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6:19:30 1
專利名稱: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到起重設備領域,特指一種可進行4至12雙數可變倍率轉換的繞繩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載重小車2、4、6倍率轉換一般為三小車結構,三小車載重結構的2、4、6倍率工作時存在吊鉤最小工作幅度大的問題,重物得不到最大高度的提升;同時,塔機載重小車通過起升鋼絲繩與吊鉤連接也僅可實現2、4倍率轉換及2、4、6倍率轉換;載重小車通過起升鋼絲繩與吊鉤組合最多6倍率轉換,尚未解決塔機大噸位起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工作時吊鉤最小工作幅度小、可調倍率範圍寬、適用範圍廣的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兩個以上的小車、鉤體組件以及與小車數量對應的兩根以上的起升鋼絲繩,所述每個小車下方均安裝有一套以上滑輪組件,所述滑輪組件為由η個動滑輪組成的可實現2η倍率的滑輪組,所起升鋼絲繩繞設於各個滑輪組上。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小車為兩個,包括主小車和副小車;所述鋼絲繩也為兩個,包括第一起升鋼絲繩、 第二起升鋼絲繩;所述副小車下方安裝有第一滑輪組件,所述主小車下方安裝有第二滑輪組件,所述副小車呈並排狀布置於主小車的一側,所述主小車與副小車之間連接有可拆卸的連接梁,所述第一滑輪組件包括第一上滑輪組和第一下滑輪組,所述第二滑輪組件包括第二上滑輪組和第二下滑輪組。所述第一上滑輪組中包括第一滑輪,所述第一下滑輪組包括並排布置的第二滑輪和第三滑輪;所述第二上滑輪組中包括第四滑輪,所述第二下滑輪組包括並排布置的第五滑輪和第六滑輪。所述副小車上沿著副小車至主小車的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定滑輪、第三定滑輪、 第四定滑輪以及第五定滑輪,所述副小車上還設有與第一定滑輪同軸的第二定滑輪、與第五定滑輪同軸的第六定滑輪;所述主小車上沿著副小車至主小車的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七定滑輪、第九定滑輪、第十定滑輪以及第十一定滑輪,所述主小車上還設有與第七定滑輪同軸的第八定滑輪、與第十一定滑輪同軸的第十二定滑輪。所述第一起升鋼絲繩的繞繩方式為第一起升鋼絲繩一第十一定滑輪一第五滑輪 —第七定滑輪一第十定滑輪一第四滑輪一第九定滑輪一第十二定滑輪一第六滑輪一第八定滑輪一防扭裝置;所述第二起升鋼絲繩的繞繩方式為第二起升鋼絲繩一第六定滑輪一第三滑輪一第二定滑輪一第四定滑輪一第一滑輪一第三定滑輪一第五定滑輪一第二滑輪 —第一定滑輪一防扭裝置。所述第一下滑輪組的下方設有用來固定鉤體組件的連接板。所述兩個滑輪組件的連接板之間連接有可拆卸的橫梁。所述主小車和副小車的頂部通過扁擔梁支承於滾輪架上。所述第一起升鋼絲繩和第二起升鋼絲繩的起始端分別連接有一個起升捲筒。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於
1.本發明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通過多個小車配合雙倍率的滑輪組,從而能夠實現較大範圍的倍率可調,擴大了塔機的使用範圍,不僅可實現目前的2、4、6 等雙倍率轉換,還可實現大噸位起升,也進而可以解決2、4、6等雙倍率工作時吊鉤最小工作幅度大的問題。即,2、4、6等雙倍率工作時吊鉤最小工作幅度小,通過2η倍率轉換,塔機可提升大噸位重量。2.本發明的裝置整體還具有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廉、操作簡便、工作時吊鉤最小工作幅度小等優點。
圖1是本發明在應用實例中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在應用實例中的俯視結構示意圖3是本發明中第一滑輪組件和第二滑輪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A-A處的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3中B-B處的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3中C-C處的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3中D-D處的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應用於12倍率時的繞繩原理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應用於12倍率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應用於8倍率時的繞繩原理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應用於8倍率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應用於6倍率時的繞繩原理示意圖; 