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看上寶玉哪些方面(黛玉說寶玉上學)
2023-10-12 05:37:25 1
蟾宮折桂是一成語,字面意思是到月宮裡折桂花。古代用「折桂」比喻科舉應試被錄取,又傳說蟾宮(指月亮,傳說月亮裡面有蟾蜍,因此而得名)裡面長著桂樹,才將「蟾宮」與「折桂」合起來形成四字成語。
「蟾宮折桂」所出何處?
最早出自《晉書·郤詵傳》。「武帝於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如何?』詵對曰:『臣鑑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
翻譯過來:武帝在東堂和郤詵(xì shēn)相見,武帝問郤詵:「愛卿認為自己怎麼樣?」郤詵答:「我認為在推舉賢良和文學的人才到朝廷參加對策這一方面,是天底下最好的,就像是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崑山中的一塊玉。」晉武帝大笑並稱讚他。用廣寒宮的一枝桂花,崑崙山上的一片玉來形容特別出眾的人才。後世由此典故引申出「蟾宮折桂」這一成語。
」蟾宮折桂「有什麼引申?
唐代以後,科舉制度盛行,「蟾宮折桂」便來比喻考中的進士。唐代詩人白居易先考中進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後來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寫詩給他慶祝,《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懷》自知群從為儒少,豈料詞場中第頻。折桂一枝先許我,楊穿三葉盡驚人。轉於文墨須留意,貴向煙霄早致身。莫學爾兄年五十,蹉跎使得掌絲綸。
大譯為:我原以為堂弟們才疏學淺,沒有料到他們在科舉場上頻頻中第。我作為兄長的先考中及第,令人驚奇的是我們三個人相繼考中進士。你以後在作文章時候一定要注意,希望你能早日在仕途上順利地取得高位。不要向我這樣蹉跎時光,在年過五十之後才得以為君王起草詔書。
「蟾宮折桂」與哪些故事有關!
唐代有位名叫段成式志怪小說家,志怪小說以記敘神異鬼怪故事傳說為主體內容,產生和流行於魏晉南北朝,與當時社會宗教迷信和玄學風氣以及佛教、道教的傳播有直接的關係。
段成式的代表作《酉陽雜俎》(俎:zǔ)中記載了吳剛伐桂的神話。傳說月亮上有棵桂樹高達五百杖,吳剛因學仙術違規,被罰在月宮砍伐桂樹,每砍一斧頭,桂樹的傷疤都會立即癒合,因此吳剛常年在月宮砍桂樹,而終究是砍不到樹。關於桂樹的神奇故事被古人演繹出很多個版本,在唐宋兩代尤其盛行。月中桂樹又被叫做娑羅樹,騫樹。月中桂樹的果實在每年四五月後飄落人間,稱為「月中桂子」。反映了古人深深的相信月中有樹這一傳說。文人墨客每當中秋,都會吟詩作對,把月中桂樹以及桂子作為典故使用。因為這一傳說,所以人們將月亮又叫做「桂月,桂宮,桂窟,桂輪」等。
明初的文學家宋濂的《重榮桂記》,有記錄這樣一個故事,江西廬陵有個叫周孟聲的人,他和他的兒子學顏都是讀書人,在當地很有名。他們家在吉水泥石村,院裡面長著一棵大桂樹,枝葉繁茂,樹蔭都能遮蓋兩畝地。但是在元朝末期事態動亂中,他們家被燒,桂樹也被燒,樹枝就被砍來當柴燒,最後只留下光禿禿的樹幹。後來到了明朝初期,天下安定,這棵被燒的老樹幹竟然發出了新芽,不到幾年,又長到鬱鬱蔥蔥。有人說恐怕這不是好兆頭,這棵樹經過大火以後,外焦內枯,現在長出新芽,可能要有什麼不好事情將要發生;也有人說,草木是沒有知覺的,只隨著事態變化而變化,大概預示著將要好事發生。沒多久,學顏的兒子仲方考中了進士。人們都認為這棵桂樹的重生帶來的是祥瑞了。
這本出於迷信的說法,但老樹重生,可以看出桂樹的頑強生命,這也正是古人選中桂樹寓意高就和及第的原因吧。
黛玉這麼說是什麼意思?
其實黛玉是對寶玉實際去玩,去會友的一種調侃。上學,想考功名是假的;去和剛認識的的小秦相公去「約會」才是真的。要不賈政何必因寶玉上學而如此生氣,甚至寶玉都不敢去寶姐姐那裡辭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