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式防震墊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9 09:21:22 2
專利名稱:蜂巢式防震墊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防震結構之設計,特別是指一種由多個蜂巢狀防震單體所組構而成之防震墊結構目標目標。
背景技術:
筆記本電腦或可攜式電腦由於具備高度可攜式之特性,且其操作性能並不亞於一般桌上型之電腦,故筆記本電腦已廣泛受到工商業界人士所使用。雖然該筆記本電腦之使用及攜帶皆十分方便,但相對地,其受到外力碰撞、震動之機會亦相對大增,故對於筆記本電腦而言,如何達到良好的防震功能乃十分重要。
在筆記本電腦之防震要求方面,由於硬碟之內部構件最容易受到震動之影響而損壞,一旦硬碟受到震動而損壞,則其所儲存之數據即無法順利存取,甚至整部筆記本電腦即因此而無法正常運作。故如何作好硬碟的防震乃是筆記本電腦之防震措施中特別重要者。
在現行技術中,一般筆記本電腦之硬碟的防震結構大都是在硬碟外緣加設橡膠彈性體,藉由該橡膠彈性體提供緩衝墊之功能,以吸收外來震動或衝擊的力量,來達到該硬碟之防震功能。例如,如
圖1所示,其為已知之硬碟防震技術中,將一硬碟1之底部承置在一槽座型防震墊2上之立體分解圖,而圖2為另一已知之硬碟防震技術中,將硬碟1之兩側緣分別嵌置於一側嵌式防震墊3之立體分解圖。雖然該槽座型防震墊或側嵌式防震墊大略上具有防震及吸收外力之功能,但是在實際之使用時,該現有之防震墊結構所吸收的外力有限,仍有部份外力傳遞至硬碟本體。
在筆記本電腦中,除了硬碟必需作好防震措施之外,事實上其它之組件亦最好都能配置防震之結構,以確保筆記本電腦之完整功能。此外,對於其它型式之電腦設備、量測儀器、或控制裝置在使用時,可能受到周期性震動或不可預知之震動,亦需對裝置內部的硬碟或其它構件進行避震結構之設計或加裝防震組件。
因此,如果能設計出一種具有良好防震效果之防震結構體,以供承置需要作防震之目標裝置,則對於筆記本電腦、或其它例如控制裝置、量測設備等各種設備應有相當大的實用價值。
發明內容
因此,本實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種防震墊結構,可用來承置一目標裝置、並藉以吸收傳導至該目標裝置之外力。
本實用新型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蜂巢式之防震墊結構,該蜂巢式防震墊除了利用橡膠等彈性體之彈性特性來吸收外力之外,亦利用其蜂巢式結構抵消部份外力,以減少傳遞至目標裝置之外力,達到更佳之防震效果。
本實用新型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備多方向防震功能之防震墊結構,藉由該防震墊之特殊結構設計,可以使任一方向傳遞過來之外力皆可予以吸收,如此可大大地增強了該防震墊的避震防護功能。
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在本實用新型之具體實施例中,以多個蜂巢狀防震單體組構成一連續式之防震墊結構,各個相鄰之蜂巢狀防震單體之彈性壁外側壁面相互連結成一體,藉以承置一目標裝置、並吸收傳導至該目標裝置之外力。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具有以水平方向延伸之彈性壁,並在該彈性壁所圍構形成之中央處形成一中空部。當該蜂巢式防震墊受到外力時,其蜂巢狀防震單體會產生變形,藉由該蜂巢狀防震單體本身彈性而產生的反作用力、及相鄰蜂巢狀防震單體間彼此反向之分力抵消,以降低傳導至該目標裝置之外力。
在應用於硬碟之防震時,可以兩個相同之蜂巢式防震墊套附於硬碟之兩側緣,藉以承置該硬碟、並吸收傳導至該硬碟之外力。較佳地,該蜂巢式防震墊之前端緣、後端緣及兩外側面亦皆配置有多個蜂巢狀防震單體,以有效吸收由前方、後方及兩側面方面傳導至硬碟之外力。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習知硬碟防震技術中,將一硬碟承置在一槽座型防震墊之立體分解圖;圖2為另一習知硬碟防震技術中,將硬碟之兩側緣分別嵌置於一側嵌式防震墊之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之蜂巢式防震墊套附結合一硬碟時之立體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之蜂巢式防震墊與硬碟分離時之立體分解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之蜂巢式防震墊套附結合一硬碟時之側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蜂巢式防震墊中蜂巢狀防震單體之擴大立體圖;圖7A為本實用新型之蜂巢式防震墊在未受到外力時之示意圖;圖7B為本實用新型之蜂巢式防震墊在受到外力而產生變形時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之蜂巢式防震墊套附結合一硬碟時之立體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之蜂巢式防震墊與硬碟分離時之立體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3所示,其顯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之蜂巢式防震墊套附結合一硬碟時之立體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之蜂巢式防震墊與硬碟分離時之立體分解圖,而圖5為本實用新型之蜂巢式防震墊套附結合一硬碟時之側視圖。