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擺渡人讀後感
2023-10-12 18:06:24
《擺渡人》是英國作克萊爾的作品,其主要內容講的是一個15歲單親家庭的女孩迪倫,在一場交通事故中不幸身亡,其後她的靈魂遇到了她命運的擺渡人發生的愛情故事。
小說擺渡人讀後感一:
「嗨。」
「嗨,原來你在這裡!」
「我在這裡」這是故事的結尾,故事的最後一句對白。他們在一起了,他們在最後一刻看到彼此,他們都為對方而努力著,迪倫對愛的執著,感染了按常規出牌的崔斯坦,也許是崔斯坦作為擺渡人的使命完成了,也許,是迪倫的愛感化了他,使他勇敢的走出了自己的內心。做出了勇敢的決定。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那麼,「如果你需要我,我就真的存在。」
《擺渡人》的場景一幕幕的出現在我的腦海裡,崔斯坦跟迪倫之間的那種神秘的愛戀令人動容,他們一起同生共死共患難的畫面不斷在我眼前閃現,我是不是應該去沉思,活著的意義以及愛的意義……
因此,即使是深夜2點,我依舊可以坐在書桌前去寫下我對看完這本自認為不錯的作品的想法,我害怕明天醒來,我會忘了現在的感受,我怕寫不出崔斯坦與迪倫的種種磨難與愛戀。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如果你需要我,那麼,我就真的存在。」
小說擺渡人讀後感二:
故事接近尾聲,夜已經很深了,結局就在最後一頁,我卻並不好奇。因為,對於迪倫和崔斯坦而言,不論這場成長的私奔成功與否,都是值得的。
雖然是本奇幻小說,但讀著總能讓人想起發生在近前的一些小事,總也忍不住淚珠滾落。
*惡魔
迪倫往返荒原兩次,無數次與惡魔交手,神奇的作者用不同的筆觸描繪出形形色色的惡魔形象,每一次席捲而來的都兇惡有加,但各有不同,僅僅是這些文字的精心處理也能讓讀者津津有味。
「我死了嗎?」迪倫問道。很平靜。
能夠好好生活的時候,世界總是一片冷漠,同學排擠,家庭破碎,孤單又弱小,沒有那麼多的興趣和留戀才會真的能夠平靜下來吧!但是奔向新世界一樣要跋山涉水、戰天鬥地。從尖利呼嘯、嗜血的惡魔掌中逃生,以堅強的意志力和信仰才能在另一個世界裡等待期待的人出現。其實,死過去也沒有那麼簡單。那個世界裡沒有幾個興風作浪的妖孽?
另有一說,惡魔再強大,強不過心魔。荒原上的路途正是我們內心靈魂的影射,天氣的變化,也是我們心情的反照。心寬自然天地寬,修行是生生死死都存在的課題。
*留戀
《我不是天使》故事中,美麗的女子雖有親人卻把遺產贈與一面之緣的陌生人。聽來不可思議,其實是親人都不需要她的贈予。死後尚如此寂寞,活著時是多冷清啊!
我們能夠和父母熱火朝天地吵架拌嘴,和伴侶大動幹戈維繫婚姻,和朋友因為聯絡多少而煩憂·····每天不知所終地在矛盾中穿行,被各種關係牽絆負累的時候,又是多少人羨慕的熱氣騰騰的生活呢。
那些因為委屈留下的眼淚,因為氣惱而揉成一團的眉毛,因為嘲笑而抽動的內心,因為緊張而痙攣的小腿,都是行將就木時無比留戀的點滴。
因為留戀能生發出許多勇敢,但也許是怯懦。
於是迪倫在回到極樂世界之後能夠有毅然決然的決心穿越滿是荊棘和惡魔的荒原尋找崔斯坦。然而崔斯坦卻因為不願失去而駐足不前。
怯懦也好勇敢也罷,只有在乎了,覺得重要時才會去權衡。
*值得
我不會失去她!我不會失去她!
她是個值得保護、值得關懷的靈魂。他願意為這個靈魂獻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真正的死亡是魂飛魄散,的確嚇人。但是待在這個地方有什麼意義呢?她還是像面對荒原之前那樣形單影隻、落落寡歡。不值得為這樣的等待付出一生的時間。
生活有太多的規律可循,也有太多不知由誰制定的規則必須遵守。久而久之,我們就害怕逃脫,害怕因為一時的堅持和衝動而毀去平平庸庸波瀾不驚的生活。但是,那些所謂的條條框框其實就是拴在老虎脖子上一根脆弱的鎖鏈。果敢地衝破了,就獲得了自由。
平淡生活是令人嚮往,但是我們千辛萬苦過橋喝湯擠破頭為人,不就是來尋找不一樣、體現各自價值的麼?
