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製造方法
2023-10-22 16:34:37 1
一種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包括圓弧矯圓壓塊、圓弧支撐壓塊、正反螺紋件、圓弧矯圓內螺紋件和圓弧支撐內螺紋件,所述正反螺紋件包括圓弧矯圓螺紋部和與所述圓弧矯圓螺紋部相對固定的圓弧支撐螺紋部,所述圓弧矯圓螺紋部的螺紋旋向與所述圓弧支撐螺紋部的螺紋旋向相反,所述圓弧矯圓內螺紋件一端與所述圓弧矯圓壓塊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圓弧矯圓螺紋部螺紋連接,所述圓弧支撐內螺紋件一端與所述圓弧支撐壓塊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圓弧支撐內螺紋件螺紋連接,所述圓弧矯圓內螺紋件和所述圓弧支撐內螺紋件均設有正反螺紋件旋轉空間。本發明提供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能夠提高感應爐內襯的矯圓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感應爐維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感應爐為利用物料的感應電熱效應而使物料加熱或熔化的電爐,感應爐的主要部件有感應器、感應爐內襯、電源、電容和控制系統等。在感應爐中的交變電磁場作用下,物料內部產生渦流從而達到加熱或者融化的效果。
[0003]感應爐內襯在工作過程中變形時,使用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對感應爐內襯進行修復。傳統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主要為螺旋千斤頂結構,通過螺紋杆的頂端與感應爐內襯變形的部位抵接,螺旋千斤頂位於感應爐內襯中,旋轉把手使得螺紋杆上升,螺紋杆推動感應爐內襯變形部位向外移動,使得感應爐內襯恢復至正常圓周內。
[0004]然而,由於螺旋千斤頂體積和重量均較大,螺旋千斤頂在工作時,容易將感應爐內襯壓制變形,並且螺旋杆與感應爐內襯為點接觸,螺旋千斤頂與感應爐內襯接觸面積較小,導致感應爐內襯矯圓效果較差。
[0005]因此,如何提高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對感應爐內襯的矯圓效果,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該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能夠提高感應爐內襯的矯圓效果。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包括圓弧矯圓壓塊、圓弧支撐壓塊、正反螺紋件、圓弧矯圓內螺紋件和圓弧支撐內螺紋件,所述正反螺紋件包括圓弧矯圓螺紋部和圓弧支撐螺紋部,所述圓弧矯圓螺紋部的螺紋旋向與所述圓弧支撐螺紋部的螺紋旋向相反,所述圓弧矯圓內螺紋件一端與所述圓弧矯圓壓塊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圓弧矯圓螺紋部螺紋連接,所述圓弧支撐內螺紋件一端與所述圓弧支撐壓塊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圓弧支撐內螺紋件螺紋連接,所述圓弧矯圓內螺紋件和所述圓弧支撐內螺紋件均設有正反螺紋件旋轉空間。
[0008]優選地,所述正反螺紋件還包括兩端分別與所述圓弧矯圓螺紋部和所述圓弧支撐螺紋部固定連接的操作部。
[0009]優選地,所述圓弧矯圓螺紋部、所述圓弧支撐螺紋部和所述操作部為一體式結構。
[0010]優選地,包括與所述操作部固定連接的操作轉動件。
[0011 ] 優選地,所述操作轉動件為六角螺母。
[0012]優選地,還包括安裝在所述圓弧矯圓內螺紋件上與所述圓弧矯圓壓塊連接處的圓弧矯圓限位件。
[0013]優選地,還包括安裝在所述圓弧支撐內螺紋件上與所述圓弧支撐壓塊連接處的圓弧支撐限位件。[0014]優選地,所述正反螺紋件為正反絲杆。
[0015]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發明提供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包括圓弧矯圓壓塊、圓弧支撐壓塊、正反螺紋件、圓弧矯圓內螺紋件和圓弧支撐內螺紋件,正反螺紋件包括圓弧矯圓螺紋部和與圓弧矯圓螺紋部相對固定的圓弧支撐螺紋部,圓弧矯圓螺紋部的螺紋旋向與圓弧支撐螺紋部的螺紋旋向相反,圓弧矯圓內螺紋件一端與圓弧矯圓壓塊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圓弧矯圓螺紋部螺紋連接,圓弧支撐內螺紋件一端與圓弧支撐壓塊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圓弧支撐內螺紋件螺紋連接,圓弧矯圓內螺紋件和圓弧支撐內螺紋件均設有正反螺紋件旋轉空間。當需要使用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矯圓感應爐內襯時,工作人員通過轉動正反螺紋件使得圓弧矯圓壓塊和圓弧支撐壓塊相互遠離,圓弧矯圓壓塊與待矯圓的感應爐內襯部分抵接,圓弧支撐壓塊與感應爐內襯的另一端抵接,工作人員轉動正反螺紋件,最終實現感應爐內襯矯圓。
