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孔機無段變速控制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9 22:52:52 2
專利名稱:鑽孔機無段變速控制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鑽孔機無段變速控制結構,更具體而言之,尤指藉由在驅動渦杆上所制設的螺紋與渦套內側所設的螺紋相契合時,轉動驅動渦杆據以帶動渦套位移,以遂行鑽孔機的速度調整,且由於在顯速渦杆的一側裝設有一轉速顯示器,所以操作者得以藉由該轉速顯示器的速度顯示,據以控制鑽孔機的轉速。
請參閱
圖1所示,該種類型鑽孔機10是藉由在鑽孔機10的驅動轉輪11及從動轉輪12間裝設一可變化位置的調速轉輪13,以利於經由改變調速轉輪13的位置連帶改變驅動皮帶14及從動皮帶15的皮帶緊迫力,據以改變調速轉輪13其變速碟盤16與上、下固定碟盤17、18的轉動軸徑,而達到無段變速的目的,其速度調整的方式是以一控速柄19調整調變調速轉輪13的位置遂行。因此操作者得以藉由扳動此控速柄19作為鑽孔機10的轉速控制,亦即當控速柄19朝驅動轉輪11處移動時則轉速增高,當控速柄19朝從動轉盤處移動時則轉速降低,由於此為無段變速的速度調變,因此變速控制結構亦必須能穩定遂行線性移動調整,方得以適用。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乃經詳細思索,並累積多年從事機械商品及鑽孔機的販制與研究開發的經驗,幾經試做,終得以開發出一種鑽孔機無段變速控制結構,使得以穩定且簡單操作控制鑽孔機的轉速調整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鑽孔機無段變速控制結構,藉由驅動機構的控制轉輪轉動,據使驅動渦杆亦相對轉動並藉此帶動渦套遂行位移,由於渦套是以其內側所設的渦齒與渦杆上的螺紋相契合而帶動位移,因此渦套的移動過程相當穩定。
本實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鑽孔機無段變速控制結構,由於在驅動結構的控制轉輪一側設有一顯速渦杆,因此轉速顯示器得以藉此顯速渦杆測知控制轉輪的轉動圈數,據以將控制轉輪的轉動圈數轉換成鑽孔機的運轉轉速並直接顯示該轉速,所以操作者得以直接觀看轉速顯示器,並據此作速度的調整,因此本實用新型在速度高速上相當精確且簡單快速。
所以,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主要包括一驅動結構,其是裝設於鑽孔機上,藉由控制轉輪的轉動,驅使驅動渦杆亦相對遂行轉動所構成。
一帶動機構,其是以一渦套套設於驅動渦杆,藉由驅動渦杆的轉動,而驅使渦套於驅動渦杆上遂行移動,藉此移動達成鑽孔機的無段變速調整控制。
其中更可將轉速顯示器裝設於控制轉輪的一側,據以藉由連動方式測出控制轉輪的轉動圈數,並藉此轉動圈數轉換成鑽孔機的轉動速度,而以轉速直接顯示於轉速顯示器。其中更可將轉速顯示器裝設於驅動渦杆的一側,據以藉由連動方式測出驅動渦杆的轉動圈數,並藉此轉動圈數轉換成鑽孔機的轉動速度,而以轉速直接顯示於轉速顯示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構造,由於操作實施時,其是在驅動渦杆設制有螺紋使之與渦套內側所制設的螺紋相契合,並藉由轉動驅動渦杆帶動渦套位移,據以遂行鑽孔機的速度調整,因此其渦套移動過程中是以穩定移動方式遂行,且在顯速渦杆的一測裝設有一轉速顯示器,所以操作者得以藉由該轉速顯示器的速度顯示,據以控制鑽孔機的轉速,因此操作者得以簡單快速方式遂行鑽孔機的轉速控制。
圖1是常用的鑽孔機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驅動、帶動結構立體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變速控制結構裝設於鑽孔機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變速控制結構其帶動機構移動示意圖;圖號部分10.鑽孔機 11.驅動轉輪 12.從動轉輪13.調速轉輪14.驅動皮帶 15.從動皮帶16.變速碟盤17.上固定碟盤18.下固定碟盤19.控速柄 20.驅動結構 21.控制轉輪22.驅動渦杆23.顯速渦杆 24.第一傘齒25.控制箱 26.第二傘齒 27.轉速顯示器28、29.螺紋30.帶動機構 31.渦套32.控制杆現以較佳實施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首先請配合參閱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鑽孔機無段變速控制結構,其大體上是由一驅動結構20及一帶動機構30所構成其中該驅動結構20,裝設於機臺上,主要是由一控制轉輪21及一驅動渦杆22所構成,其中該控制轉輪21的一端制設有一第一傘齒24,而第一傘齒24的一端則設有一顯速渦杆23,因此控制轉輪21轉動時顯速渦杆23與第一傘齒24亦連動遂行轉動;驅動渦杆22的一端是軸設於控制箱25的一側,驅動渦杆22上制設有第二傘齒26,且該第二傘齒26與第一傘齒24為相互嚙合,因此轉動控制轉輪21時藉由第一傘齒24之帶動第二傘齒26亦相對遂行轉動,而驅動渦杆22亦因第二傘齒26的轉動而驅動;於顯速渦杆23的一側裝設有一轉速顯示器27,其是藉由顯速渦杆23的螺紋28帶動,據以將控制轉輪21的轉動圈數轉換成鑽孔機的運轉速度顯示。