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之蜂巢式防震墊結構4由多個蜂巢狀防震單體40相互連結組構成一連續蜂巢式之防震墊結構。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40(同時參閱圖6所示)具有以水平方向I延伸之彈性壁41,並在該彈性壁41所圍構形成之中央處形成一前後貫穿之中空部42。
因此,本實用新型之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40自成一震動力吸收單體。各個相鄰之蜂巢狀防震單體40之彈性壁41外側壁面相互連結成一體,而構成了本實用新型之蜂巢式防震墊4。在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40之彈性壁41呈一六邊形之幾何結構,該彈性壁41之每一個外側壁面恰可與相鄰之另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40之彈性壁41相結合。在實際製作時,本實用新型之蜂巢式防震墊4以橡膠材料或其它彈性材料一體成型方式所製成。
在實際之應用時,可在該蜂巢式防震墊4之中央區域形成一鏤空區43,以使一硬碟1(目標裝置)之側緣恰對應嵌置託持在該鏤空區43中,並將兩個完全相同之蜂巢式防震墊4相對應地嵌置套合於該硬碟1之兩側緣,以使該硬碟1被穩定託持、並可藉由該蜂巢式防震墊4吸收由上方或下方傳導至該硬碟1之外力。在該蜂巢式防震墊4之前端緣及後端緣處亦可設置相同結構之蜂巢狀防震單體40a,可用以吸收由前方及後方傳導至該硬碟1之外力。
圖7A顯示本實用新型之蜂巢式防震墊4在未受到外力時之示意圖,而圖7B顯示該蜂巢式防震墊4在受到外力而產生變形時之示意圖。當本實用新型之蜂巢式防震墊4未受到任何外力時,該蜂巢式防震墊4之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40保持不變形之狀態(如圖7A所示)。而當本實用新型之蜂巢式防震墊4受到外力F1、F2時(例如一震動力或擠壓力),該蜂巢式防震墊4在受力有效區域中之蜂巢狀防震單體會產生變形(如圖7B所示),使得該外力F1、F2產生X軸向及Y軸向的分力,其中Y軸向之分力y1、y2會被蜂巢狀防震單體40之變形及其本身材質特性而產生的反作用力dy1、dy2所抵消,而X軸向的分力則被相鄰蜂巢狀防震單體彼此反向之X軸分力x1、x2所抵消,如此可以使得該外力F1、F2受到有效的吸收,而達到良好的防震效果。
參閱圖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之蜂巢式防震墊套附結合一硬碟時之立體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之蜂巢式防震墊與硬碟分離時之立體分解圖。在此一實施例中,其大部份之結構設計與前一實施例相同,其蜂巢式防震墊5同樣由多個蜂巢狀防震單體50所相互連結組構成一連續蜂巢式之防震墊結構。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50具有以水平方向I延伸之彈性壁51,並在該彈性壁51所圍構形成之中央處形成一前後貫穿之中空部52。
在此一實施例中,在該蜂巢式防震墊5之外側壁面則配置了多個蜂巢狀側面防震單體53,每一個蜂巢狀側面防震單體53之結構亦與前述之蜂巢狀防震單體50結構相同,其差異在於其彈性壁51以垂直方向II延伸。藉由該蜂巢狀側面防震單體53可以有效吸收由側面方面傳導至硬碟1之外力。
通過以上之實施例可知,本實用新型所提供之蜂巢式防震墊結構,確可在承置目標裝置時,藉由其彈性體之彈性特性來吸收上方、下方、前方、後方、及兩側向之外力,且可利用其蜂巢式結構抵消X軸及Y軸方向之外力,以減少傳遞至硬碟之外力,達到更佳之防震效果,且本實用新型在申請專利前並有其它相同或類似之技術公開過或核准過專利,故本實用新型確已符合於實用性、進步性、新穎性之專利要件。
以上之敘述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說明,凡精於此項技術者當可依據上述之說明作其它種種之改良,而這些改變仍屬於本實用新型之創作精神及以下所界定之權利保護範圍中。
