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賀炳炎的故事
2023-10-21 15:13:37 1
在秦華禮看來,烈士精神是當時年輕一代對黨信任、忠誠的最好寫照。「他們隨時準備著直面死亡,卻仍然要革命。要記住烈士為國家所作出的犧牲,沒有他們奉獻青春,就沒有今天。」
[開學第一課賀炳炎的故事]
今年103歲的抗戰老兵秦華禮出生於1913年,一九三二年,他加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一九三五年三月,接連參加了空山壩戰役、萬源保衛戰、強渡嘉陵江、攻克劍門關、中壩和千佛山等戰役後,開始長徵。一九三五年九月,秦華禮調到通信學校,學習無線電技術,一九三六年六月畢業,分配在紅四軍軍部,任無線電臺臺長。1958年後,秦華禮回到江蘇任南京郵電大學黨委書記。
回憶起當年戰鬥的日子,秦老無不動容地說:「我依然能夠記得在一次戰爭中,我與戰友們8天8夜不睡,就為了守在電臺前及時傳遞最新戰略部署及前方戰況的情景,當時我們4個人,3個發高燒,但依舊堅持工作,即便是吃飯也是在空隙間進行。」秦老告訴記者,雖然電臺的戰士不是衝殺在前線,但依然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貢獻。
在觀看閱兵式後,秦老用「三個激動」表達了自己慷慨激昂的心情:「看到我們空軍各種戰機翱翔在空中,我無比激動;看到我們軍事裝備的進步與發達,我激動萬分;看到我們三軍部隊在走過長安街時的整齊雄壯,我同樣十分激動。」秦老告訴記者,尤其是外國軍隊出現在中國的閱兵式上時,這是全所未有的,也只有中國可以做到,這證明了中華民族的偉大,中國共產黨的偉大。
秦老說:「中國在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的同時,要發展強大的軍事力量,建成鋼鐵長城,捍衛祖國,讓任何人不敢動中國一根毫毛,如果有侵略者敢來犯,就讓他從哪裡來,打回那裡去。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為實現「兩個百年」的目標而奮鬥。」
[開學第一課賀炳炎的故事]
8月底的微風帶著秋日特有的清爽,天氣漸漸轉涼,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靜靜端坐窗前,回憶70年前的往事。他是南京郵電學院首任院長、黨委書記,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著名的雨花烈士晉夫抗日戰爭時期的親密戰友。
「我們幾乎天天都要見面」
晉夫,河南洛陽人。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參加抗日遊擊隊。193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在陝甘寧邊區時屢立戰功。
1941年,晉夫調至八路軍決死第一縱隊司令部通信科,後擔任科長一職。彼時,秦華禮也調任縱隊無線電臺中隊長。兩人在工作上密切配合,秦華禮負責無線電,晉夫主管有線電的通信工作。作為同一個部門的戰友,時間一長自然而然成了關係要好的朋友。「我們住一個院子,在一個食堂吃飯,幾乎天天都要見面,他對我也非常信任。」秦華禮說,只要不打仗、不下雨,他就和晉夫相約去打籃球。儘管過去了大半個世紀,老人仍記得晉夫的球技很好。
無線電臺人員雖然不直接參加戰鬥,卻常常要熬夜發電報,每當被困意弄得睜不開眼時,秦華禮和戰友們就用抽香菸的法子,把夜裡的精神「燻」出來。然而,戰亂年代,想要買到一包香菸難於登天。晉夫知道後,常常把繳獲的香菸拿給秦華禮,讓熬夜的同志們打起精神。
一打勝仗,晉夫就會領著秦華禮去挑選短槍。「有一隻手槍才巴掌大,有80發子彈,掛在身上特別威風!」談到老戰友贈送的禮物,秦華禮至今念念不忘。
[開學第一課賀炳炎的故事]
「我朝他的頭像鞠了一躬」
秦華禮回憶說,抗戰時,晉夫作戰勇敢。當時戰鬥一打響,電話線必須架到一線。負責有線電通信的晉夫帶著電話員衝在槍林彈雨裡,保障指揮部和一線陣地的聯絡暢通。抵禦日寇、保衛國土的血火歲月裡,晉夫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通信兵的擔當。
在秦華禮眼中,晉夫對戰友親切熱情,對黨更是忠誠堅定。「他一般不會講出來,而是用行動來表達。如果他不夠優秀,黨也不會派他去敵人當中做地下工作。」
1944年下半年,晉夫突然被中央調走。「我不知道他調到哪裡去了,組織紀律也告訴我不要追問。」秦華禮沒有想到,這一分開就是永別。四年後,他得到了晉夫遇難的噩耗。
1948年11月解放太原戰役期間,晉夫在受命進入太原聯絡國民黨第三十軍陣前起義時不幸被捕,後和起義的國民黨三十軍軍長黃樵松一起被押解至南京,於27日在南京雨花臺就義。但當時,秦華禮並不知道戰友犧牲於何地。
1958年10月,轉業到南京工作的秦華禮來到雨花烈士陵園參觀。「紀念館都走到頭了,我突然發現左手邊是晉夫的頭像,原來他是在這裡犧牲的。」與老戰友以這樣的方式「重逢」,秦華禮既激動又悲痛。「我朝著他的頭像鞠了一躬。」簡單的動作,卻飽含兩人濃厚的戰友之情。自此之後,秦華禮常常帶學生來此,為他們講述這位雨花英烈的動人故事。
「要記住烈士為國家所作出的犧牲」
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收藏有晉夫烈士的日記本,封面上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詩句是晉夫的座右銘,蒼勁有力的筆跡透露出書寫者的堅定果敢。
在秦華禮看來,烈士精神是當時年輕一代對黨信任、忠誠的最好寫照。「他們隨時準備著直面死亡,卻仍然要革命。要記住烈士為國家所作出的犧牲,沒有他們奉獻青春,就沒有今天。」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