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做什麼產業的(民族工商業發祥地無錫)
2023-10-23 18:43:11 1
8月26日至27日,江蘇無錫在太湖新城盛大舉辦「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交流大會」,簡稱「才交會」。
距離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無錫召開,還有半個月。作為物聯網博覽會的「前奏」,無錫「才交會」將主題鎖定在了高層次人才引進。
作為近代民族工商業發祥地,無錫曾商賈雲集,製造業人才濟濟。然而,如今的無錫,為何看起來有些急切地提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望人才」?
同時,作為二線城市,無錫又靠什麼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爭奪高層次人才?
2017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無錫交流大會現場。 本文圖片均為中新網 圖
「無錫從未如此渴求人才」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無錫市委宣傳部獲悉,有來自海內外的500多名中外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高層次人才代表等,出席了大會主題峰會。
主題峰會上,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李小敏致辭。他說,無錫能夠成為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塑造蘇南模式,就是因為始終重視人才的培養、引進和使用。
「人們常用『家有梧桐樹,自有鳳凰來』比喻人才的重要性。」李小敏說,無錫自古就有五湖四海選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傳統。民族工商業的先輩不惜重金聘請管理人才、技術人才,鄉鎮企業家千方百計招引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師」,「這種強烈的重才意識,是今天做好人才的寶貴精神財富」。
然而,民族工商業輝煌已成過往。當下,無錫正面臨轉型升級的陣痛期。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產業強市本質上就是人才強市。」李小敏說,面對新的形勢任務,「無錫對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強烈」。
中共江蘇省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李小敏在會上致辭。
作為大會配套材料,無錫「太湖人才計劃圖解冊」在展會現場發放。
據公開報導,2016年5月,無錫首次提出「太湖人才計劃」,旨在支持引進、培育產業升級創新領軍人才、先進位造技能領軍人才、新興產業創業領軍人才等六類人才。
今年6月,「太湖人才計劃」推出升級版,在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強化人才服務保障三個方面提出多條具體舉措。
比如,無錫對頂尖人才團隊最高給予1億元項目資金支持,同時,為高層次人才在子女就學、醫療就醫方面提供保障,並給予項目資金支持和購房補貼。
多個人才引進政策介紹中均明確,無錫需要引領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優勢產業提升改造的人才和團隊,比如「產業升級創新領軍人才」、「先進位造技能領軍人才」。
中國科學院院士杜江峰在大會上提出,吸引人才固然要有好的待遇、好的環境,但是,科研氛圍也很重要。杜江峰認為,無錫應該努力營造智造業人才氛圍和產業氛圍,讓人能夠感到在這裡如魚得水。
近年來,無錫將物聯網等新興產業推為攻城拔寨的先鋒。
除了召開一年一度的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杭州雲棲小鎮的「姐妹篇」雪浪物聯網小鎮,也已於8月初落戶無錫太湖新城。無錫將形成鴻山、雪浪兩座高規格物聯網小鎮兩翼齊飛的盛景,並提出和雲棲小鎮、烏鎮連線,成為長三角「新經濟帶」。
二線城市招賢術的正反面
無錫位於蘇南腹地,東靠上海、蘇州,西接南京、常州。
權威數據顯示,在江蘇省內,無錫的地區生產總值近幾年一直位居蘇州和南京之後,遑論北上廣。對於無錫這樣一座二線城市來說,搶奪高端頂尖人才的底氣在哪裡?
8月26日,無錫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委書記、局長吳春林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無錫能和北上廣爭奪高端人才的底氣首先便在於,產業基礎非常好。
他說,無錫的製造業發展水平,早年甚至可以和北上廣並駕齊驅,即使是如今,也是排在前列。如此大規模的工業規模,急需人才支撐。
「為此,我們提出了太湖人才計劃,最近還發布了升級版,政策上優勢也很明顯」,吳春林表示,無錫接下來將進一步搭建好平臺,讓更多人才入駐無錫。
而對於無錫處於上海和南京「夾縫」中,吳春林認為,這反而是無錫的優勢。
「東邊是上海,西邊是南京,無錫的區位就相當於矽谷」,吳春林表示。矽谷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區,被舊金山、奧克蘭、聖何塞等大城市環繞其中。
吳春林說,無錫的房價相對較低,又是宜居城市,「這樣的地方還不來?」
事實上,一二線城市間的人才爭奪戰,近些年已愈演愈烈。相比一線城市因人口、房價等因素體現出的「冰冷」,部分二三線城市正不斷推出優待政策發動「人才爭搶戰」。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一線城市就此失去新引力。中國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銘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曾表示,倘若一線城市政策有所放鬆,人才資源仍有可能回流到一線城市。陸銘認為,二三線城市要真正留住高校畢業生,還是要有具備競爭優勢的產業。
此外,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首批「千人計劃」入選者丁洪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二三線城市引進高端人才,目前各地選材普遍看「帽子」,諾獎得主、院士往往很走俏。但是,「帽子」只代表他們的過去,建議二三線城市更看重人才的潛力,瞄準「準諾獎得主」,也能打贏漂亮的「人才爭奪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