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05:17:27 1
專利名稱:汽車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空調領域,尤其是關於一種汽車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汽車空調系統的飛速發展,汽車空調系統更加趨於完善與舒適,其中增加了一些功能,如制熱、除霜等,這就決定了送風模式的多樣化。因此在汽車空調中,經過調節的空氣需要通過多個空氣出口進入車廂內,在這種情況下,空調出風模式通過機械裝置進行設置的複雜性就會大大增加,並且也增加了空調器送風裝置的尺寸,而且現有的送風裝置是在每個風門對應的風門搖杆上開設軌跡槽,當風門數量較多時,會使整個送風裝置結構複雜,從而降低了風門運動行程控制的精確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能精確控制風門的汽車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汽車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包括執行器、執行器傳動機構、轉動體及第一、第二風門機構,執行器的動力輸出端接執行器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第一風門機構包括第一風門傳動機構及與其輸出端連接的第一風門,第二風門機構包括第二風門傳動機構及與其輸出端連接的第二風門,該轉動體接執行器傳動機構的輸出端,且該轉動體上具有第一、第二軌跡槽,第一風門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置於第一軌跡槽中並可沿該軌跡槽移動,第二風門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置於第二軌跡槽中並可沿該軌跡槽移動。
所述的控制機構還包括第三風門機構和第三軌跡槽,第三風門機構包括第三風門傳動機構及與其輸出端連接的第三風門,第三軌跡槽設於轉動體上,該第三風門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置於第三軌跡槽中並可沿該軌跡槽移動。
所述的控制機構還包括第四風門,第三風門傳動機構具有兩個輸出端,其中一個輸出端連接第三風門,另一個輸出端連接第四風門。
所述的執行器傳動機構包括執行器旋轉臂、拉杆及拉杆支架,執行器旋轉臂的一端與執行器的輸出端連接,其另一端與拉杆的一端連接,拉杆的另一端與拉杆支架的一端連接,拉杆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轉動體上。
所述的風門傳動機構均包括風門支架及旋轉臂,風門支架的一端凸伸設有滑塊,該滑塊置於對應的軌跡槽中,風門支架的另一端與旋轉臂的一端連接,旋轉臂的另一端與風門連接。
所述的旋轉臂與對應的風門的中部或端部連接。
所述的風門傳動機構之一包括風門支架及兩個旋轉臂,該風門支架具有基部及自該基部延伸的兩個分支部,滑塊設於該基部上,該兩個分支部與對應的旋轉臂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通過將至少兩個軌跡槽設置在一個轉動體上,使整個控制機構結構更加緊湊,減少了傳動零件的數目,對各風門的行程控制更加精確,並且節約了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轉動體與吹底風門支架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處於吹面模式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處於吹腳模式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處於除霜和兩邊吹風模式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汽車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包括執行器1、執行器傳動機構2、轉動體3、第一風門機構4及第二風門機構5,執行器1的輸出端接執行器傳動機構2的輸入端,執行器傳動機構2的輸出端接轉動體3,該轉動體3上設有第一、第二軌跡槽31、32,第一風門機構4包括第一風門傳動機構及與其輸出端連接的第一風門43,第二風門機構5包括第二風門傳動機構及與其輸出端連接的第二風門53,第一風門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置於第一軌跡槽31中並可沿該軌跡槽31運動,第二風門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置於第二軌跡槽32中並可沿該軌跡槽32運動。該控制機構還可包括第三、第四風門機構6、7,轉動體3上還設有第三軌跡槽33。
執行器1提供整個控制機構動力,其包括用於動力輸出的馬達、齒輪和渦輪。執行器傳動機構2包括執行器旋轉臂21、拉杆22及拉杆支架23,執行器旋轉臂21的一端接執行器1的動力輸出端,執行器旋轉臂21的另一端接拉杆22的一端,拉杆22的另一端連接拉杆支架23,拉杆支架23固定在轉動體3上,從而該執行器1通過拉杆22和拉杆支架23的傳動而可帶動轉動體3擺動。轉動體3為轉動盤3,該轉動盤3上貫穿設有第一、第二及第三軌跡槽31、32、33,各個軌跡槽31、32、33的內壁面的形狀根據要求設計。
