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痔瘡治療的中藥組方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6:57:12 3
本發明屬於中醫藥領域,具體是指一種用於痔瘡治療的中藥組方。
背景技術:
痔瘡是人體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發生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多見於經常站立者和久坐者。痔瘡包括內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黏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通常當排便時持續用力,造成此處靜脈內壓力反覆升高,靜脈就會腫大。婦女在妊娠期,由於盆腔靜脈受壓迫,妨礙血液循環常會發生痔瘡,許多肥胖的人也會罹患痔瘡。如果患有痔瘡,肛門內腫大扭曲的靜脈壁就會變得很薄,因此排便時極易破裂。內痔是長在肛門管起始處的痔,如果膨脹的靜脈位於更下方,幾乎是在肛管口上,這種曲張的靜脈就叫外痔。外痔有時會脫出或突現於肛管口外。但這種情形只有在排便時才會發生,排便後它又會縮回原來的位置。無論內痔還是外痔,都可能發生血栓。在發生血栓時,痔中的血液凝結成塊,從而引起疼痛。痔瘡較嚴重者會導致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性患者,如患痔瘡產生心理壓力,不敢上廁所,長此下去會加重便秘,當排便發生困難時,患者用力屏氣,可使心跳加快造成腦血管破裂,引起腦出血或腦栓塞;如果出現內痔嵌頓,疼痛還可誘發心絞痛發作;如有血栓形成,可引發肺栓塞。
現有的治療的痔瘡的藥物起效慢、治療周期長,臨床療效不確切,治療方法單一,多數採用手術治療和相關藥物的配合治療,治癒率低,患者的風險加大。患者所花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傳統治療痔瘡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種使用方便、起效快速、療效顯著、安全無痛、費用低廉的供患者內服的用於痔瘡治療的中藥組方。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用於痔瘡治療的中藥組方,以重量份表示,所述內服藥物包括魚腥草1~10份、估礬1~10份、無花果1~9份、威靈仙1~9份、幹地龍1~10份、紅花1~10份、陳艾葉1~10份、蜈蚣粉1~10份、馬齒莧1~10份、煅牡蠣1~10份、皂莢1-15個、地榆1~10份。
為優化藥物的治療效果,進一步確定,以重量份表示,所述魚腥草4份、估礬4份、無花果3份、威靈仙3份、幹地龍4份、紅花4份、陳艾葉4份、蜈蚣粉4份、馬齒莧4份、煅牡蠣4份、皂莢7個、地榆4份。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用於痔瘡治療的中藥組方的原料藥藥理:
魚腥草:散表寒;祛風溼;利關節;止痛。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風水浮腫;瘡瘍腫毒。用於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洩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解表散寒,祛風勝溼,止痛。
估礬:功能祛風解表,勝溼止痛,解痙,止癢。估礬水煎劑有明顯的鎮痛、鎮靜和抗驚厥作用。對多種炎症動物模型有顯示的抗炎作用,並有免疫促進作用。
無花果:主治溼寒性或黏滾質性腦部疾病,如溼性腦虛、記憶下降,寒性氣喘、短咳、支氣管擴張,各種瘡瘍,胃寒嘔吐、消化不良,精液不固,尿頻失禁等。
威靈仙:主治胸腹瘀痛、痛經、經閉、症瘕、跌打損傷、癰腫瘡瘍、腸癰、目赤腫痛。威靈仙對治療傷口、皮膚炎效果很好,對支氣管炎,咳嗽,細菌感染及鰴菌感染都有幫助,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等功效。
幹地龍:利水滲溼。治小便不利,水腫、洩瀉,淋濁,帶下。臨床主要用於治療急性腎炎,淋病,糖尿病,全身浮腫,小便不暢,尿頻尿急,尿道疼痛,受暑水瀉以及急性肝炎,急性胃炎等疾病。
紅花:主治利水滲溼;洩熱通淋。主小便不利;熱淋澀痛;水腫脹滿;洩瀉;痰飲眩暈;遺精。
