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及扣圈方法與流程
2023-09-22 07:46:10 3

本發明涉及輪胎製造設備,尤其涉及一種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及扣圈方法。
背景技術:
在汽車產業中,子午線輪胎被廣泛的使用。子午線輪胎通常採用二次法成型機加工完成,而子午線輪胎的胎體在成型過程中,胎圈的安裝需要通過扣圈裝置來完成。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的扣圈裝置,該圖只顯示了右胎圈的扣圈裝置,包括導向軸套101、氣缸102、滑鞍103、固定座104和扣圈盤105,胎圈放置在扣圈盤上,扣圈盤105安裝在固定座104上面,固定座104通過氣缸連接在滑鞍103,並且由導向軸套101導向支撐,通過氣缸102驅動滑鞍103在導向軸套101上滑動,將扣圈盤105上的胎圈送入胎體,完成扣圈動作。由於氣缸102中的氣體存在壓縮性,左、右胎圈扣圈裝置中氣缸的同步性較差,無法實現兩側扣圈動作的完全同步,扣圈效率較低且質量差,而且這種扣圈裝置的通用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及扣圈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扣圈裝置的通用性較差且無法實現左右兩側扣圈動作的同步,扣圈效率較低且質量差的缺陷,同時提高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的通用性,以提高扣圈效率及提高胎體的整體質量。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包括導向軸套、扣圈盤、固定座和滑鞍,所述滑鞍滑動連接在所述導向軸套上,所述扣圈盤通過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滑鞍上,還包括動力驅動機構和安裝架,所述動力驅動機構包括滑座、電機和助推桿,所述電機固定在所述滑座上,所述電機的轉軸上設置有齒輪,所述助推桿固定在所述滑座上;所述安裝架上設置有齒條,所述滑座滑動連接在所述安裝架上,所述齒條與所述齒輪嚙合,所述助推桿固定連接在所述滑鞍上,所述滑鞍的滑動方向、所述齒條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滑座的滑動方向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動力驅動機構還包括支撐導向軸,所述滑座通過所述支撐導向軸滑動連接在所述安裝架上。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導向軸的一端部固定在所述滑座上,所述支撐導向軸滑動連接在所述安裝架上。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導向軸的一端部固定在所述安裝架上,所述支撐導向軸滑動連接在所述滑座上。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還滑動連接有反包助推盤,所述滑鞍上設置有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杆與所述反包助推盤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滑鞍上還設置有導軌,所述反包助推盤還滑動連接在所述導軌上。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為伺服電機。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二次法成型機扣圈方法,採用兩個上述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兩個所述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相對設置;胎體具體扣圈方法為:通過兩個所述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同步對胎體的兩側進行扣圈處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發明提供的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及扣圈方法,通過電機驅動齒輪轉動,齒輪與齒條配合,能夠準確的控制滑座的滑動距離,而滑座通過助推桿將同時帶動滑鞍移動,從而實現扣圈盤進行扣圈,通過控制電機驅動齒輪轉動的時間,便可以準確的控制滑鞍的移動距離,從而可以滿足對不同規格胎體的扣圈處理要求,提高了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的通用性;同時,由於採用齒輪與齒條配合驅動滑鞍移動,不會因採用氣缸驅動而出現運動不同步的問題,實現了採用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對胎體兩側扣圈動作的完全同步,提高了扣圈質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扣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實施例中去掉安裝架和反包助推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實施例中動力驅動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如圖2-圖4所示,本實施例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包括導向軸套12、扣圈盤5、固定座4和滑鞍3,滑鞍3滑動連接在導向軸套12上,扣圈盤5通過固定座4固定在滑鞍3上,還包括動力驅動機構2和安裝架1,動力驅動機構2包括滑座21、電機22和助推桿23,電機22固定在滑座21上,電機22的轉軸上設置有齒輪(未圖示),助推桿23固定在滑座21上;安裝架1上設置有齒條11,滑座21滑動連接在安裝架1上,齒條11與齒輪嚙合,助推桿23固定連接在滑鞍3上,滑鞍3的滑動方向、齒條11的延伸方向以及滑座21的滑動方向相同。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通過電機22驅動齒輪轉動,齒輪與齒條11配合實現滑座21移動,而滑座21通過助推桿23帶動滑鞍3移動,以實現滑鞍3帶動扣圈盤5進行扣圈動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通過控制電機的轉動時間,便可以準確的控制滑鞍3的移動距離,從而可以根據需要控制滑鞍3的移動距離以滿足不同規格胎體的扣圈處理要求,提高了本實施例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的通用性。另外,由於齒條11與齒輪配合能夠精準的控制滑鞍3的移動距離,並且,齒條11與齒輪之間的位置能夠準確的定位,克服採用氣缸存在氣體壓縮性的問題,從而可以通過兩個相對設置的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同時對胎體兩側進行同步扣圈處理,以提高扣圈效率。其中,電機22可以為伺服電機。
進一步的,動力驅動機構2還包括支撐導向軸24,滑座21通過支撐導向軸24滑動連接在安裝架1上。具體的,支撐導向軸24能夠對滑座21起到導向和支撐的作用,確保滑座21能夠順暢的滑動。而支撐導向軸24的安裝方式可以有多種,例如:支撐導向軸24的一端部固定在滑座21上,支撐導向軸24滑動連接在安裝架1上;或者,支撐導向軸24的一端部固定在安裝架1上,支撐導向軸24滑動連接在滑座21上。
更進一步的,固定座4上還滑動連接有反包助推盤6,滑鞍3上設置有氣缸61,氣缸62的活塞杆與反包助推盤6連接。具體的,通過設置反包助推盤6實現反包處理,而在反包操作時,氣缸62先將反包助推盤6推出,然後,通過動力驅動機構2驅動滑鞍3移動實現反包。而為了使得反包助推盤6更加順暢的移動,滑鞍3上還設置有導軌31,反包助推盤6還滑動連接在導軌31上。
本實施例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通過電機驅動齒輪轉動,齒輪與齒條配合,能夠準確的控制滑座的滑動距離,而滑座通過助推桿將同時帶動滑鞍移動,從而實現扣圈盤進行扣圈,通過控制電機驅動齒輪轉動的時間,便可以準確的控制滑鞍的移動距離,從而可以滿足對不同規格胎體的扣圈處理要求,提高了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的通用性;同時,由於採用齒輪與齒條配合驅動滑鞍移動,不會因採用氣缸驅動而出現運動不同步的問題,可以實現採用兩個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實現對胎體兩側進行同步扣圈處理,提高了扣圈效率。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半鋼二次法成型機扣圈方法,採用兩個上述半鋼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兩個半鋼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相對設置;胎體具體扣圈方法為:通過兩個半鋼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同步對胎體的兩側進行扣圈處理。
本實施例二次法成型機扣圈方法,通過電機驅動齒輪轉動,齒輪與齒條配合,能夠準確的控制滑座的滑動距離,而滑座通過助推桿將同時帶動滑鞍移動,從而實現扣圈盤進行扣圈,通過控制電機驅動齒輪轉動的時間,便可以準確的控制滑鞍的移動距離,從而可以滿足對不同規格胎體的扣圈處理要求,提高了半鋼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的通用性;同時,由於採用齒輪與齒條配合驅動滑鞍移動,不會因採用氣缸驅動而出現運動不同步的問題,可以實現採用兩個二次法成型機扣圈裝置實現對胎體兩側進行同步扣圈處理,提高了扣圈效率。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