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浠水結婚習俗(浠水婚嫁風俗是這樣的)
2023-10-21 05:37:01 6
浠水婚嫁那些風俗
在浠水,婚嫁有定親、送日子、哭嫁、接新娘、鬧洞房、回門等習俗。
1、定親 相親 見面
以前的時候,婚姻大事完全由父母包辦。定親前,要請算命先生根據男女雙方的出生年月及屬相、八字合不合。定親時男家要辦"起媒酒"。
如今是自由戀愛,要是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還沒找到意中人(對象),就請人牽線做媒, 約定地點,雙方看人,看中後,相互了解, 就可以通過媒人,去女方家定親了。 自由戀愛的,男方直接去女方家定親。
2、認親
定親後,每逢端陽、中秋、年節,男家要 送節,嶽父嶽母壽辰要送壽禮.禮品有錢、魚、肉、面、餈粑、煙、酒等。男方要帶上彩禮到女方家,叫"過路",禮品有:給女孩的衣服、首飾、現金等,給女方家人的禮物(衣服、鞋),給女方親戚的禮物(每家一塊肉、一包糖)。
4、迎親 (接新娘)
午飯後男方派一男儐和兩名女孩(蠟燭姑)到女方接新娘子。
到女方家後,女方家少女少婦們把住大門不讓進,索要香菸、糖果、紅包,男方接人者將帶來的東西從門縫裡扔進去,乘他們搶這些東西時強行進入。男儐和蠟燭姑受到女方姑娘及少婦們百般刁難,常常是被紅墨水或鍋灰塗成花臉。
而迎親的大部隊在半路上迎接。迎親的花轎兩邊的對聯,有的男方只寫上聯,下聯要女方續對,以此來試探女方家族是否有人才。花轎到男家後,繞門前香案一周,鳴爆,鼓樂停奏,教書先生對轎致祝謝詞,稱之為"回車馬"。傳說女家的祖先隨轎而來,"回車馬"就是送回祖先。然後男女新人先拜天地,再入洞房喝圓房酒。
5.哭嫁 女兒嘞, 女兒啦...
在浠水各地,女兒長大成人出閣的時候,有哭嫁的習俗,與土家族古老獨特的婚俗極為相似。
浠水. 哭嫁
有嫁前半個月甚至幾個月就開始哭的,有婚前一日哭的;有一人獨哭的,也有姐妹、哥嫂、父母、親友陪哭的。哭的內容很多,一般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誼、兄嫂之賢、故土之情等等,。
多為難捨難分的纏綿之詞,韻律也多用七字八句的順口溜,也有五言七句等形式。如:"長大成人要別離,別娘一去無歸期","跨出了某家門,回門是客人,跨進某家門,就是某家人",等等,中間還穿插"娘啊、女兒啊"等叫喊聲。
哭時,時而低沉,時而高昂,時而悲切,時而歡欣。臨嫁那天是哭嫁的高潮。被哭到的人包括侄兒侄女,都要給錢。這錢名叫"眼淚錢"。
如今,在婚禮當天,哭嫁聲似乎少聽了,或者說哭嫁聲沒以前那樣催人淚下, 作為70、80、90後的你,還記得嗎? 以後自己當媽媽了, 會哭嫁嗎?
6. 鬧洞房(撒帳)
酒後舉行"撒帳"儀式:"一撒金玉滿堂,二撒鴛鴦成雙,三撒三元及第,四撒四季吉祥,五撒五子登科,六撒福祿雙全,七撒七星高照,八撒合家安康,九撒天長地久,十撒十全十美......."酒席散後鬧新房,俗稱結婚三天無大小,長輩晚輩皆可參加"鬧"。新娘帶來的花生、豆子(內有少量是生的),被大夥槍去瓜分,在吃的過程中,不時有人"呸呸"地吐著:"生的,生的",這就是主家所要的藝術效果,它預示著新人"多子多孫"。
7. 三朝回門
第三日,新夫婦攜禮至女家,稱之為 "回門"、"三朝回茶",當日即返。
看完這些,那麼話題來了,
關於彩禮, 浠水網友這麼說:
網友@火鳥** 彩禮我們浠水一般都是8萬以上,看個人,這個不設上限
網友@無法** 我結婚買首飾1萬2左右, 第一次他的到我來見面給了11000,萬裡挑一的意思 。然後端午送節什麼的給了4800吧好像,最後認親夾日子是6萬,我們這邊基本就這樣。
網友@sixiong**朋友最近準備結婚,送的禮金是6萬6,禮金看雙方條件,禮金給的多,嫁妝也得多撒
網友@happy正義** 我同事浠水男找了個我們洗馬的女孩,女孩家要8萬,他到處借錢。我感覺不好,男孩已經有不滿了,還說嫁過來後怎麼怎麼的,真搞不懂他們。
網友@25486 我是浠水清泉的。十來萬塊錢的彩禮在我這裡是小KS。
@chengxi** 我表哥結婚彩禮 加見面差不多花了8萬 女家買東西花了10賺了
@夢在路上正** 浠水的習俗其實很簡單,簡單的和其他地區的都差不多。最為一個本地人,我們結婚的流程一般是訂婚然後結婚。標準:訂婚20000-30000元,本地人當天會擺幾桌酒席,請一些至親的人。彩禮6.8萬-10萬,這些基本都是面子工程,說白了讓女方有些面子,基本都會陪嫁給過去,家裡條件稍好的一般都會倒貼一點點,總之不會截留您太多錢。初次見面,多點好酒好煙,嘴甜一些,叫聲爸媽會給你加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