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哲倫船隊出發地點(麥哲倫船隊出發前帶了哪些食物)
2023-10-29 14:50:02 2
1519年8月初,西班牙塞維亞的石墨盤碼頭上,停著五艘黑色的帆船。它們已經在這裡停泊了幾個月時間,一輛輛小車正忙著裝運物資,以供馬上要開始的環球冒險。
這就是麥哲倫船隊出發前的場景,為了這次冒險,麥哲倫已經賭上了自己的一切。因為遠航的目的地「香料群島」並不在麥哲倫的航海圖上,他也不知道要帶領這支船隊走多遠的路。所以,離開塞維亞之前,要補充足夠的食物,越多越好。
麥哲倫採購食品的總花費,已經接近了整支艦隊的建造成本,總量相當龐大。那麼,在16世紀初的遠洋航行中,水手們到底準備了什麼食物呢?
麥哲倫船隊最重要的物資,是葡萄酒。船上會有很多桶裝葡萄酒
可以說,沒有葡萄酒就沒有大航海時代。遠洋航海的最大問題,就是船員的健康難以保證。雖然航行之初會帶上一部分新鮮蔬菜,但是因為無法保鮮,只能儘快吃掉。之後的漫長航程中,水手們再也見不到新鮮食物了。當體內的維生素嚴重不足時,壞血病就隨之而來。
從15世紀初,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就發現,給水手們飲用葡萄酒,可以預防和緩解壞血病,於是讓船隊大量採購。即便到了18世紀,英國航海家庫克探索南太平洋時,「努力號帆船」在非洲西北部的馬德拉島還購買了3032加侖的葡萄酒,而他們補充的淡水只有2520加侖——相較於淡水,葡萄酒既可以預防疾病,又能解渴,還比淡水儲存時間更長,用處更大。
麥哲倫也購買了大量的葡萄酒,它們都被裝在小木桶中,用軟木塞和瀝青封住口,以便保存更長時間。在接下來的很長時間裡,水手們要依靠這些紅酒,熬過枯燥的海上生活。
當然,肉類也是必不可少的食物。鹹魚醃肉經常出現在水手的餐桌上
麥哲倫船隊攜帶了七頭牛和三頭豬,這些新鮮肉類雖然不太昂貴,但卻是水手們難得的美味。而且,它們在出發後不久就會被全部吃掉。
遠洋船隊根本沒有條件養這些牲畜:它們食量驚人,養的越久消耗的食物越多;它們臭氣燻天,糞便到處都是,會讓船艙無法居住;更重要的是,它們並不適應海上生活,隨時有可能生病死掉,所以必須早一點宰殺。
相比較活的牲畜,麥哲倫船隊攜帶更多的,還是醃製的肉類。
16世紀的醃肉絕沒有你想像中美味,它們都被醃製了太長的時間,以至於全成了又黑又硬的肉塊。吃這些醃肉的時候,要拿出來煮很長時間才行。而且,因為儲存時間太長,幾個小時的烹煮之後,飄散出來的「肉味」讓人作嘔。有些無聊的水手,甚至躺在吊床上把這些肉塊刻出圖案,然後拋光製成雕像……
麥哲倫船隊還攜帶了很多的醃魚,根據勞倫斯·貝爾格林《黃金、香料和殖民地》記載:「(麥哲倫還帶了)沙丁魚、鱈魚、和金槍魚,所有的魚都是曬乾後醃製的。」攜帶醃魚肯定是為了保險起見,但是在海上航行,可以沿途捕撈魚類,船隊還攜帶了很多釣魚工具。
當然,麥哲倫還帶了一桶桶的奶酪,這是自中世紀開始,底層貧民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那個時代的奶酪沒這麼漂亮美味
但是千萬不要和現在超市中的奶酪相比較,那時候的奶酪不是工業化製作,而且也沒有消毒殺菌的手段,成品往往是牙膏狀的帶有濃烈異味的黏糊狀食物,完全和美味扯不上關係。
麥哲倫的船上還攜帶了一部分鷹嘴豆、蠶豆、大米、大蒜、杏仁和扁豆,還包括水手們最喜歡的葡萄乾和各種果醬。這些食物豐富了船員們的飲食,但是也無法攜帶過多,畢竟在潮溼的船艙中,保存不了太長時間。
一些「調味品」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糖、醋和鹽。糖是極其珍貴的東西,一般不用做烹飪食物,僅僅是提供給生病的海員。醋被當成消毒劑使用,可以加進腐臭的淡水中,起到一定的淨化作用。至於鹽,則主要是為了醃製魚類和肉類,需要的量也比較大。
下面就是最關鍵的食物了,餅乾。水手的餅乾比黑麵包還要難以下咽
餅乾是大航海時代最重要的主食,實際上就是極其堅硬的麵包。這種餅乾的製作原料一般都是帶皮粗麥麵粉、水和鹽,用熱水揉面之後,放入火爐中烤制兩遍。成品又脆又硬,而且在售賣之前還要再儲存一個月時間。正因為這樣,它才能長期保存。
不過,再堅硬的餅乾也對付不了船艙內潮溼的環境。硬餅乾儲藏一定時間後,就會受潮發黴,然後長出象鼻蟲和蛆蟲。直到18世紀的英國海軍水手,吃餅乾之前還要在桌子上敲兩下,把大多數蟲子弄出來。
但是,這種餅乾畢竟是主食,頓頓少不了。一段時間後,受潮變軟的餅乾開始腐爛變質,船上的廚師就會把它們煮成糊狀,接著食用。這種食物的難吃程度無法言表,水手們必須在非常飢餓的情況下,才願意把它們填進嘴裡。
一個19世紀初的船員在給家人的信中寫道:「我們靠牛肉和餅乾活著,牛肉都在桶裡裝了十年、十一年;餅乾吃下去的時候喉嚨涼颼颼的,因為裡面都是蛆,好像在吃果凍。」
你可以想像一下,水手們對這種硬餅乾是多麼的恐懼了,噩夢級別的存在。
也許,水手們靠著酒精把自己差不多灌醉之後,才能有勇氣吞下這些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