圖13是本發明應用於6倍率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4是本發明應用於4倍率時的繞繩原理示意圖; 圖15是本發明應用於4倍率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包括兩個以上的小車、鉤體組件31以及與小車數量對應的兩根以上的起升鋼絲繩每個小車下方安裝有一套以上滑輪組件,滑輪組件為由η個動滑輪組成的可實現2η倍率的滑輪組,起升鋼絲繩繞設於各個滑輪組上,且每個小車上繞設一根起升鋼絲繩。通過多個小車配合雙倍率的滑輪組,從而能夠實現較大範圍的倍率可調,擴大塔機的使用範圍,不僅可實現大噸位起升,還可實現目前的2、4、6等雙倍率轉換,也可以解決2、4、6等雙倍率工作時吊鉤最小工作幅度大的問題,即2、4、 6等雙倍率工作時吊鉤最小工作幅度小,通過2η倍率轉換,塔機可提升大噸位重量。本實施例具體以兩個小車為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 圖8所示,小車的數量為兩個,即包括主小車9和副小車7,且還進一步包括防扭裝置44,該防扭裝置44為常規部件,在此就不再贅述。副小車7的下方安裝有第一滑輪組件,主小車9的下方安裝有第二滑輪組件。主小車9和副小車7的頂部通過扁擔梁4支承於滾輪架5上。主小車9和副小車7上設有防斷繩裝置3、側滾輪11和滾輪25。副小車7的一端可固定在起重臂主弦 10的根部。鉤體組件31是用來起吊重物的。第一起升鋼絲繩1和第二起升鋼絲繩2的起始端分別連接有一個起升捲筒41,並在其路線上設有多個導向滑輪。副小車7呈並排狀布置於主小車9的左側,主小車9與副小車7之間連接有可拆卸的連接梁8。位於副小車7下方的第一滑輪組件包括第一上滑輪組27和第一下滑輪組觀,位於主小車9下方的第二滑輪組件包括第二上滑輪組38和第二下滑輪組39。其中,第一上滑輪組27中包括第一滑輪 32,第一下滑輪組28包括並排布置的第二滑輪33和第三滑輪34 ;第二上滑輪組38中包括第四滑輪35,第二下滑輪組39包括並排布置的第五滑輪36和第六滑輪37。副小車7上沿著副小車7至主小車9的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定滑輪13、第三定滑輪15、第四定滑輪16以及第五定滑輪17,副小車7上還設有與第一定滑輪13同軸的第二定滑輪14、與第五定滑輪 17同軸的第六定滑輪18 ;主小車9上沿著副小車7至主小車9的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七定滑輪19、第九定滑輪21、第十定滑輪22以及第十一定滑輪23,主小車9上還設有與第七定滑輪19同軸的第八定滑輪20、與第十一定滑輪23同軸的第十二定滑輪Μ。本發明在使用過程中,第一起升鋼絲繩1的繞繩方式為第一起升鋼絲繩1 —第十一定滑輪23 —第五滑輪36 —第七定滑輪19 —第十定滑輪22 —第四滑輪35 —第九定滑輪21 —第十二定滑輪M —第六滑輪37 —第八定滑輪20 —防扭裝置44 ;第二起升鋼絲繩2的繞繩方式為第二起升鋼絲繩2 —第六定滑輪18 —第三滑輪34 —第二定滑輪14 — 第四定滑輪16 —第一滑輪32 —第三定滑輪15 —第五定滑輪17 —第二滑輪33 —第一定滑輪13—防扭裝置44。根據實際需要,本實施例中,第一下滑輪組觀的下方可進一步設有用來固定鉤體組件31的連接板四,而兩個滑輪組件的連接板四之間連接有可拆卸的橫梁30。本發明的結構的變化原理是
1、參見圖8和圖9,主小車9、副小車7通過兩根連接梁8連接起來同時運行,實現12 倍率繞繩系統。2、參見圖10和圖11,主小車9、副小車7通過兩根連接梁8連接起來同時運行;同時吊鉤的第一上滑輪組27與第一下滑輪組28脫開並固定在副小車7上、第二上滑輪組38 和第二下滑輪組39脫開並固定在主小車9上,實現8倍率繞繩系統。3、參見圖12和圖13,主小車9、副小車7的兩根連接梁8拆除,副小車7固定在起重臂主弦10的根部,主小車9單獨運行,實現6倍率繞繩系統。4、參見圖14和圖15,主小車9、副小車7的兩根連接梁8拆除,副小車7固定在起重臂主弦10的根部,主小車9單獨運行;同時吊鉤的第二上滑輪組38和第二下滑輪組39 脫開並固定在主小車9上,實現4倍率繞繩系統。通過載重小車4、6、8、12倍率轉換系統,塔機載重小車不僅可實現目前的2、4、6倍率轉換,還可以解決目前的2、4、6倍率工作時吊鉤最小工作幅度大的問題,即2、4、6倍率工作時吊鉤最小工作幅度小。通過12倍率繞繩系統,塔機可提升大噸位重量。