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靜電阻燃脲醛託輥材料的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05:41:02 2
專利名稱:抗靜電阻燃脲醛託輥材料的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製造帶式輸送機使用的非金屬託輥材料的生產工藝。
在現有技術中,帶式輸送機上所使用的託輥製作材料,絕大部分是用無縫鋼管作為輥體的金屬材料,極少部分採用塑料。前者耐腐蝕性差、質重、價高、壽命短等,後者並不阻燃,禁止在易烯易爆的環境中使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兩種製作託輥材料的缺點,提供一種抗靜電、阻燃、耐磨、耐腐蝕、質輕、價廉以及壽命長的脲醛託輥材料的生產工藝。既可用於一般工業,亦可用於煤礦井下使用。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步驟實現1、以脲素的100克重量與其它原料的重量作為重量比參照,備以下原料(重量均為克)脲素(含碳46%以上)100甲醛(37%以上)140-280六次(98以上)5-10硬鋅(98%以上)1-1.5石墨(含碳75-80%)10-15布塊(純棉、滌棉塊<1cm2) 60-100草酸(98%以上)0.2-0.6
脲素(含碳46%以上,備二次投入)1-22、將甲醛置入反應罐中,加熱升溫至40℃,投入六次。
3、在攪拌過程中,待六次溶解後投入脲素,在弱酸介質中反應30-45分鐘,溫度保持在80-90℃。
4、投入備好的二次投入用脲素,攪拌2-3分鐘。
5、將草酸溶解為10%的溶液,邊攪拌反應罐中的物料,邊緩緩倒入反應罐內。
6、將上述過程中所得的樹脂放入捏合機中,依次加入硬鋅(潤滑劑)、石墨(抗靜電劑)、布塊(填料),捏合10-20分鐘至均勻為止。
7、將捏合物放置在乾燥盤上,在80-100℃的溫度下烘乾,時間為4小時以上,不斷翻動,至水份及揮發物小於4%(重量比),即可出盤冷卻,得脲醛顆料物料。
該物料用於加工託輥時,注入定型模具中,加壓加溫,適時脫模即為所需的託輥型材。也可生產其它型材。
該工藝生產的脲醛託輥材料,具有抗靜電、阻燃、耐磨、質輕、價廉及壽命長的特點。廣泛用作帶式運輸機的託輥,可大大節省鋼材。
以下結合實施例敘述。
實施例1、備以下物料(重量為克)脲素(含碳46%)100
甲醛(37%)200六次(98%)6硬鋅(98%)1.2石墨(含碳76%)12布塊(純棉=1cm2) 80草酸(98%)0.5脲素(含碳46%,備二次投入)1.52、將上述重量的甲醛置入反應罐中,加溫升至40℃,投入六次。
3、在攪拌過程中,六次溶解後投入脲素,在弱酸介質中反應35分鐘,溫度保持在80-90℃。
4、投入備二次用的脲素,攪拌3分鐘。
5、將草酸溶解為10%溶液,在攪拌過程中緩緩倒入反應罐中。
6、將上述過程中所得樹脂放入捏合機中,依次加入作為潤滑劑的硬鋅、作為抗靜電劑的石墨、作為填料劑的布塊,捏合15分鐘,使之均勻。
7、將捏合物放置乾燥盤,在90℃左右烘乾四小時,不斷翻動,至含水份揮發物<4%為止,即出盤冷卻,得脲醛顆料物料。
8、將上述顆粒物料注模加壓加溫,即可得託輥輥體及軸承的脲醛產品。
權利要求
1.一種抗靜電阻燃脲醛託輥材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徵是由以下操作步驟(1)以脲素的100克重量作為重量比參照,備以下原料脲素(含碳46%以上) 100克甲醛(37%以上) 140-280克六次(98%以上) 5-10克硬鋅((98%以上) 1-1.5克石墨(含碳75-80%) 10-15克布塊(純棉、滌棉塊<1cm2) 60-100克草酸(98%以上) 0.2-0.6克脲素(含碳46%以上,備二次投入) 1-2克(2)將甲醛置入反應罐中,加熱升溫至40℃,投入六次;(3)攪拌過程中,六次溶解後投入脲素,在上述甲醛弱酸介質中反應30-45分鐘,溫度保持在80-90℃;(4)投入備二次用的脲素,攪拌2-3分鐘;(5)將草酸溶解為10%溶液,在攪拌下緩緩倒入反應罐中;(6)將上述過程所得樹脂放入捏合機中,依次加入硬鋅(潤滑劑)、石墨(抗靜電劑)、布塊(填料),捏合10-20分鐘至均勻為止;(7)將捏合物放置乾燥盤上,在80-100℃烘乾四小時以上,並不斷翻動,至含水份及揮發物<4%(重量比),即可出盤冷卻,得脲醛顆粒物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特徵是所述的脲醛顆粒物料加入模具中,加溫加壓即為託輥型料。
全文摘要
一種抗靜電阻燃脲醛託輥材料的生產工藝,將甲醛、脲素等加入反應罐加溫攪拌,倒入捏合機中,加入固化劑、抗靜電劑、填料等捏合,經烘乾得脲醛顆粒料,放入注模加溫加壓,即可得託輥的型材。用該材料生產的託輥輥體及軸承架具有防靜電、阻燃、耐磨、質輕、壽命長的特點,可廣泛配用於帶式輸送機。
文檔編號B29C43/16GK1096736SQ9310714
公開日1994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1993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1993年6月23日
發明者張世昭 申請人:張世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