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防病養蠶自動除渣成繭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1 07:57:12 2
專利名稱:升降式防病養蠶自動除渣成繭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飼養蠶的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升降式防病養蠶自動除渣成繭裝置。
現有技術中,蠶的飼養裝置一般由支撐架和間隔置於支撐架中的多層養蠶臺組成。養蠶時,將蠶和桑葉放入養蠶臺內,再將養蠶臺逐格置入支撐架中;飼養過程中,一般每隔兩天須逐層將養蠶臺取下,清除蠶糞,添上新鮮桑葉,再放入支撐架,照此重複操作,至蠶成熟後,再用人手選出老蠶放入另一紙質繭臺上成繭;由於養蠶臺和繭臺的底面一般是封閉的,上下不通空氣,堆集的蠶糞產生大量的細菌,並使養蠶臺和繭臺的溼度較大、溫度較高,容易使蠶感染生病(例如僵病、濃病等);由於蠶糞的清除須人工操作,餵蠶過程需兩人才能完成,浪費勞動力和時間較多,且安全性較差;老蠶的選擇和轉移由人手操作,易劃破蠶的皮膚,使蠶感染生病死亡,成繭率較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通過採用底面不封閉並可升降的網格(即養蠶臺)等,從而提供一種升降式防病養蠶自動除渣成繭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是一種升降式防病養蠶自動除渣成繭裝置,由支撐架、一組升降框、一組網框、升降控制部份、以及升降框支撐控制部份組成,其特徵之處是所述一組升降框(2)置於所述支撐架(1)內,均由框體(3)、連接在框體(3)底面且分別對稱設置的2對導槽(4)、分別活動置於2對導槽(4)中的2塊衛生板(5)構成;框體(3)的中心有穿孔(6),穿孔(6)兩側的框體(3)上分別有一對凹槽(7);所述網框(8)均由框(9)、與框(9)連接的網格(10)和分別與框(9)底面相對兩邊連接的各1~2個滾輪(11)構成;框(9)的上面相對兩邊分別有一個凹槽(12);一個升降框(2)上置有網框(8)2~4個;所述升降控制部份由與所述支撐架(1)連接的中心軸(13)、與中心軸(13)活動套接的有手柄(14)的大鏈盤(15)、與支撐架(1)活動套接的中心軸(16)、與中心軸(16)固定套接的小鏈盤(17)和繞線輪(18)、套接在大鏈盤(15)和小鏈盤(17)上的鏈圈(19)、以及一端與繞線輪(18)連接而另一端通過安裝在支撐架(1)上的滑輪(20)及一組升降框(2)穿孔(6)並在端頭連接有升降器(21)的升降繩(22)構成;所述升降器(21)由一端與升降繩(22)連接、另一端周邊活動連接有一組撐杆(24)的筒帽(23),有中心穿孔的固定座(25),一端與固定座(25)一端周邊活動連接、另一端分別與各撐杆(24)活動連接的一組撐杆(26),以及一端穿過中心穿孔並與筒帽(23)連接的控制線(27)構成;所述升降框支撐控制部份由與所述支撐架(1)活動套接的一組旋扭(28),分別與支撐架(1)兩側邊活動鉚接並對稱的各一組間隔的間隔釘(29),一端一間隔釘(29)連接、另一端與支撐架(1)連接的彈簧或橡筋(30),以及一端與旋扭(28)連接、另一端分別與位置相對的2個間隔釘(29)連接的2根控制線(31)構成;所述旋扭(28)的連接控制線(31)一端呈圓柱形、外端為扁平或多面體形手柄(32),支撐架(1)上有與該旋扭(28)形狀對應的穿孔(33)。
本實用新型內容中所述一組升降框(2)、一組旋扭(28)、一組間隔釘(29)的數量為相同的3~20個。
本實用新型內容中所述網框(8)中的框(9)的相對兩邊內側有位置相對應的各一組間隔的凹槽(34),相對兩凹槽(34)中置有助繭條(35),以助老蠶自動成繭。
本實用新型內容中所述升降框(2)中,各衛生板(5)的底部均連接有1~4個均布的隔離塊(36),從而當一組升降框(2)及網格(8)重疊時上下層之間仍有一定間隙,以避免蠶受到傷害。
本實用新型內容中所述大鏈盤(15)與中心軸(13)之間的套接處可以設置有軸承。
本實用新型內容中所述中心軸(16)與支撐架(1)的套接處設置可以有軸承。
本實用新型內容中所述升降器(21)中的一組撐杆(24)或/和撐杆(26)上套有橡筋(37)。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列特點(1)採用可升降的升降框2及其上重疊的網框8,蠶的飼養者不需攀高或用梯就可完成對上層蠶的餵養,一個人操作,安全方便,節省勞動力和時間一半以上;(2)養蠶的網框8採用上下通空氣的網格10,蠶糞自然落下堆集在升降框2中的衛生板5上,可一次性除蠶糞且清除方便,網框8的清洗消毒也十分方便,使蠶在成長過程中一直處於清潔的環境之中,蠶不易受細菌感染生病、保持乾淨健康;(3)採用兩層重疊的網框8,並在上層網框8中設置一組助繭條35(下層網框8中也可設置),下層網框8中成熟的老蠶可自動爬入上層網框8中,藉助助繭條35成繭,避免了人手選老蠶對蠶的傷害和細菌病毒感染,使蠶絲的產量和質量明顯提高,採繭方便迅速;(4)結構簡單,製作容易,使用方便安全,實用性強,可廣泛適用於蠶農、養蠶專業戶及蠶養殖廠等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
