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用紅外線超高溫滅菌體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09:02:12 1
專利名稱:液體用紅外線超高溫滅菌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滅菌裝置領域,特別是涉及採用遠紅外輻射元件對液體實現超高溫滅菌的裝置。
傳統的液體狀食品滅菌方法為巴氏滅菌法,即把飲料快速加熱到80℃左右,保溫20分鐘左右,然後快速冷卻。該方法的主要缺陷是需要龐大的鍋爐設備、附屬設備,工藝複雜、投資大,在保溫過程中食品停留時間長,易破壞飲料的營養成分和天然風味。而現代的飲料滅菌方法採用瞬時超高溫滅菌法,如高溫蒸汽間接加熱法、電發熱元件直接加熱法和微波加熱法。高溫蒸汽間接加熱法需採用鍋爐,難以克服巴氏滅菌的缺陷;電發熱元件直接加熱法由於電發熱元件使用壽命短、安裝係數低,使用中故障較多;採用微波源加熱滅菌是一種較理想的方式,但使用微波設備成本較高。中國專利局92年5月27日公告了本申請人申請的《液體紅外線瞬時超高溫滅菌裝置》(公告號CN2105177U),提供了一種採用遠紅外輻射元件對液體物質滅菌的裝置,是對液體滅菌的一個創新。該裝置是將紅外線發熱元件安裝在內殼體的固定基座上,液體輸入輸出管道安裝在外殼體內壁上。該裝置對小容量流經液體殺菌效果較為理想,但大容量流經液體的裝置由於發熱元件離液體管道距離較遠,滅菌效果不大理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液體滅菌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滅菌效果好、適應於液體滅菌裝置使用的紅外線滅菌體。
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這樣實現的。該滅菌體包括進液管、固定架、排液管、遠紅外輻射元件、滅菌管和出液管。為了加強滅菌效果,將滅菌管設置為數排相連通的輸液管,將遠紅外元件設置在滅菌管之間,遠紅外輻射元件是通過螺栓和銅片連接、固定在固定架的角鐵上,安裝在固定架上的數排角鐵均裝有導體板條,位於滅菌器之間、並與之相對應的數排遠紅外輻射元件與滅菌管的間距在25-40mm之間。滅菌管的上端進口處與進液管相連接,下端出口處與排液管相連接。
該滅菌體的遠紅外輻射元件設置在滅菌管之間,且與滅菌管保持最佳距離,當食用液體瞬間流過滅菌管時,既能確保殺菌效果,又能保持原液的原味或天然風味,不致破壞飲料維生素成份及微量元素。此外,該滅菌體結構設置合理,適用於各種規格的遠紅外液體滅菌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合附圖加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摘要附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遠紅外輻射元件安裝示意圖。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進液管(1)、固定架(2)、排液管(3)、出液管(8)、遠紅外輻射元件(5)和滅菌管(6)。位於滅菌體下端的進液管(1)、滅菌管(6)和排液管(3)的連接部以及位於滅菌體上端的滅菌管(6)和出液管(8)的連接部裝有分流管(4)。遠紅外輻射元件(5)通過螺栓(12)和銅片(10)連接、固定在固定架(1)的角鐵(7)上。安裝在固定架(1)上的數排角鐵(7)上均裝有導體板條(11)。銅片(10)、導體板條(11)通過螺栓(9)與角鐵(7)連接固定,螺栓(9)還用於固定與電控制器相接的導線。滅菌管(6)為數排相連通的輸液管,數排角鐵(7)和安裝在角鐵上的遠紅外輻射元件(5)位於滅菌管(6)之間。二者間距在35mm之間。出液管(8)與滅菌裝置上的交換器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為滅菌裝置的核心部件,其滅菌過程如下將原液由進液泵輸入預熱器預熱,經進液管、分流管進入滅菌管。流經滅菌管的液體達到三秒以上時,滅菌溫度在100-130℃之間,滅菌溫度可通過調控閥操縱。滅菌後的液體通過交換器快速冷卻,出液溫度在40℃左右。
權利要求1.一種液體用紅外線超高溫滅菌體,包括進液管(1)、固定架(2)、排液管(3)、遠紅外輻射元件(5)、滅菌管(6)和出液管(8),其特徵在於遠紅外輻射元件(5)通過螺栓(12)和銅片(10)連接,固定在固定架(1)的角鐵(7)上,安裝在固定架(1)上的數排角鐵(7)均裝有導體板條(11),遠紅外輻射元件(5)位於滅菌管(6)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用紅外線超高溫滅菌體,其特徵在於滅菌管(6)為數排相連通的輸液管,位於滅菌管(6)之間、並與之相對應的數排遠紅外輻射元件(5)與滅菌管(6)的間距在25-40mm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滅菌裝置領域,提供了一種滅菌效果好、適應於液體滅菌裝置使用的紅外線滅菌體。該滅菌體包括進液管、固定架、排液管、遠紅外輻射元件、滅菌管和出液管。其特徵在於滅菌管設置為數排相連通的輸液管,遠紅外元件設置在滅菌管之間、安裝在固定架的角鐵上。遠紅外元件與滅菌管的間距在25—40mm之間。該滅菌體能確保殺菌效果,並能保持原液的天然風味,適用於各種規格的遠紅外液體滅菌裝置。
文檔編號A23L3/005GK2146126SQ92245798
公開日1993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199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1992年12月28日
發明者張振國 申請人:寧夏創達專利技術開發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