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鈦輥表面銅箔收卷方式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20:03:24 3
專利名稱:一種鈦輥表面銅箔收卷方式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銅箔生產工藝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鈦輥表面銅箔收卷方式。
背景技術:
高精度電子銅箔的生產主要分為生箔(銅箔的初步產品)製造和銅箔表面處理工序,其中,生箔產品質量關係到電子銅箔成品的物理性能。生箔製造中,生產設備中的鈦板作為陽極,鈦輥充當陰極,在電流的作用下,電解液中銅離子在鈦輥表面電沉積析出,通過剝離收卷生產出生箔。鈦輥表面氧化一直是生箔製造的一個重要難題,鈦輥表面氧化導致鈦輥表面導電不均勻性,甚至存在不導電點,這樣造成生產的生箔有針孔、質地不均勻等不良現象。在目前生產中,各銅箔生產商基本採用反向收卷方式,這種方式鈦輥暴露面達到6平方米以上,易氧化,需對鈦輥3 4天就要進行I次拋光作業,以除去輥面氧化層。而拋光後的首卷銅箔通常高溫延伸率低,不能符合銅箔產品要求,所以拋光磨輥頻繁,影響著銅箔製造的廢箔量和生產成本,尤其是在夏季,外界溼度大,輥面氧化問題非常突出,所以改進工藝設備,延長拋光周期是銅箔生產急待解決的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上述技術缺陷而提出的一種鈦輥表面銅箔收卷方式。該發明方法採用正向收卷鈦輥表面銅箔,銅箔剝離後的鈦輥隨即噴上電解液,鈦輥裸露面大大減少,鈦輥氧化時間也大大減少,拋光鈦輥周期增長,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了廢箔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本發明所要求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鈦輥表面銅箔收卷方式,所述收卷方式為鈦輥表面生成的銅箔由緊鄰鈦輥的剝離輥揭起剝離,再通過剝離輥另一側的收卷輥收卷,所述剝離輥設置在鈦輥進入電解槽體一側的電解槽體上方,這樣銅箔剝離為正向剝離,所述剝離輥和電解槽體間設置酸霧槽,所述酸霧槽內部裝有酸洗管,所述酸洗管表面設置複數個孔,通過上述孔對前述剝離銅箔後旋轉至下方的鈦輥表面噴塗電解液。所述剝離輥和收卷輥間設置導向輥,所述銅箔由剝離輥剝離後經導向輥導向後由收卷輥收卷。由於採用了如上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特點:
本發明方法採用正向收卷鈦輥表面銅箔,銅箔剝離後的鈦輥隨即噴上電解液,鈦輥裸露面大大減少,鈦輥氧化時間也大大減少,拋光鈦輥周期增長,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了廢箔量,降低了生產成本。
圖1為本發明方法銅箔製造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裝置酸洗管正面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方法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發明。如圖1所示,銅箔製造裝置包括鈦輥1、剝離輥2、導輥3、收卷輥4,酸洗管5、酸霧槽6和電解槽體7,銅箔從鈦輥I表面被通過剝離輥2揭起、經由導輥3導向牽引,連接收卷輥4進行收卷,剝離輥2設置在鈦輥I旋轉進入電解槽體7 —側的電解槽體7上方,這樣,剝離輥2是採用正向收卷方式對銅箔進行剝離。酸霧槽6在剝離輥2與電解槽體7中間,酸霧槽6中裝有酸洗管5,酸洗管5的正面結構如圖2所示,酸洗管5表面有很多孔51,通過孔51對剝離銅箔後鈦輥I表面進行噴塗電解液,以隔離空氣與鈦輥表面的接觸。採用正向收卷方式,銅箔剝離後,鈦輥I旋即被噴上電解液,避免與空氣接觸。這樣,鈦輥I裸露面大大減少,鈦輥I氧化時間大大減少。以上顯示和描述了 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鈦輥表面銅箔收卷方式,所述收卷方式為鈦輥表面生成的銅箔由緊鄰鈦輥的剝離輥揭起剝離,再通過剝離輥另一側的收卷輥收卷,其特徵在於,所述剝離輥設置在鈦輥進入電解槽體一側的電解槽體上方,這樣銅箔剝離為正向剝離,所述剝離輥和電解槽體間設置酸霧槽,所述酸霧槽內部裝有酸洗管,所述酸洗管表面設置複數個孔,通過上述孔對前述剝離銅箔後旋轉至下方的鈦輥表面噴塗電解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鈦輥表面銅箔收卷方式,其特徵在於,所述剝離輥和收卷輥間設置導向輥,所述銅箔由剝離輥剝離後經導向輥導向後由收卷輥收卷。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鈦輥表面銅箔收卷方式,所述收卷方式為鈦輥表面生成的銅箔由緊鄰鈦輥的剝離輥揭起剝離,再通過剝離輥另一側的導向輥導向牽引至收卷輥收卷,所述剝離輥設置在鈦輥進入電解槽體一側的電解槽體上方,這樣銅箔剝離為正向剝離,所述剝離輥和電解槽體間設置酸霧槽,所述酸霧槽內部裝有酸洗管,所述酸洗管表面設置複數個孔,通過上述孔對前述剝離銅箔後旋轉至下方的鈦輥表面噴塗電解液。本發明方法採用正向收卷鈦輥表面銅箔,銅箔剝離後的鈦輥隨即噴上電解液,鈦輥裸露面大大減少,鈦輥氧化時間也大大減少,拋光鈦輥周期增長,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了廢箔量,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C25D1/04GK103074646SQ201310010070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1日
發明者丁士啟, 陸冰滬, 於君傑, 王同, 方向東, 唐海峰 申請人:安徽銅冠銅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