142′的長度方向延伸的橢圓形或長方形形狀,並依斜線排列以使其高度互不相同。
中間板150′在中心部分形成用於插入製冷劑排出管的貫穿孔(參照圖5的150a),在邊緣部分形成製冷劑通過孔150b′,以使從製冷劑流入管流出的製冷劑通過。
依據如上所述的結構,由蒸發器(未圖示)流入到製冷劑流入管141′的製冷劑被排到殼體110′內部之後流向中間板150′。此時,由於製冷劑排出管142′的自由端部被封閉,從而防止製冷劑直接流入到製冷劑排出管142′。
下降到中間板150′的製冷劑流向製冷劑通過孔150b′,製冷劑中的氣態製冷劑流入到流入孔145′,液態製冷劑因其自身的重量而聚積到殼體110′底部,然後發生氣化而流入到流入孔145′,最後通過製冷劑排出管142′被吸入到壓縮機。
如上所述的本發明並非限定於前述的說明書內容及附圖,在不脫離權利要求
書中記載的本發明的思想及範圍的情況下,由相關技術領域:
的工作者進行的各種修改及變更也包含在本發明的範圍內。
例如,在運行兩臺壓縮機的順序(tandem)壓縮中,可以在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儲液器內部設置兩個一體型配管,並使其分別與各壓縮機的氣缸吸入口相連接。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儲液器將製冷劑流入管和製冷劑排出管構成為一體並使其貫穿殼體,因此不用擔心如現有技術因焊接缺陷等導致製冷劑管道歪斜的情況,從而從根本上防止液態製冷劑直接流入到製冷劑排出管而被吸入到壓縮機的現象。
並且,不用像現有技術需要考慮製冷劑配管插入到殼體內部的深度和插入的垂直狀態等,因此具有容易裝配的優點。
並且,由於製冷劑流入口依斜線排列以使其高度互不相同,因此即使聚積在殼體底部的液態製冷劑的液面上升到與製冷劑流入口相同的高度處,也不會發生液態製冷劑瞬時間湧入壓縮機的現象,而是少量並緩慢地流入,並在被吸入壓縮機的過程中全部被氣化,因而具有防止液態製冷劑流入壓縮機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儲液器,包含形成第一開口部及第二開口部的中空的殼體、貫穿所述第一開口部以用於流入製冷劑的製冷劑流入管、貫穿所述第二開口部以用於排出製冷劑的製冷劑排出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冷劑流入管與所述製冷劑排出管構成為在所述殼體內部沿所述殼體的長度方向延伸的一體型配管,所述一體型配管內部形成用於阻斷製冷劑流動的阻流板,所述阻流板上方的一體型配管周邊形成用於使因所述阻流板流動受阻的製冷劑流出的流出孔,所述阻流板下方的一體型配管周邊形成用於使在所述殼體內部進行分離的氣態製冷劑流入的流入孔。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儲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內部設有中間板,在中間板的中心部分形成用於插入所述一體型配管的貫穿孔,在中間板的邊緣部分形成用於使從所述流出孔流出的製冷劑通過的製冷劑通過孔。
3.根據權利要求
2所述的儲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板設置在所述流出孔和所述流入孔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儲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流入孔和所述流出孔沿所述一體型配管的周邊以一定間隔排列。
5.根據權利要求
4所述的儲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流入孔和流出孔採用沿一體型配管的長度方向延伸的橢圓形或長方形形狀。
6.一種儲液器,其特徵在於包含形成第一開口部及第二開口部的中空的殼體;貫穿所述第一開口部以用於流入製冷劑的製冷劑流入管;貫穿所述第二開口部以用於排出製冷劑的製冷劑排出管,該製冷劑排出管的自由端部被封閉,並在周邊形成用於使在所述殼體內部進行分離的氣態製冷劑流入的流入孔;及中間板,該中間板在中心部分形成用於插入所述製冷劑排出管的貫穿孔,在邊緣部分形成用於使從所述製冷劑流入管流出的製冷劑通過的製冷劑通過孔。
7.根據權利要求
6所述的儲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流入孔沿所述製冷劑排出管的周邊以一定間隔排列。
8.根據權利要求
7所述的儲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流入孔採用沿所述製冷劑排出管的長度方向延伸的橢圓形或長方形形狀。
9.根據權利要求
5或8所述的儲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流入孔依斜線排列以使其高度互不相同。
專利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儲液器(accumulator),尤其涉及用於防止液態製冷劑流入壓縮機的儲液器,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儲液器包含形成第一開口部及第二開口部的中空的殼體、貫穿第一開口部以用於流入製冷劑的製冷劑流入管、貫穿第二開口部以用於排出製冷劑的製冷劑排出管,製冷劑流入管與製冷劑排出管構成為在殼體內部沿殼體的長度方向延伸的一體型配管,一體型配管內部形成用於阻斷製冷劑的流動的阻流板,在阻流板上方的一體型配管周邊形成用於流出因阻流板流動受阻的製冷劑的流出孔,在阻流板下方的一體型配管周邊形成用於流入在殼體內部進行分離的氣態製冷劑的流入孔。
文檔編號F25B43/00GK1995876SQ200610115952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21日
發明者辛正洙 申請人:三星電子株式會社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