[0016]通過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發明提供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中,通過圓弧矯圓壓塊和圓弧支撐壓塊與感應爐內襯抵接,增大了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和感應爐的接觸面積,有效地避免了感應爐內襯矯圓位置應力集中的情況。由於圓弧矯圓螺紋部的螺紋旋向與圓弧支撐螺紋部的螺紋旋向相反,工作人員通過轉動正反螺紋件即可實現感應爐內襯矯圓工作,相對於上述【背景技術】中,通過螺旋千斤頂結構進行矯圓,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整體重量較大,導致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矯圓效果較差的情況,本發明提供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整體重量較輕,有效地避免了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損壞感應爐內襯的情況。因此,本發明提供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能夠提高感應爐內襯的矯圓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其中圖1中:1_圓弧矯圓壓塊、2-圓弧支撐壓塊、3-圓弧支撐內螺紋件、4-圓弧矯圓內螺紋件、5-正反螺紋件、6-操作轉動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發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種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該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能夠提高感應爐內襯的矯圓效果。
[0020]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1]請參考圖1,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本發明提供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包括圓弧矯圓壓塊1、圓弧支撐壓塊2、正反螺紋件5、圓弧矯圓內螺紋件4和圓弧支撐內螺紋件3,正反螺紋件5包括圓弧矯圓螺紋部和與圓弧矯圓螺紋部相對固定的圓弧支撐螺紋部,具體的,圓弧矯圓螺紋部和圓弧支撐螺紋部可以通過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為了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本發明優選,圓弧矯圓螺紋部和圓弧支撐螺紋部為一體式結構。圓弧矯圓螺紋部的螺紋旋向與圓弧支撐螺紋部的螺紋旋向相反,圓弧矯圓內螺紋件4 一端與圓弧矯圓壓塊I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圓弧矯圓螺紋部螺紋連接,圓弧支撐內螺紋件3 —端與圓弧支撐壓塊2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圓弧支撐內螺紋件3螺紋連接,圓弧矯圓內螺紋件4和圓弧支撐內螺紋件3均設有正反螺紋件旋轉空間。[0022]當需要使用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矯圓感應爐內襯時,工作人員通過正向轉動正反螺紋件5使得圓弧矯圓壓塊I和圓弧支撐壓塊2相互遠離,圓弧矯圓壓塊I與待矯圓的感應爐內襯部分抵接,圓弧支撐壓塊2與感應爐內襯的另一端抵接,工作人員轉動正反螺紋件5,最終實現感應爐內襯矯圓;當感應爐矯圓結束後,工作人員反向旋轉正反螺紋件5使得圓弧矯圓壓塊I和圓弧支撐壓塊2相互靠近,然後通過人員將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從感應爐中取出。
[0023]通過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發明提供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中,通過圓弧矯圓壓塊I和圓弧支撐壓塊2與感應爐內襯抵接,增大了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和感應爐的接觸面積,有效地避免了感應爐內襯矯圓位置應力集中的情況。由於圓弧矯圓螺紋部的螺紋旋向與圓弧支撐螺紋部的螺紋旋向相反,工作人員通過轉動正反螺紋件5即可實現感應爐內襯矯圓工作,相對於上述【背景技術】中,通過螺旋千斤頂結構進行矯圓,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整體重量較大,導致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矯圓效果較差的情況,本發明提供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整體重量較輕,有效地避免了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損壞感應爐內襯的情況。因此,本發明提供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能夠提高感應爐內襯的矯圓效果。