該帶動機構30,其是以一渦套31套設於驅動渦杆22上,渦套31內側設有螺紋且此螺紋是與驅動渦杆22上所設的螺紋29相對應,因此得以藉由驅動渦杆22的轉動,而帶動渦套31於驅動渦杆22上遂行移動,其中該渦套31的一側凸出一控制杆32據以與變速機構相結合,遂行速度調整;亦即當控制轉輪21正向調整轉動時,將連動驅動渦杆22遂行轉動,藉由驅動渦杆22的轉動帶動渦套31朝接近第二傘齒26方向移動;當控制轉輪21逆向調整轉動時,將連動驅動渦杆22遂行轉動,藉由驅動渦杆22的轉動帶動渦套31朝遠離第二傘齒26方向移動。
以上所述,即是為本實用新型的各相關元件的相互關係位置及其構造的概述。
其次,再將本實用新型的操作動作原理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以便對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及特徵能有更進一步的體會與認識。
請參閱圖3、圖4、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是作為鑽孔機無段變速控制,因此本實用新型是裝設於機臺的一側,為使操作上較為順手,因此通常裝設於鑽頭側,並以渦套31一機側所凸出的控制杆32與變速機構相結合,其速度調整控制的運作方式如下當控制轉輪21朝正向轉動時(順時針方向轉動),由於控制轉輪21的一側設有一顯速渦杆23,因此控制轉輪21的轉動將帶動顯速渦杆23亦相對轉動,而顯速渦杆23的一端設有一第一傘齒24,且該第一傘齒24是與第二傘齒26相嚙合,所以驅動渦杆22得以藉由第一、二傘齒的轉動而遂行轉動,當驅動渦杆22轉動時,由於驅動渦杆22上設有螺紋29安而套設於驅動渦杆22的渦套31其內側亦設有與驅動渦杆22其螺紋29相對應的螺紋,是故渦杆得以在驅動渦杆22上遂行正向移動(往第二傘齒26方向接近的移動),因此得以藉由控制轉輪21的轉動圈數,控制渦套31於驅動渦杆22的位移距離;於控制轉輪21的一側為顯速渦杆23,且控制轉輪21轉動一圈則顯速渦杆23亦轉動一圈,而顯速渦杆23上設有螺紋28,因此轉速顯示器27得以藉由顯速渦杆23的螺紋28轉動測知控制轉輪21的轉動圈數,並將此控制轉輪21的轉動圈數直接轉換成鑽孔機的運轉速度,所以操作者得以藉此轉速顯示器27了解鑽孔機的運轉速度,並據此作速度調整。
當控制轉輪21朝逆向轉動時(逆時針方向轉動),其驅動渦杆22由於是呈逆向轉動模式,因此渦套31亦相對朝逆向移動(往第二傘齒26方向遠離的移動),而轉速顯示器27由於受到顯速渦杆23亦朝逆向轉動的緣故,因此轉速顯示器27的速度顯示,亦相對改變。
本實用新型的控制結構,由於其是以驅動渦杆22上所設制的螺紋29安與渦套31內側所制設的螺紋相契合時,藉由轉動驅動渦杆22據以帶動渦套31位移,以遂行鑽孔機的速度調整,因此其渦套31移動過程中是以穩定移動方式遂行,且由於在顯速渦杆23的一側裝設有一轉速顯示器27,所以操作者得以藉由該轉速顯示器27的速度顯示,據以控制鑽孔機的轉速。
權利要求1.一種鑽孔機無段變速控制結構,其特徵在於主要包括一驅動結構,其是裝設於鑽孔機上,藉由控制轉輪的轉動,驅使驅動渦杆亦相對遂行轉動所構成;一帶動機構,其是以一渦套套設於驅動渦杆,藉由驅動渦杆的轉動,而驅使渦套於驅動渦杆上遂行移動,藉此移動達成鑽孔機的無段變速調整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鑽孔機無段變速控制結構,其特徵在於更可將轉速顯示器裝設於控制轉輪的一側,據以藉由連動方式測出控制轉輪的轉動圈數,並藉此轉動圈數轉換成鑽孔機的轉動速度,而以轉速直接顯示於轉速顯示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鑽孔機無段變速控制結構,其特徵在於更可將轉速顯示器裝設於驅動渦杆的一側,據以藉由連動方式測出驅動渦杆的轉動圈數,並藉此轉動圈數轉換成鑽孔機的轉動速度,而以轉速直接顯示於轉速顯示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鑽孔機無段變速控制結構,其主要是由一控制轉輪及一驅動渦杆所構成,其中該控制轉輪的一側制設有一顯速渦杆,而顯速渦杆的一端則設有一第一傘齒,而驅動渦杆上制設有第二傘齒,且該第二傘齒與第一傘齒為相互嚙合,因此轉動控制轉輪時藉由第一傘齒的帶動第二傘齒亦相對遂行轉動,而驅動渦杆亦因第二傘齒的轉動而驅動;並藉此作鑽孔機的速度控制調整。
文檔編號B23B47/00GK2400204SQ9925368
公開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1999年11月12日
發明者鄭春隆 申請人:鄭春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