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模塊把手的製作方法
2023-10-21 01:50:22
專利名稱:多功能模塊把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模塊把手,特別是一種安裝在風能變流器模塊上的多
功能模塊把手。
背景技術:
風力發電變流器是對風力發電變頻穩流的裝置,屬於風力發電核心設備。由於我
國風力資源在內蒙高原地區分布較廣,因此這些地區集中了我國大部分的陸地風場。風場 一般遠離居住區,在風場進行設備維護非常困難,因此風電變流器產品核心部分(也是易 損部分)採用模塊化設計,限制了模塊的重量(便攜性)、安裝拆卸方式(單次維護時間)。 然而模塊的安裝始終是行業中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安裝固定點少,操作人員抓取不方 便,器件的安裝位置少,模塊的支撐不穩固。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增加了固定點、提供 了器件的安裝位置、方便操作者整體抓取的多功能模塊把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多功能模塊把手,其結構特
點是包括依次連接的底座、連接部和頂座,所述的底座上設置有腰圓孔和模塊固定孔,在
連接部上設置有固定孔,在頂座上設置有器件固定孔。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腰圓孔的數量為4。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腰圓孔的直徑為7mm。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效果 1 、在將模塊裝入變流器時,提供了操作者抓取的位置。 2 、提供了將整個模塊固定到變流器框架的固定點。 3、提供了霍爾的安裝位置(此處霍爾可以是其他器件,如可以在把手安裝一個絕 緣子)。 4、使核心模塊維護更加方便,並提供了很好的結構支撐。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後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 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以下實施例。[0017] 實施例l: 如圖1至4所示,本實施例由底座1、連接部2和頂座3,底座1、連接部2和頂座3 共同構成一個"C"型的鈑金件,在底座l上設置有4個f 7的腰圓孔4和模塊固定孔5。腰 圓孔4上可以設置螺絲與散熱器相連,模塊固定孔5用來固定模塊。在連接部2上設置有 固定孔6,固定孔6進一步固定把手的位置。在頂座3上設置有器件固定孔7,可以利用器 件固定孔7安裝霍爾等電子器件。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狀、所取名 稱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 均包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內。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 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 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多功能模塊把手,其特徵是包括依次連接的底座、連接部和頂座,所述的底座上設置有腰圓孔和模塊固定孔,在連接部上設置有固定孔,在頂座上設置有器件固定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模塊把手,其特徵是所述的腰圓孔的數量為4。
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多功能模塊把手,其特徵是所述的腰圓孔的直徑為7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模塊把手,特別是一種安裝在風能變流器模塊上的多功能模塊把手。該多功能模塊把手,包括依次連接的底座、連接部和頂座,所述的底座上設置有腰圓孔和模塊固定孔,在連接部上設置有固定孔,在頂座上設置有器件固定孔。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設計合理、增加了固定點、提供了器件的安裝位置、方便操作者整體抓取的優點。
文檔編號H02M1/00GK201533236SQ20092031121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3日
發明者唐子倩 申請人:浙江海得新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