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幽韻讀後感800字
2023-10-24 11:43:42 6
泡泡珠晃,粉墨登場的,是生旦淨醜唱念做打。一桿大槍流光飛曳,盡情唱若江河奔放滿宮滿調,用丹田氣唱氣口險中見長,戰「大錘」騰挪疾利……梨園裡,老闆輩出,英俊傑出,真戲子自風流!
輕輕掩卷,從臺下一片掌聲雷動中抽身,那遠去的幽幽梨園,如此清晰地映在腦海,戲子的人生百態,亦是那段不老的歲月……
戲子苦。九年科班方可亮相。其中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那「凍不死的花衫,熱不死的花臉」之說,從何而來?科班不養無用人,懶了上鞭子,綁沙袋練腿勁,提磚練肩……窮人家的孩子賣給師傅學戲,失去親情當徒,那是怎樣一番徹骨寒啊!荀慧生便是典型代表。人家名旦的光輝豈是如此得來的!
戲子委屈。封建時代,對以優伶為職業者是瞧不起的。為限制這般人溷入仕途,不準其考試,違者處罰甚嚴。德珺如票友下海革籍,汪笑儂唱戲罷官……而程長庚因恪守班規竟被有錢人鎖柱看戲。梅蘭芳名噪一時卻安全無保,舞臺被炸。他們憑本事吃飯,滿懷對藝術的熱忱,惹了誰了?給觀眾如此快樂,為什麼還有「楊月樓誘拐」、「陳伯華鄉下躲禍」、「常香玉化妝脫險」?
戲子有骨氣。優伶雖為社會底層人物,卻也不乏錚錚傲骨。劉趕三借藝傳諫,寓諷於戲,為光緒爭得看戲位。金少山裝病全節,梅蘭芳蓄鬚罷演,周信芳收容共產黨……大敵當前,民族將淪陷,作為炎黃子孫,縱使戲子也有民族氣節,地位再卑微骨頭也絕不軟,我的靈魂乃臺上王侯將相,侮辱不得!
戲子英俊傑出,自風流。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皇親國戚,戲子的魅力早已隨了國粹流入國人血液。即使等級再森嚴,總有韋阿寶要嫁楊月樓,總有德珺如棄爵從藝,京城載濤成「龍票」。余三勝一連唱七十四個「我如比……」。那出「打棍出箱」、「遊龍戲鳳」,那時南麒北馬同登臺,真乃五官與心靈的盛宴,戲子們以自己的努力與天賦演活了戲中人,舉手投足間風流倜儻,令人折服。行行出狀元,戲子更是人才輩出,紅遍大江南北,炮火連天中給百姓帶來稍許放鬆與慰藉……
白牆滿漶,歲月淌過了朱紅漆落。那「咿咿呀呀」的梨園,不知何時已失散在記憶的盡頭。那時的京韻味兒,如今在北京也很難聽到了。西皮散板,京韻大鼓……當代人早已陌生,但那段烽火歲月裡伴隨國人的梨園卻絕不能為歷史所遺忘。那個個活生生的戲子,用自己的青春與汗水詮釋了國粹的藝術之美,給了苦難中的人們以視覺享受。他們的生活充滿酸甜苦辣,但他們一如舞臺上光鮮,他們是有血有肉的真戲子,他們自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