陳艾葉:具有燥溼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的功效。主治於脘腹脹滿、洩瀉、水腫、風溼痺痛、風寒感冒、夜盲。
蜈蚣粉:清熱燥溼,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於溼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溼疹瘙癢。鹽黃柏滋陰降火。用於陰虛火旺,盜汗骨蒸。
馬齒莧:功能補血,活血、調藥止痛,潤燥滑腸。馬齒莧中主要含揮髮油、阿魏酸、多糖、胺基酸、多種常量和微量元素以及磷脂類成分等。馬齒莧揮髮油中的丁烯基膚內酯和藁本內酯均為抗膽鹼解痙有效成分。馬齒莧揮髮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福氏痢疾桿菌、綠膿桿菌等感染小鼠預防性給藥或感染後治療,均有較好作用。
煅牡蠣:潤燥滑腸通便。用於血虛津虧,腸燥便秘。
皂莢:性味辛,歸經溫,有小毒,入肺、大腸經,主要用於祛痰、開竅。臨床常用於寒溼壅滯、胸悶喘咳、痰多而咳吐不爽者。常用於猝然昏迷,以及癲癇痰盛,關竅阻閉的病症。
地榆:地榆屬於止血藥,具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瘡作用。是治療血熱各種出血及水火燙傷等常用藥物。臨床多炒炭入藥。
為優化藥物的治療效果,進一步確定所述地榆為地榆炭。地榆製成炭後,止血效果更佳,故本發明所述地榆優選地榆炭。
為優化藥物的治療效果,進一步確定所述皂莢為煅皂莢。
為優化藥物的治療效果,加入輔助藥物,所述內服藥物還包括秦艽1~10份、冰片1~10份、酒大黃1~10份、靈芝1~10份、赤小豆1~10份、蘆薈1~10份。
為優化藥物的治療效果,加入輔助藥物進一步確定其含量,以重量份表示,所述秦艽4份、冰片4份、酒大黃4份、靈芝4份、赤小豆4份、蘆薈4份。
加入的輔助藥物原料藥的藥理作用:
秦艽:根入藥,能祛風溼、退虛熱、止痛,主治風溼性關節炎、低熱、小兒疳積發熱。性味:辛、苦,平。歸經:歸胃、肝、膽經。功能主治:祛風溼,清溼熱,止痺痛。用於風溼痺痛,筋脈拘攣,骨節酸痛,日晡潮熱,小兒疳積發熱。
冰片:性味:苦甘,平,無毒。歸經:心,肝,大腸,肺,脾經。功效:破血行瘀,潤燥滑腸,主治:經閉,癥瘕,熱病蓄血,風痺,瘧疾,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血燥便秘。
酒大黃:瀉熱通便,用於胃腸實熱積滯、大便秘結、腹部脹滿、疼痛拒植株按,甚至高熱不退、神昏譫語,如大承氣湯;或脾陽不足之冷積便秘,如溫脾湯。解毒消癰,用於熱毒瘡瘍、暴赤眼痛、口舌生瘡、齒齦腫痛,如大黃牡丹皮湯。行瘀通經,用於瘀血阻滯之月經閉止、產後瘀阻、症瘕積聚,及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清熱除溼,用於溼熱壅滯之黃疸、小便不利、大便乾結;熱淋、石淋如八正散。亦可涼血止血,用於熱傷血絡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帶下。現代臨床可用於治療流行性腦膜炎、大葉性肺炎、急性膽道感染、急性腮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咽喉炎、牙齦膿腫、皮炎、溼疹、淋病、帶狀皰疹等。
靈芝:味苦;辛;性溫。歸胃;大腸經。功效主治:殺蟲,破積,降氣行滯,行水化溼。主治消谷逐水,殺腸道寄生蟲、伏屍、寸白蟲;除溼氣,通關節,利九竅,除煩,破腹內結塊;還可治腳氣、水腫、胸痛、痢疾、腹脹腹痛、大小便不利、痰氣喘急,療惡性瘧疾,抵禦瘴癘。
赤小豆:苦;辛;寒。歸入脾;胃;肝;心經。功效:理氣藥;消食藥。主治:積滯內停;痞滿脹痛;大便秘結;瀉痢後重;結胸;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
蘆薈:苦,寒。入肝、脾、腎三經。功效:利水消腫,祛風止痛。主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溼疹瘡毒,風溼痺痛,高血壓症。一般認為,漢蘆薈利水消腫作用較強,木蘆薈祛風止痛作用較好。
本發明提供的內服藥物作為製備治療內痔、外痔、混合痔藥物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的內服藥物作為製備治療脫肛、肛瘻、肛裂藥物的應用。
