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夏秋季嬰幼兒腹瀉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10-21 02:14:37 3
治療夏秋季嬰幼兒腹瀉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夏秋季嬰幼兒腹瀉的中藥製劑,其原料是;稱取原料馬齒莧100份淘洗乾淨後煮五分鐘後,取出切碎用淨白棉布鮫汁與黃連5份兌合一處煎熬30-60分鐘,晾乾,獲得無菌原材料;所獲得的無菌原材料製成中藥製劑。所述中藥製劑具有消炎止痛、止瀉功效的中藥製劑,用於治療夏秋季嬰幼兒腹瀉。
【專利說明】治療夏秋季嬰幼兒腹瀉的中藥製劑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中藥製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夏秋季嬰幼兒腹瀉的中藥製劑。
【背景技術】
[0002] 嬰幼兒腹瀉,又名嬰幼兒消化不良,是嬰幼兒期的一種急性胃腸道功能紊亂,以腹 瀉、嘔吐為主的綜合症,以夏秋季節發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為三方面:體質、感染及消 化功能紊亂。臨床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排稀便和水電解質紊亂。腹瀉病因複雜,不同 的腹瀉,治療方案、病程各有不同。對腹瀉的患兒,除了積極合理的藥物治療和餵養方面給 予合理的調整外,應認真做好生活護理。要注意幼兒臀部清潔,勤換尿布,特別是女嬰要常 用溫水洗臀,並用軟布擦乾,防止繼發感染和並發其他疾病。頻繁腹瀉時,應注意肛門護理。 便後用吸水性較強的軟紙擦乾淨,及時用溫水洗淨擦乾,並在肛門處塗少量油劑。本病治療 得當,效果良好,但不及時治療以至發生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時可危及小兒生命。現有技術 中治療該病症的其它藥物存在治療效果不明顯,副作用大的技術缺陷。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消炎止痛、止瀉功效的中藥製劑,用於治療夏秋 季嬰幼兒腹瀉。
[0004]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0005] 本發明所述中藥製劑的原料及其各組份用量是經過發明人進行大量摸索總結得 出的,各組份用量在該範圍內都具有較好的效果:馬齒莧1〇〇份,黃連5份。
[0006] 為達到消炎止痛、止瀉功效,本發明選擇馬齒莧100份,黃連5份進行組合的,將這 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治療夏秋季嬰幼兒腹瀉。選取的 原料中藥材中,其功效和藥理作用分別是:
[0007] 馬齒莧:中醫認為,馬齒莧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的作用。民間常用來治 療腸炎、痢疾等多種疾病,煎湯內服;還可以將馬齒莧搗爛外敷,治療疔瘡癰疽、無名腫物, 均可以獲得明顯療效。馬齒莧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馬齒莧 含有維生素 A樣物質,能維持上皮組織包括皮膚、黏膜、角膜等生理功能。因此他可以治療 維生素 A缺乏引起的疾病。主治:熱毒瀉痢、熱淋、尿閉、赤白帶下、崩漏、痔血、瘡瘍癰癤、丹 毒、瘰癧、溼癬、白禿、痢疾(大便半乾半稀)、熱毒血痢、癰腫疔瘡、溼疹、蛇蟲咬傷、便血、崩 漏下血、現代大多用於治療腸炎、急性關節炎、膀胱炎、尿道炎、肛門炎、痔瘡出血等。
[0008] 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毛莨科黃連屬。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用於溼熱痞滿,嘔 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 外治溼疹,溼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用於目赤,口瘡。薑黃連清胃和胃止嘔。 用於寒熱互結,溼熱中阻,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於肝胃不和,嘔吐吞酸。 [0009] 為達更佳使用效果,本發明還提供了該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其製備方法:稱取 原料馬齒莧100份淘洗乾淨後煮五分鐘後,取出切碎用淨白棉布鮫汁與黃連5份兌合一處 煎熬30-60分鐘,晾乾,獲得無菌原材料;所獲得的無菌原材料製成中藥製劑。
[0010] 本發明所述外用中藥製劑具有消炎止痛、止瀉功效,用於治療夏秋季嬰幼兒腹瀉。 目前為止,尚沒有發現有關本發明中藥製劑的報導以及應用。本發明人經過反覆研究,並通 過臨床試驗的反覆驗證,終於找到了有更好療效的外用中藥製劑,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0011] 具體實施方法
[0012] 本發明所述的治療夏秋季嬰幼兒腹瀉,其原料是:馬齒莧100份,黃連5份。
[0013] 其製備方法在於下述步驟:稱取原料馬齒莧100份淘洗乾淨後煮五分鐘後,取出 切碎用淨白棉布鮫汁與黃連5份兌合一處煎熬30-60分鐘,晾乾,獲得無菌原材料;所獲得 的無菌原材料製成中藥製劑。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夏秋季嬰幼兒腹瀉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其原料是;馬齒莧100份,黃 連5份。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夏秋季嬰幼兒腹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其製備方法 在於下述步驟:稱取原料馬齒莧100份淘洗乾淨後煮五分鐘後,取出切碎用淨白棉布鮫汁 與黃連5份兌合一處煎熬30-60分鐘,晾乾,獲得無菌原材料;所獲得的無菌原材料製成中 藥製劑。
【文檔編號】A61K36/718GK104208196SQ201410456222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9日
【發明者】孫大龍 申請人:孫大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