通過上述繞繩方式,不需要重新繞繩,只需通過拆裝連接梁8或滑輪組的位置改變即可實現不同倍率的繞繩,使用十分方便,尤其對於繞繩工作十分複雜的塔機來說,更是大大提高了效率。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 凡屬於本發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兩個以上的小車、 鉤體組件(31)以及與小車數量對應的兩根以上的起升鋼絲繩,所述每個小車下方均安裝有一套以上滑輪組件,所述滑輪組件為由η個動滑輪組成的可實現2η倍率的滑輪組,所述起升鋼絲繩繞設於各個滑輪組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小車為兩個,包括主小車(9)和副小車(7);所述鋼絲繩也為兩個,包括第一起升鋼絲繩(1)、第二起升鋼絲繩(2);所述副小車(7)下方安裝有第一滑輪組件,所述主小車(9)下方安裝有第二滑輪組件,所述副小車(7)呈並排狀布置於主小車(9)的一側,所述主小車(9) 與副小車(7)之間連接有可拆卸的連接梁(8),所述第一滑輪組件包括第一上滑輪組(27) 和第一下滑輪組(28 ),所述第二滑輪組件包括第二上滑輪組(38 )和第二下滑輪組(39 )。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上滑輪組(27)中包括第一滑輪(32),所述第一下滑輪組(28)包括並排布置的第二滑輪(33)和第三滑輪(34);所述第二上滑輪組(38)包括第四滑輪(35),所述第二下滑輪組 (39)包括並排布置的第五滑輪(36)和第六滑輪(37)。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副小車(7)上沿著副小車(7)至主小車(9)的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定滑輪(13)、第三定滑輪 (15)、第四定滑輪(16)以及第五定滑輪(17),所述副小車(7)上還設有與第一定滑輪(13) 同軸的第二定滑輪(14)、與第五定滑輪(17)同軸的第六定滑輪(18);所述主小車(9)上沿著副小車(7)至主小車(9)的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七定滑輪(19)、第九定滑輪(21)、第十定滑輪(22)以及第十一定滑輪(23),所述主小車(9)上還設有與第七定滑輪(19)同軸的第八定滑輪(20)、與第十一定滑輪(23)同軸的第十二定滑輪(2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起升鋼絲繩(1)的繞繩方式為第一起升鋼絲繩(1)—第十一定滑輪(23)—第五滑輪 (36)—第七定滑輪(19)—第十定滑輪(22)—第四滑輪(35)—第九定滑輪(21)—第十二定滑輪(24)—第六滑輪(37)—第八定滑輪(20)—防扭裝置(44);所述第二起升鋼絲繩(2)的繞繩方式為第二起升鋼絲繩(2)—第六定滑輪(18)—第三滑輪(34)—第二定滑輪 (14)—第四定滑輪(16)—第一滑輪(32)—第三定滑輪(15)—第五定滑輪(17)—第二滑輪(33)—第一定滑輪(13)—防扭裝置(44)。
6.根據權利要求2 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下滑輪組(28)的下方設有用來固定鉤體組件(31)的連接板(29)。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滑輪組件的連接板(29)之間連接有可拆卸的橫梁(30)。
8.根據權利要求2 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主小車(9)和副小車(7)的頂部通過扁擔梁(4)支承於滾輪架(5)上。
9.根據權利要求2 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起升鋼絲繩(1)和第二起升鋼絲繩(2)的起始端分別連接有一個起升捲筒(41)。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基於載重小車的可變倍率轉換繞繩系統,包括兩個以上的小車、鉤體組件以及與小車數量對應的兩根以上的起升鋼絲繩,所述每個小車下方均安裝有一套以上滑輪組件,所述滑輪組件為由n個動滑輪組成的可實現2n倍率的滑輪組,所起升鋼絲繩繞設於各個滑輪組上。本發明具有工作時吊鉤最小工作幅度小、可調倍率範圍寬、適用範圍廣等優點。
文檔編號B66C23/62GK102219157SQ20111014858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3日
發明者單石福, 李桂芳, 蔣孝德 申請人: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