為優化藥物的治療效果,加入輔助藥物進一步確定所述製備的藥物劑型為片劑,丸劑、散劑或口服液。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及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是基於對痔瘡發病機理的認識及治療原則,參考現代藥理研究,運用清熱、消炎、止痛、止血、化瘀、順氣的藥物,採用直接口服的方法,快速治癒痔瘡,服用方法簡單,患者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大大降低,且見效快,一副藥即有明顯治療效果,三至五服藥可以痊癒,有效率達90%、治癒率7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在不脫離本發明上述技術思想情況下,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各種替換和變更,均應包括在本發明的範圍內。
實施例:
本實施例中治療痔瘡的內服藥物,以重量份表示,所述內服包括魚腥草4份、估礬4份、無花果3份、威靈仙3份、幹地龍4份、紅花4份、陳艾葉4份、蜈蚣粉4份、馬齒莧4份、煅牡蠣4份、煅皂莢7個、地榆炭4份、槐花3份。
為優化本藥物的治療效果,加入輔助藥物,以重量份表示,包括秦艽4份、冰片4份、酒大黃4份、靈芝4份、赤小豆4份、蘆薈4份。
本發明藥物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全部中藥原料藥,包括服藥的原料藥,先行用清水或純淨水浸泡30分鐘,浸泡用水量為0.9~1.1L;
(2)將浸泡後的中藥原料藥物及其浸泡的藥水加入到煎藥容器中,加蓋共同煎熬;
(3)先用武火使煎藥容器中藥液沸騰,再使用文火熬製15~20分鐘,煎藥時需攪拌2~3次;
(4)煎煮完成後,加適量清水或純淨水沒過藥物,進行第二次煎煮,煎煮火候方法同上,煎煮時間15~20分鐘;
(5)濾出藥液,所獲藥液即為內服藥物。
上述煎藥容器為砂鍋、搪瓷器皿或者不鏽鋼,忌用鐵器。
根據臨床患者的實際情況,可將該內服藥物作為製備治療內痔、外痔、混合痔、脫肛、肛瘻、肛裂藥物的應用,製備成的藥物劑型一般為片劑,丸劑、散劑或口服液。
本發明藥物的使用方法:直接內服。
痔瘡診斷標準:
內痔:內痔分為四期,除三、四期外,前兩期出血一般都比較多。排便中或便後出現鮮紅色的血,有時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將手紙染紅,有時為滴血或射血。由於糞便擦破黏膜,或因排便時過於用力,血管內壓力增高,以致曲張靜脈血管破裂,便時則有噴射狀出血。
外痔:外痔可以分為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結締組織性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這些痔瘡如無發炎潰爛症狀,一般沒有出血,但常會有痔瘡血栓的形成,疼痛是其主要症狀。
混合痔:混合痔兼有內外痔雙重特徵,臨床以出血、直腸黏膜及皮膚脫出、墜脹、疼痛、反覆感染為主要症狀,早期混合痔出血較多,有時點滴而下,血量有時如泉噴射,沒有疼痛或其他不適。
療效標準:
痊癒標準:病症消失,痔瘡消失。
有效標準:痔瘡的病症有明顯改善,但痔瘡未完全消失。
無效標準:痔瘡的症狀沒有改變。
利用本發明藥物治療各種痔瘡患者的臨床統計資料:
經過200例患者的臨床使用,其中男患者127,女患者73例,用藥年齡對象20~60歲。其中內痔患者39例,治癒33例,有效5例,無效1例;外痔患者55例,治癒54例,有效1例;混合痔患者57例,治癒50例,有效3例,無效4例;脫肛患者(屬內痔)25例,治癒22例,有效2例,無效1例;肛瘻患者19例,全部痊癒;肛裂患者30例,全部痊癒。
典型病例:
1、翟某,女,38歲,診斷為內痔,中大型。患病3年,平時肛門正常,每逢上火時,從肛門內脫出如核桃大的痔核,需用手託才能上去,疼痛難忍,四處求醫無效。2011年2月來我處診治,口服本發明藥物,用藥十五天,每天用藥三次,停藥一個月後痊癒,至今沒復發。
2、贏某,男,60歲,診斷為環狀痔,平時肛門周圍簇擁著四個痔核,大的如花生米,小的如玉米粒,發炎、燥燒時,痔核變大,刺痛,坐立、行動都不便。2011年10月來我處就診,服用本發明藥物,用藥六天,停藥後,四個痔核均逐漸縮小,繼續再服藥兩幅,20天痊癒,至今未復發。
3、孫某,女,52歲,患病十年,診斷為混合痔,平常肛門外有花生米般大小的痔核,久蹲或大便時,又從肛門內脫出葡萄樣大小的痔核,平時大便困難,大便出血嚴重,曾手術兩次,後又復發。2012年5月來我處就診,口服本發明藥物,每用藥六天,停藥後,內外痔核均逐漸縮小,再次服藥三副,一月後痊癒,至今未復發。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