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車的搖杆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11:07:17 1
專利名稱:運動車的搖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健身用運動車,尤指一種運動車搖杆。
現有運動車如
圖1所示,包括有一車體11、一腳踏裝置12、一手搖裝置13、一風阻輪14及一傳動機構15,該腳踏裝置12設有一主軸121樞接於車體11的後端,由主軸121兩端各鎖接有一偏心塊122,再由偏心塊122的末端各延伸設有一腳踏板123,手搖裝置13則設有兩搖杆131分別樞接於車體11的兩側面前端,搖杆131的底端各樞接有一連動杆132,連動杆132的另一端則與腳踏裝置12的腳踏板123同軸鎖接於偏心塊122,當腳踏板123施力踩踏時,連動杆132因偏心而隨之擺動,帶動搖杆131擺動,通過傳動裝置15,帶動風阻輪14轉動,藉腳部施力克服風阻輪14轉動的阻力而達到運動的功效;另當手握搖杆131擺動時,通過連動杆132帶動腳踏裝置12的主軸121轉動,通過傳動裝置15帶動風阻輪14轉動,從而達到手部運動的功效。如圖2所示,因搖杆131擺動的距離是固定的,即偏心塊122的偏心距擺動距離也是固定的,所以當遇到操作運動車的人是高大個子時,會出現其手臂未伸直時即已達終點,造成運動效果低,反之遇上矮個子操作時,手臂伸直仍達不到極點,也不理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現有運動車存在的上述問題而對其搖杆結構進行改進,提供一種可調的運動車搖杆。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運動車的搖杆,其聯結於一車體、兩連動杆及一心軸,兩連動杆的一端鎖接於心軸的偏心處,其特徵在於兩搖杆的底端設有一鎖板,鎖板設有延伸部,延伸部底面貫設有一溝槽,延伸部側面設有相隔間距貫穿該溝槽的多個鎖孔,而連動杆的另一端則通過鎖孔可順著溝槽移動並鎖接於不同的鎖孔用插銷組接於溝槽中。
上述技術改進方案通過選擇鎖孔,調整搖杆的擺動終點,即調整下擺臂的擺動距離,可以適應操作者手臂長度不同帶來的運動車操作不順手。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現有運動車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搖杆擺動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搖杆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搖杆擺動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搖杆另一擺動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搖杆再一擺動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另一實施例搖杆立體示意圖。
圖中10.運動車,11、20.車體,12.腳踏裝置,13.手搖裝置,14.風阻輪,15.傳動裝置,121.主軸,122、22.偏心塊,123.腳踏板,131、30、50.搖杆,132、40.連動杆,21.心軸,31.鎖板,51.鎖杆,32、52.溝槽,33、53.鎖孔,34.握把,35.樞接端,41.插銷,311、511.延伸部,331.上鎖孔,332.下鎖孔。
如圖4所示其中該鎖孔系呈一內彎弧狀排列。該兩搖杆30鎖接於車體20兩側前端位置,具適當長度,底端設有一鎖板31,底面設有縱向的溝槽32,側面設有貫穿該溝槽32的鎖孔33。本實施例共設有331、332上下兩銷孔,搖杆30的頂端則向車體20外側彎折設有一握把34。連動杆40為適當長度的板狀體,由此明顯可見連動杆40鎖接於上鎖孔331或下鎖孔332時,相對於搖杆30樞接端35來說,握把34可以產生不同的向前推移距離,以適應操作者手臂伸長的不同長度。使操作者擺動順暢,獲得最佳運動效果,增進運動樂趣。圖8所示為呈內彎弧狀排列的鎖孔53,可以更好地滿足調整搖杆的擺動程度,其實用性顯而易見。實為一種優良的運動車搖杆結構改進。
權利要求1.運動車的搖杆,其聯結於一車體、兩連動杆及一心軸,兩連動杆的一端鎖接於心軸的偏心處,其特徵在於兩搖杆的底端設有一鎖板,鎖板設有延伸部,延伸部底面貫設有一溝槽,延伸部側面設有相隔間距貫穿該溝槽的多個鎖孔,而連動杆的另一端則通過鎖孔可順著溝槽移動並鎖接於不同的鎖孔用插銷組接於溝槽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搖杆,其特徵在於其中該鎖孔系呈一內彎弧狀排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運動車的搖杆。解決運動車適應不同操作者手臂長短不等帶來的操作不順暢問題,其特徵在於兩搖杆的底端設有一鎖板,鎖板設有延伸部,延伸部底面貫設有一溝槽,延伸部側面設有相隔間距貫穿該溝槽的多個鎖孔,而連動杆的另一端則通過鎖孔可順著溝槽移動並鎖接於不同的鎖孔用插銷組接於溝槽中。可廣泛用於各種運動車。
文檔編號A63B23/035GK2186093SQ9420011
公開日1994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1994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1994年1月10日
發明者張基銘 申請人: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