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
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
圖1中升降框2主視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7是
圖1中網框8主視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9是
圖1中旋扭28與支撐架1連接關係結構示意圖;
圖10是
圖1中間隔釘29與支撐架1連接關係結構示意圖;
圖11是圖2中升降器21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撐架、2-升降框、3-框體、4-導槽、5-衛生板、6-穿孔、7-凹槽、8-網框、9-框、10-網格、11-滾輪、12-凹槽、13-中心軸、14-手柄、15-大鏈盤、16-中心軸、17-小鏈盤、18-繞線輪、19-鏈圈、20-滑輪、21-升降器、22-升降繩、22-升降繩、23-筒帽、24-撐杆、25-固定座、26-撐杆、27-控制線、28-旋扭、29-間隔釘、30-彈簧或橡筋、31-控制線、32-手柄、33-穿孔、34-凹槽、35-助繭條、36-隔離塊、37-橡筋。
下面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參見各附圖。一種升降式防病養蠶自動除渣成繭裝置,由支撐架1、一組11個升降框2、一組44個網框8、升降控制部份、以及升降框支撐控制部份組成;所述升降框2均置於支撐架1內,並且均由框體3、連接在框體3底面且分別對稱設置的2對導槽4、分別活動置於2對導槽4中的2塊衛生板5構成;框體3的中心有穿孔6,穿孔6兩側的框體3上分別有一對凹槽7;所述網框8均由框9、與框9連接的網格10(可以是金屬或非金屬如塑料網等)和分別與框9底面相對兩邊連接的各1~2個滾輪11構成;框9的上面相對兩邊分別有一個凹槽12;一個升降框2上置有網框8共4個(左右半邊各重疊2個);所述升降控制部份由與所述支撐架1連接的中心軸13、與中心軸13活動套接的有手柄14的大鏈盤15、與支撐架1活動套接的中心軸16、與中心軸16固定套接的小鏈盤17和繞線輪18、套接在大鏈盤15和小鏈盤17上的鏈圈19、以及一端與繞線輪18連接而另一端通過安裝在支撐架1上的滑輪20及一組升降框2穿孔6並在端頭連接有升降器21的升降繩22構成;所述升降器21由一端與升降繩22連接、另一端周邊活動連接有一組8根撐杆24的筒帽23,有中心穿孔的固定座25,一端與固定座25一端周邊活動連接、另一端分別與各支撐杆24活動連接的一組8根撐杆26,以及一端穿過中心穿孔並與筒帽23連接的控制線27構成,一組撐杆24和一組撐杆26上分別套有橡筋37;所述升降框支撐控制部份由與支撐架1活動套接的一組旋扭28,分別與支撐架1兩側邊活動鉚接並對稱的各一組11個(兩邊共22個)間隔的間隔釘29,一端一間隔釘29連接、另一端與支撐架1連接的彈簧或橡筋30,以及一端與旋扭28連接、另一端分別與位置相對的2個間隔釘29連接的2根控制線(31)構成;所述旋扭28的連接控制線31一端呈圓柱形、外端為扁平或多面體形手柄32,支撐架1上有與該旋扭28形狀對應的穿孔33。
所述網框8中的框9的相對兩邊內側有位置相對應的各一組5個間隔的凹槽34,相對兩凹槽34中置有助繭條35。
所述升降框2中,各衛生板5的底部均連接有2個均布的隔離塊36。
使用時,一組升降框2及各升降框2上左右半邊各置一個網框8一起重疊置於支撐架1內,旋扭28放鬆使各間隔釘29在彈簧或橡筋30力作用下處於直立狀態,升降器21及升降繩22一段穿過升降框2中的穿孔6;從最上層網框8開始,將蠶和新鮮桑葉置於網框8的網格10上,操作者用手持大鏈盤15上的手柄14並旋轉大鏈盤15,經鏈圈19、小鏈盤17和中心軸16使繞線輪18轉動,升降繩22繞在繞線輪18上,升降器21隨升降繩22上移至最上層的升降框2的穿孔6附近時,操作者用另一支手向下拉動升降器21中的控制線27使一組撐杆24及撐杆26撐開、外徑變大並大於穿孔6直經、抵在穿孔6底面;操作者繼續旋轉大鏈盤15,升降框及其上的網框8隨之一起上升,至最上端的相對2個間隔釘29上方時,操作者用手旋轉旋扭28使間隔釘29抵在升降框2兩端底面,將旋扭28插入穿孔33中,升降框2及其上的網框8即被穩定懸掛;重複此操作過程,可將多層升降框2及網框8穩定懸掛並間隔;需餵新鮮桑葉、清除蠶糞、噴灑藥水等時按上述相反的操作使升降框2及網框8下降到易於操作的高度,即可進行;抽出衛生板5清掃蠶糞後再經導槽4推入即可完成蠶糞的清除;部份蠶成熟後,將另一放有新鮮桑葉的網框8分別置於原蠶網框8上,老蠶即自動爬進上層網框8,藉助助繭條35成繭。使用方便安全實用。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內容所述均可實施。
