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大塑針組裝的導正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16:15:37 4
專利名稱:用於大塑針組裝的導正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大塑針組裝的導正機構。
背景技術:
大塑針的結構如圖I所示,它包括針體8,針體8上設置有凸起9,凸起9上開設有氣孔10。在對大塑針進行組裝時,需要在氣孔10中安裝空氣過濾膜。在大塑針組裝生產線上,通常採用機構自動向氣孔10中安裝空氣過濾膜,氣孔10位於正上方才能實現,而在對大塑針進行裝夾時,氣孔10的方向並沒有進行校正。因此,在安裝空氣過濾膜前,需要人手工旋轉大塑針,使氣孔10位於正上方。這個過程降低了整個生產線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人力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自動校正氣孔的位置,使氣孔位於正上方的用於大塑針組裝的導正機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用於大塑針組裝的導正機構,它包括圓筒、步進電機、光電傳感器、底板和氣缸,步進電機的輸出軸與圓筒的一端連接,圓筒的另一端的上表面上設置有開口,步進電機固定在底板上,氣缸水平設置,氣缸的伸縮端與底板連接;它還包括支架,支架固定在底板上,光電傳感器固定在支架上,光電傳感器對準開□。它還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通過通訊線路與步進電機和光電傳感器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能自動校正氣孔的位置,使氣孔位於正上方,節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整個生產線的工作效率。
圖I為大塑針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狀態圖圖中,I-圓筒,2-步進電機,3-光電傳感器,4-底板,5-氣缸,6-開口,7-支架,8-針體,9-凸起,10-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限於以下所述。如圖2所示,用於大塑針組裝的導正機構,它包括圓筒I、步進電機2、光電傳感器
3、底板4和氣缸5,步進電機2的輸出軸與圓筒I的一端連接,圓筒I的另一端的上表面上設置有開口 6,步進電機2固定在底板4上,氣缸5水平設置,氣缸5的伸縮端與底板4連接;它還包括支架7,支架7固定在底板4上,光電傳感器3固定在支架7上,光電傳感器3對準開口 6。它還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通過通訊線路與步進電機2和光電傳感器3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圖3所示,氣缸5帶動底板4向前移動,圓筒I套在針體8上,步進電機2帶動圓筒I旋轉使凸起9卡在開口 6中,針體8隨圓筒I旋轉,旋轉至光電傳感器3檢測到氣孔 10時,控制器控制步進電機2停止工作,此時氣孔10位於正上方。
權利要求1.用於大塑針組裝的導正機構,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圓筒(I)、步進電機(2)、光電傳感器(3)、底板(4)和氣缸(5),步進電機(2)的輸出軸與圓筒(I)的一端連接,圓筒(I)的另一端的上表面上設置有開口(6),步進電機(2)固定在底板(4)上,氣缸(5)水平設置,氣缸(5)的伸縮端與底板(4)連接; 它還包括支架(7),支架(7)固定在底板(4)上,光電傳感器(3)固定在支架(7)上,光電傳感器(3)對準開口(6); 它還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通過通訊線路與步進電機(2 )和光電傳感器(3 )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大塑針組裝的導正機構,它包括圓筒(1)、步進電機(2)、光電傳感器(3)、底板(4)和氣缸(5),步進電機(2)的輸出軸與圓筒(1)的一端連接,圓筒(1)的另一端的上表面上設置有開口(6),步進電機(2)固定在底板(4)上,氣缸(5)水平設置,氣缸(5)的伸縮端與底板(4)連接;它還包括支架(7),支架(7)固定在底板(4)上,光電傳感器(3)固定在支架(7)上,光電傳感器(3)對準開口(6)。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能自動校正氣孔的位置,使氣孔位於正上方,節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整個生產線的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29C65/00GK202702617SQ20122038843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7日
發明者蘭海, 殷成軍, 楊帆 申請人:江西科倫醫療器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