第一風門機構4為吹底風門機構4,該吹底風門機構4包括吹底風門支架41、吹底風門旋轉臂42及吹底風門43,吹底風門支架41的一端凸伸設有滑塊411,該滑塊411置於第一軌跡槽31中,吹底風門支架41的另一端連接吹底風門旋轉臂42的一端,吹底風門旋轉臂42的另一端連接吹底風門43的中部,上述的吹底風門支架41及吹底風門旋轉臂42構成第一風門傳動機構。第二風門機構5為前出風門機構,該前出風門機構5包括前出風門支架51、前出風門旋轉臂52及前出風門53,前出風門支架51的一端凸伸設有滑塊511,該滑塊511置於第二軌跡槽32中,前出風門支架51的另一端連接前出風門旋轉臂52的一端,前出風門旋轉臂52的另一端連接前出風門53的中部,上述的前出風門支架51和前出風門旋轉臂52構成第二風門傳動機構。第三、第四風門機構分別為中央出風風門機構6和除霜風門機構7,該兩風門機構6、7共同具有第三風門傳動機構,該第三風門傳動機構包括一個風門支架61、中央出風風門旋轉臂62及除霜風門旋轉臂63,該風門支架61具有一個基部611及自該基部611斜向延伸的兩分支部612、613,基部611上凸伸設有滑塊,該滑塊置於第三軌跡槽33內,兩個分支部612、613分別連接中風風門旋轉臂62和除霜風門旋轉臂63,中央出風風門64的底部與中央出風風門旋轉臂62的末端連接,除霜風門65的中部與除霜風門旋轉臂63的末端連接。當然,第三、第四風門也可具有各自的風門傳動機構,而在轉動體上則相應設置第三、第四軌跡槽。當執行器1驅動轉動體3按一定軌跡擺動時,各風門機構的滑塊均於對應的軌跡槽內而按軌跡槽限定的軌跡運動,從而通過各風門傳動機構使對應風門按一定規律開啟或關閉。在本實施方式中,各滑塊即為各風門傳動機構的輸出端。
在執行器1的控制下,執行器旋轉臂21沿圖3中的箭頭方向順次由a點運動到b點、由b點運動到c點,再由c點運動到b點、由b點運動到a點,循環運動,使在一個循環周期內,該執行器旋轉臂21的運動軌跡上具有a、b、c三個控制點,且每到一個控制點時所控制的各風門會顯示不同的打開或閉合狀態,而且執行器旋轉臂21在a和c兩點時,轉動盤3呈兩個極限位置,由於圓盤上軌跡槽的特殊設計,形成自鎖現象。
當執行器旋轉臂到達a控制點時,為吹面模式,各個風門的開啟情況如圖3所示。此時,前出風門53打開,其餘風門43、64、65關閉,風從前出風口吹出,且由於中央出風風門64中間具有開口,所以有少量的風從中央出風風門64吹出。
當執行器旋轉臂到達b控制點時,為吹腳模式,各個風門的開啟情況如圖4所示。此時,吹底風門43打開,其餘風門53、64、65關閉,風從吹底出風口吹出,且有少量的風從中央出風風門64吹出。
當執行器旋轉臂到達c控制點時,為除霜和兩邊吹風模式,各個風門的開啟情況如圖5所示。此時,除霜風門65和中央出風風門64打開,其餘風門43、53關閉,風從除霜風口和中央出風風口吹出。
當執行器旋轉臂由c控制點返回到b控制點時,為吹腳模式;由b控制點返回到a控制點時,則為吹面模式。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包括執行器、執行器傳動機構及第一、第二風門機構,第一風門機構包括第一風門傳動機構及與其輸出端連接的第一風門,第二風門機構包括第二風門傳動機構及與其輸出端連接的第二風門,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轉動體,執行器的動力輸出端接執行器傳動機構的輸入端,轉動體接執行器傳動機構的輸出端,且該轉動體上具有第一、第二軌跡槽,第一風門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置於第一軌跡槽中並可沿該軌跡槽移動,第二風門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置於第二軌跡槽中並可沿該軌跡槽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三風門機構和第三軌跡槽,第三風門機構包括第三風門傳動機構及與其輸出端連接的第三風門,第三軌跡槽設於轉動體上,該第三風門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置於第三軌跡槽中並可沿該軌跡槽移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四風門,第三風門傳動機構具有兩個輸出端,其中一個輸出端連接第三風門,另一個輸出端連接第四風門。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執行器傳動機構包括執行器旋轉臂、拉杆及拉杆支架,執行器旋轉臂的一端與執行器的輸出端連接,其另一端與拉杆的一端連接,拉杆的另一端與拉杆支架的一端連接,拉杆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轉動體上。
5.如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風門傳動機構均包括風門支架及旋轉臂,風門支架的一端凸伸設有滑塊,該滑塊置於對應的軌跡槽中,風門支架的另一端與旋轉臂的一端連接,旋轉臂的另一端與風門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旋轉臂與對應的風門的中部或端部連接。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風門傳動機構之一包括風門支架及兩個旋轉臂,該風門支架具有基部及自該基部延伸的兩個分支部,滑塊設於該基部上,該兩個分支部與對應的旋轉臂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汽車空調出風模式的控制機構包括執行器、執行器傳動機構、轉動體及第一、第二風門機構,執行器的動力輸出端接執行器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第一風門機構包括第一風門傳動機構及與其輸出端連接的第一風門,第二風門機構包括第二風門傳動機構及與其輸出端連接的第二風門,該轉動體接執行器傳動機構的輸出端,且該轉動體上具有第一、第二軌跡槽,第一風門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置於第一軌跡槽中並可沿該軌跡槽移動,第二風門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置於第二軌跡槽中並可沿該軌跡槽移動。通過將至少兩個軌跡槽設置在一個轉動體上,使整個控制機構結構更加緊湊,減少了傳動零件的數目,對風門的行程控制更加精確,並且節約了成本。
文檔編號B60H1/34GK2848607SQ20052003472
公開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30日
發明者羅紅斌, 李敦國, 程勉華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