權利要求1.一種升降式防病養蠶自動除渣成繭裝置,由支撐架、一組升降框、一組網框、升降控制部份、以及升降框支撐控制部份組成,其特徵是所述一組升降框(2)置於所述支撐架(1)內,均由框體(3)、連接在框體(3)底面且分別對稱設置的2對導槽(4)、分別活動置於2對導槽(4)中的2塊衛生板(5)構成;框體(3)的中心有穿孔(6),穿孔(6)兩側的框體(3)上分別有一對凹槽(7);所述網框(8)均由框(9)、與框(9)連接的網格(10)和分別與框(9)底面兩邊連接的各1~2個滾輪(11)構成;框(9)的上面相對兩邊分別有一個凹槽(12);一個升降框(2)上置有網框(8)2~4個;所述升降控制部份由與所述支撐架(1)連接的中心軸(13)、與中心軸(13)活動套接的有手柄(14)的大鏈盤(15)、與支撐架(1)活動套接的中心軸(16)、與中心軸(16)固定套接的小鏈盤(17)和繞線輪(18)、套接在大鏈盤(15)和小鏈盤(17)上的鏈圈(19)、以及一端與繞線輪(18)連接而另一端通過安裝在支撐架(1)上的滑輪(20)及一組升降框(2)穿孔(6)並在端頭連接有升降器(21)的升降繩(22)構成;所述升降器(21)由一端與升降繩(22)連接、另一端周邊活動連接有一組撐杆(24)的筒帽(23),有中心穿孔的固定座(25),一端與固定座(25)一端周邊活動連接、另一端分別與各支撐杆(24)活動連接的一組撐杆(26),以及一端穿過中心穿孔並與筒帽(23)連接的控制線(27)構成;所述升降框支撐控制部份由與所述支撐架(1)活動套接的一組旋扭(28),分別與支撐架(1)兩側邊活動鉚接並對稱的各一組間隔的間隔釘(29),一端一間隔釘(29)連接、另一端與支撐架(1)連接的彈簧或橡筋(30),以及一端與旋扭(28)連接、另一端分別與位置相對的2個間隔釘(29)連接的2根控制線(31)構成;所述旋扭(28)的連接控制線(31)一端呈圓柱形、外端為扁平或多面體形手柄(32),支撐架(1)上有與該旋扭(28)形狀對應的穿孔(33)。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式防病養蠶自動除渣成繭裝置,其特徵是所述一組升降框(2)、一組旋扭(28)、一組間隔釘(29)的數量為相同的3~20個。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式防病養蠶自動除渣成繭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網框(8)中的框(9)的相對兩邊內側有位置相對應的各一組間隔的凹槽(34),相對兩凹槽(34)中置有助繭條(35)。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式防病養蠶自動除渣成繭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升降框(2)中,各衛生板(5)的底部均連接有1~4個均布的隔離塊(36)。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式防病養蠶自動除渣成繭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大鏈盤(15)與中心軸(13)之間的套接處設置有軸承。
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式防病養蠶自動除渣成繭裝置,其特徵是所述中心軸(16)與支撐架(1)的套接處設置有軸承。
7.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升降式防病養蠶自動除渣成繭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升降器(21)中的一組撐杆(24)或/和撐杆(26)上套有橡筋(37)。
專利摘要一種升降式防病養蠶自動除渣成繭裝置,主要由支撐架,一組活動置有衛生板的升降框,一組分別置於各升降框上的網框,由大小鏈盤及鏈圈、繞線輪、一端連接繞線輪另一端有升降器的升降繩等構成的升降控制部份,以及由一組旋扭和間隔釘及相互之間的控制線等構成的升降框支撐控制部份組成。採用本實用新型,升降框和網框可升可降,養蠶的網格中保持清潔,老蠶可自動爬入上層網框中成繭,蠶糞清除方便,一人操作,省時省力。
文檔編號A01K67/00GK2421834SQ002228
公開日2001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0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00年4月21日
發明者羅潤 申請人:羅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