權利要求1.一種蜂巢式防震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防震墊之結構包括有多個蜂巢狀防震單體,各個相鄰之蜂巢狀防震單體之彈性壁外側壁面相互連結成一體,而構成一連續蜂巢式之防震墊結構;所述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具有以水平方向延伸之彈性壁,並在該彈性壁所圍構形成之中央處形成一中空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之蜂巢式防震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之彈性壁呈多邊形之幾何結構,該彈性壁之每一個外側壁面恰可與相鄰之另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之彈性壁相結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之蜂巢式防震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蜂巢狀防震單體之彈性壁呈六邊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之蜂巢式防震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中之中空部呈一前後貫穿之中空結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之蜂巢式防震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蜂巢式防震墊之前端緣及後端緣還設置有多個蜂巢狀防震單體,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具有以水平方向延伸之彈性壁,並在該彈性壁所圍構形成之中央處形成一中空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之蜂巢式防震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蜂巢式防震墊之外側壁面還設置有多個蜂巢狀防震單體,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具有以垂直方向延伸之彈性壁,並在該彈性壁圍構形成之中央處形成一中空部。
7.一種蜂巢式防震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蜂巢式防震墊之結構包括有多個蜂巢狀防震單體,各個相鄰之蜂巢狀防震單體之彈性壁外側壁面相互連結成一體,而構成一連續蜂巢式之防震墊結構;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具有以水平方向延伸之彈性壁,並在該彈性壁所圍構形成之中央處形成一中空部;該蜂巢式防震墊中包括有一鏤空區,該目標裝置之兩側緣可分別嵌置託持於兩個相同之蜂巢式防震墊之鏤空區中。
8.如權利要求7所述之蜂巢式防震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之彈性壁呈多邊形之幾何結構,該彈性壁之每一個外側壁面恰可與相鄰之另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之彈性壁相結合。
9.如權利要求8所述之蜂巢式防震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蜂巢狀防震單體之彈性壁呈六邊形。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之蜂巢式防震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中之中空部呈一前後貫穿之中空結構。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之蜂巢式防震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蜂巢式防震墊之前端緣及後端緣還設置有多個蜂巢狀防震單體,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具有以水平方向延伸之彈性壁,並在該彈性壁所圍構形成之中央處形成一中空部。
12.如權利要求7所述之蜂巢式防震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蜂巢式防震墊之外側壁面還設置有多個蜂巢狀防震單體,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具有以垂直方向延伸之彈性壁,並在該彈性壁所圍構形成之中央處形成一中空部。
專利摘要一種蜂巢式防震墊結構,由多個蜂巢狀防震單體所組構而成,各個相鄰之蜂巢狀防震單體之彈性壁外側壁面相互連結成一體,藉以承置一目標裝置、並吸收傳導至該目標裝置之外力。每一個蜂巢狀防震單體具有以水平方向延伸之彈性壁,並在該彈性壁所圍構形成之中央處形成一中空部。當該蜂巢式防震墊受到外力時,其蜂巢狀防震單體會產生變形,藉由該蜂巢狀防震單體本身彈性而產生的反作用力、及相鄰蜂巢狀防震單體間彼此反向之分力抵消,以降低傳導至該目標裝置之外力。
文檔編號G06F1/16GK2752910SQ20042003660
公開日2006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22日
發明者陳榮宏 申請人:上海環達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