所以,為各自的一個信仰,做出選擇。前進或是等待。
相信,有一天會在遙望的路口看到你的身影!
小說擺渡人讀後感三:
大學畢業以後,厭倦了安穩的生活,追逐著自己的夢想,獨自一人背著行囊來到了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泰州。所謂熟悉是因為在來之前上網查閱了許多有關泰州的資料,感受到這個枕水小城的安泰祥和包容,陌生是因為這裡對我來說真的很陌生,在這陌生的城,遇見陌生的人,我,一個23的東北小夥兒,相信在泰州會過的很好。
《擺渡人》這本書是我大學畢業工作之後閱讀的第一本書,這本書是我在東北的時候買的,當時因為對它很喜歡,於是便人肉將它背到了泰州。這本書講述了一名叫迪倫的小姑娘從小在小夥伴的欺負下長大,而她的母親只懂嘮叨而不懂得關愛,生活的無聊加上對生父的想念,於是迪倫便管母親詢要生父的電話,在她的苦苦哀求下,母親終於給了迪倫生父的聯繫方式。在得到父親的同意後便懷著激動之情踏上了看望生父的旅途。造化弄人,不料的是,她在火車上給父親編輯簡訊就要發出的瞬間,火車發生了事故,迪倫成了火車上唯一「倖存者」(加雙引號是因為其實她是事故唯一的死者)於是靈魂出竅,遇到了對她來說非常重要的人——崔斯坦,迪倫的靈魂擺渡人。在迪倫通往另外一個世界的荒原中,一路遇到了很多的妖魔鬼怪要把迪倫這個純淨的不能再純淨的靈魂拉向無盡深淵,崔斯坦都盡全力去保護迪倫免受傷害,於是迪倫慢慢的愛上了自己的這名擺渡人,雖然擺渡人是不應該也不可能有情感的,但是迪倫對擺渡人的關心與信任慢慢的喚醒了擺渡人幾百年對情感的麻木。最終兩人一同回到了迪倫生前的世界,永不分離。在本章的結尾也描述到,迪倫對崔斯坦說:「原來你在這裡」,崔斯坦回到:「我在這裡」的感人一幕。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本書的作者克萊爾對情節的設定真是下足了功夫,對故事節奏的把握也是做到剛剛好,在與作者做思想和情節交鋒的時候我永遠想不到下面竟然是這樣的劇情,全書以「愛」貫穿中心,以迪倫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把迪倫可以為愛奉獻出一切的人物形象刻畫的惟妙惟肖,也通過當妖魔鬼怪一次次想把迪倫拉向無盡深淵的時候崔斯坦都盡全力保護迪倫,他的善良,有擔當,勇敢,有原則的人物精神也深深的烙在了讀者的心中。全書對情節的設置一環扣一環,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禁為迪倫和崔斯坦之間發生的一幕幕驚險情節而感到緊張和擔心,真的把讀者帶入到情節中,與迪倫一同被崔斯坦擺渡著。讀畢全書,腦中不禁蹦出這樣一個想法,其實不只崔斯坦是迪倫靈魂的擺渡人,我覺得迪倫更加是崔斯坦思想的擺渡人,迪倫用儘自身全部的力氣無時無刻不感染著崔斯坦,擺渡著崔斯坦作為一名擺渡人故步自封的思想。這同時也體現了信念的重要性,迪倫始終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回到荒原找到崔斯坦就可以與他一同穿過荒原回到自己生前的世界,與崔斯坦互相珍惜,永不分離,這正是因為這個堅定的信念一直鼓勵著迪倫給她力量,讓她得以在沒有擺渡人保護的情況下穿過荒原,經過一個個安全屋之後最終找到崔斯坦與他重逢,當看到這一幕,內心只有慢慢的感動。同時也聯想到自己,年輕人只有擁有堅定的夢想和信念,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走下去,去爭取去拼搏一定會風雨後見彩虹,對愛情也一樣,如果一個人對愛都不主動,誰又幫的了你呢?
讀完這本《擺渡人》,書中對愛的歌頌,對夢想的執著,對困難的無畏,給我的內心帶來不小的觸動,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讓我直到現在才感悟到書中的真諦,讓我有勇氣寫下這篇讀後感並分享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