[0024]進一步,正反螺紋件5還包括兩端分別與圓弧矯圓螺紋部和圓弧支撐螺紋部固定連接的操作部。具體的,操作部可以通過粘接或焊接等方式與圓弧矯圓螺紋部和圓弧支撐螺紋部固定連接。為了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並且提高正反螺紋件5的連接強度,本發明優選圓弧矯圓螺紋部、弧支撐螺紋部和操作部為一體式結構。通過設置操作部,便於工作人員轉動正反螺紋件5,有效地避免了工作人員轉動正反螺紋件5時,損壞圓弧矯圓螺紋部和圓弧支撐螺紋部上的螺紋的情況,有效地延長了正反螺紋件5的使用壽命。
[0025]為了進一步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該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還包括與操作部固定連接的操作轉動件6。具體的,操作轉動件6可以套設在操作部上或者通過粘接、焊接等方式與操作部固定連接。操作轉動件6可以為三角形、四邊形等形狀。為了更進一步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本發明優選,操作轉動件6為六角螺母,工作人員在市場上可以直接買到操作轉動件6工作人員在使用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時,可以直接通過扳手轉動操作轉動件6,最終完成感應爐矯圓工作。
[0026]優選的,該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還包括安裝在圓弧矯圓內螺紋件4上與圓弧矯圓壓塊I連接處的圓弧矯圓限位件。通過設置圓弧矯圓限位件,有效地避免了正反螺紋件5向圓弧矯圓內螺紋件4底部旋轉時碰觸圓弧矯圓壓塊I的情況,有效地延長了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的使用壽命。
[0027]更為優選的,該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還包括安裝在圓弧支撐內螺紋件3上與圓弧支撐壓塊2連接處的圓弧支撐限位件。通過設置圓弧支撐限位件,有效地避免了正反螺紋件5向圓弧支撐內螺紋件3底部旋轉時碰觸圓弧支撐壓塊2的情況,有效地延長了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的使用壽命。
[0028]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優選,正反螺紋件5為正反絲杆。由於正反螺紋件5為正反絲杆,工作人員可以在市場上買到,避免了需要工作人員單獨加工製造正反螺紋件5的情況,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0029]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0030]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圓弧矯圓壓塊(I)、圓弧支撐壓塊(2)、正反螺紋件(5)、圓弧矯圓內螺紋件(4)和圓弧支撐內螺紋件(3),所述正反螺紋件(5)包括圓弧矯圓螺紋部和與所述圓弧矯圓螺紋部相對固定的圓弧支撐螺紋部,所述圓弧矯圓螺紋部的螺紋旋向與所述圓弧支撐螺紋部的螺紋旋向相反,所述圓弧矯圓內螺紋件(4) 一端與所述圓弧矯圓壓塊(I)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圓弧矯圓螺紋部螺紋連接,所述圓弧支撐內螺紋件(3)—端與所述圓弧支撐壓塊(2)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圓弧支撐內螺紋件(3)螺紋連接,所述圓弧矯圓內螺紋件(4)和所述圓弧支撐內螺紋件(3)均設有正反螺紋件旋轉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正反螺紋件(5)還包括兩端分別與所述圓弧矯圓螺紋部和所述圓弧支撐螺紋部固定連接的操作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圓弧矯圓螺紋部、所述圓弧支撐螺紋部和所述操作部為一體式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與所述操作部固定連接的操作轉動件(6)。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操作轉動件(6)為六角螺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安裝在所述圓弧矯圓內螺紋件(4)上與所述圓弧矯圓壓塊(I)連接處的圓弧矯圓限位件。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安裝在所述圓弧支撐內螺紋件(3)上與所述圓弧支撐壓塊(2)連接處的圓弧支撐限位件。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感應爐內襯修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正反螺紋件(5)為正反絲杆。
【文檔編號】F27D1/16GK103629938SQ201310710714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0日
【發明者】盧開宋 申請人: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