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芯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05:51:32 1
專利名稱:鐵芯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鐵芯結構技術領域[0001 ] 本實用新型關於磁性電子元器件領域,尤其關於一種鐵芯結構。
背景技術:
PFC是一種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來校正諧波的電感裝置,其主要構件包括線圈及 鐵芯。鐵芯是由數片矽鋼片疊裝而成,其作為PFC的磁導,現有的鐵芯如圖3和如圖4所示 的「U」形鐵芯3、4,其內側及外側邊沿都是平整的,因此工作時電源電壓和電流相位偏差較 大,致使被動式PFC(功率因數校正)需要用更多的線圈數來減小相位差;而相位差偏大,功 率因數自然會降低,PFC圈數過多,通過它的壓降會很大,因此PG拐點(PG拐點指滿載下電 源停止工作時的交流輸入電壓)會比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鐵芯結構,其可減小被動式PFC的圈數,使其在 工作時電源的功率因數相對提高,PG拐點相對降低。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鐵芯結構,其包括由數片矽鋼片層疊而成 的鐵芯,所述每一片矽鋼片包括兩側臂及連接兩側臂的連接臂,該兩側臂與連接臂之間形 成一凹槽,每一片矽鋼片形成凹槽的側臂或連接臂設有至少一個缺口。所述矽鋼片為「U」形。所述至少一個缺口設於側臂內側或外側。所述至少一個缺口設於連接臂內側。所述缺口為三角形、方形、圓形、半圓形或多邊形等任何形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結構,其通過在矽鋼片上設置缺口,可 達到比現有技術中矽鋼片的PFC圈數減少至少20%的作用,從而實現其在工作時電源的功 率因數相對提高,PG拐點相對降低,且降低有IOV以上。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徵以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 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詳細描述,將使本實用新型的 技術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顯而易見。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鐵芯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鐵芯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圖4為現有鐵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鐵芯結構,其包括由數片矽鋼片10層疊而成 的鐵芯1,所述鐵芯1呈「U」型結構,層疊構成該鐵芯1的每一片矽鋼片10為「U」形。其 中,每一片矽鋼片10包括兩側臂11及連接兩側臂11的連接臂12,該兩側臂11與連接臂 12之間形成一凹槽,每一片矽鋼片10形成凹槽的側臂11或連接臂12上設有至少一個缺口 100,缺口 100可設於矽鋼片10側臂11的內側或外側,或者連接臂12的內側。在本實施例中,每一片矽鋼片10上開設一缺口 100,缺口 100開設於矽鋼片10的 連接臂12內側上,缺口 100為三角形。作為其他選擇實施例,缺口 100可以開在兩側臂11 的內側或外側。缺口 100可為一個以上,且可為方形、圓形、半圓形或多邊形等其他任何形 狀。該缺口 100的設置,可減少至少20%的PFC圈數,使其在工作時電源的功率因數相對提 高,PG拐點相對降低IOV以上。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鐵芯結構,其包括由數片矽鋼片20層疊而 成的鐵芯2,矽鋼片20也是為「U」形狀,本實施例不同上述實施例的在於,矽鋼片20的左右 上角位置由直角變成斜邊,由該數片矽鋼片20層疊而成的鐵芯2呈「U」型結構。每一片矽 鋼片20包括兩側臂21及連接兩側臂21的連接臂22,該兩側臂21與連接臂22之間形成一 凹槽,每一片矽鋼片20形成凹槽的側臂21或連接臂22上設有至少一個缺口 200,缺口 200 可設於矽鋼片20側臂21的內側或外側,或者連接臂22的內側。在本實施例中,每一矽鋼 片20上開設一缺口 200,缺口 200開設於矽鋼片20的連接臂22內側上,缺口 200為方形。 作為其他選擇實施例,缺口 200可以開在兩側臂21的內側或外側。該缺口 200還可為一個 以上,且可為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或多邊形等其他任何形狀。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當缺口為一個以上時,可將缺口開設於矽鋼片的側臂內側 或外側,或者連接臂內側。所述缺口為任何形狀,或缺口數量為一個或一個以上,其設置均 可達到減少PFC圈數的作用,使得工作時電源功率因數可相對提高,PG拐點可相對降低,且 PG拐點可降低有IOV以上。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結構,其通過在矽鋼片上設置缺口,可達到比現有技 術中矽鋼片的PFC圈數減少至少20%的作用,從而實現其在工作時電源的功率因數相對提 高,PG拐點相對降低。以上所述,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和 技術構思作出其他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而所有這些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後 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鐵芯結構,其特徵在於,其包括由數片矽鋼片層疊而成的鐵芯,所述每一片矽鋼 片包括兩側臂及連接兩側臂的連接臂,該兩側臂與連接臂之間形成一凹槽,每一片矽鋼片 形成凹槽的側臂或連接臂設有至少一個缺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矽鋼片為「U」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至少一個缺口設於側臂內側或外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至少一個缺口設於連接臂內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缺口為三角形、方形、圓形、半圓形 或多邊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鐵芯結構,其包括由數片矽鋼片層疊而成的鐵芯,所述每一片矽鋼片包括兩側臂及連接兩側臂的連接臂,該兩側臂與連接臂之間形成一凹槽,每一片矽鋼片形成凹槽的側臂或連接臂設有至少一個缺口。本實用新型的鐵芯結構,其通過在矽鋼片上設置缺口,可達到比現有技術中矽鋼片的PFC圈數減少至少20%的作用,從而實現其在工作時電源的功率因數相對提高,PG拐點相對降低,且降低有10V以上。
文檔編號H02J3/18GK201829960SQ20102056715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9日
發明者宋戈 申請人:東莞市銘科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