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讀《一棵開花的樹》有感範文精選

2023-09-22 06:21:50 2

  《一棵開花的樹》作者通過對一棵開花的樹的描寫來表達作者對於自然的感悟。即生命是不斷的經過、經過、經過,她寫的東西都是在生命現場裡所得到的觸動。下面請繼續欣賞為大家提供的讀後感。

  篇1:讀《一棵開花的樹》有感

  胸中萌生的愛意如同一顆種子—一旦發了芽,扎了根,就再也無法控制了……

  女孩趴在窗口上呆呆的看著他,臉上總是掛著微笑。女孩有時候就異想天開:或許自己的笑能通過空氣傳達到他的臉上,通過陽光也可以啊!總之,只要男孩淡淡的感受下自己的幸福就好。

  然而這等待是無盡的。

  女孩也曾以自己的方式努力讓男孩注意到自己,她努力學習,努力生活,總是將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展現給男孩。或許只差最後一句,可女孩的矜持和驕傲卻讓這句永遠的停在了嘴邊。

  這沉默再一次為故事寫好了結尾吧—男孩終於沒有再出現,又一次的心碎。是啊!多少個輪迴了呢?女孩始終未改變過結局。

  女人如花,為流星的過往而綻放,又為了流星的消失而神傷、凋零。女人明知流星不會為自己駐足,卻生生世世無悔。

  篇2:讀《一棵開花的樹》有感

  大學時一次詩歌朗誦,有位女同學朗誦了這首《一棵開花的樹》。不知別人如何感想,我是深深被那種隱忍婉轉的愛所打動。因為學的是外語專業,所以對於西方熱烈奔放的愛情風格十分熟悉和認同,又因為從小到大,一直也鍾愛中國文學,所以對於中國式的含蓄之愛也別有體會。「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在這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期望逢著一個結著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戴望舒),「我願意是廢墟,......只要我的愛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著我荒涼的額,親密地攀援上升」(裴多菲)。中國古代甚至近現代,對於愛很少直抒胸臆,多是隱喻、借喻、雙關、比興之類的語言。就像這首《一棵開花的樹》,把一種多情卻被無情惱的單戀或者說暗戀情愫表現得淋漓盡致,也正是因為它把這位懷春女子比喻成了一棵樹,滿樹繁華,只為在心愛之人面前綻放,然而,暗戀常常是失敗的,因為它是被動的,隱藏的,幽微的,郎有情妾有意尚且可能「羅帶同心結未成」,況論這樣的暗戀。這首詩妙在把一位女子在愛意被忽視之後的微妙情緒表現得既悲且美:就把那一身繁華褪盡,遍地落英,卻原是破碎的心。剎那芳華轉眼逝,決絕得令人心驚。讓我想起一句宋詞「山桃溪杏兩三裁,為誰零落為誰開」。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韶華易逝,最美的容顏曾經被誰珍藏?

  難怪會那樣喜歡水木年華的《一生有你》:「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是誰能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還/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邊」。滄海桑田,始終如一,忠貞不渝。梅豔芳的《女人花》:「女人花搖曳在紅塵中/女人花隨風輕輕擺動/只盼望有一雙溫柔手/能撫慰我內心的寂寞/我有花一朵/花香滿枝頭/誰來真心尋芳蹤/花開不多時/堪折直須折/女人如花花似夢/我有花一朵/長在我心中/真情真愛無人懂/遍地野草已佔滿山坡/孤芳自賞最心痛」。與這首詩的感情是多麼的相像。記得曾經在重慶的山道上,車窗外暮色四合,林間飄著薄霧,一切似真似幻,車內瀰漫著《女人花》的低沉幽婉,那一刻,深深為梅豔芳心折。

  就像韓愈的《馬說》中所寫:「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世間多情女子無數,能夠讀懂她們心思的青年才俊又有幾何?即時懂得,不能給予,只能無視或者裝作無視的走過,該是一種怎樣的殘忍。「無情不似多情苦」,誰知那月下老人亂牽了誰的紅線?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傳說愛神丘比特有兩支十分特別的箭:凡是被他用那支黃金製成的利箭射到的人,心中會立刻燃起戀愛的熱情;要是被另外一支鉛做的鈍箭射到的人,就會十分厭惡愛情。達芙妮(Daphne)是位非常貌美的女神,與太陽神阿波羅互相愛慕。可是調皮的丘比特卻將愛情之箭射向阿波羅,將鉛制的鈍箭射向達芙妮。達芙妮只要一看到阿波羅,就轉身飛奔。阿波羅在後面苦苦追趕,並不停的對達芙妮呼喊。眼看著阿波羅就要追上了,達芙妮急得大叫「救命」,河神聽見了達芙妮的求救聲,立刻用神力把她變成了一顆月桂樹。只見達芙妮的秀髮變成了樹葉,手腕變成了樹枝,兩條腿變成了樹幹,兩隻腳和腳趾變成了樹根,深深地扎入了泥土中。阿波羅懊悔萬分,傷心的抱著月桂樹哭泣。阿波羅凝視著月桂樹,痴情的說:「你雖然沒能成為我的妻子,但是我會永遠的愛著你。我要用你的枝葉做我的桂冠,用你的木材做我的豎琴,並用你的花裝飾我的弓。同時我要賜你永遠的年輕,不會衰老,將你和那些勝利的人們歸屬在一起。」於是,月桂樹成為了奧林匹克運動會勝利的象徵;月桂樹屬於常綠喬木,希臘人相信這是因為受到阿波羅的金口御封;月桂冠是由愛情編織而成,達芙妮象徵黎明,阿波羅追逐達芙妮正如太陽追逐著黎明,和對愛亙古不變的追求。而達芙妮也成為月桂女神的代名詞。

  我在高中美術課本上見過一幅希臘的白色大理石雕塑圖片,描述的就是這一化身為樹瞬間:美麗的達芙妮秀髮飄飄,前傾的身體卻正在變成樹幹,緊追而來的阿波羅急切的拉住她還未變化的衣袖,一臉震驚。

  看來,愛而不得,古今中外,男子女子,概莫能免。

  也許,這就是人生,因這不完美而絕美。

  篇3:讀《一棵開花的樹》有感

  以前不喜歡看散文或詩歌,總認為這些東西太抽象,太難理解。到了大學之後才真正的感受到散文和詩歌別有一番滋味,含蓄而耐品,就像品一壺好茶那樣。也許所有美好的東西都這樣吧,不直白,不膚淺,若即若離最好。大學的圖書館是書的海洋,是豐富自己閱歷的良好平臺。不知什麼時候起開始了一有時間就往圖書館跑,在知識的海洋裡暢遊。最近尤其喜歡看散文或詩歌,喜歡席慕容,喜歡舒婷,喜歡郭沫若。他們的文字清新而秀麗,含蓄而淡雅,讓人愛不釋手。喜歡席慕容,尤其喜歡她這首《一棵開花的樹》。不僅文字雋秀而唯美,而且內容含蓄而深刻。裡面的愛情含蓄而痴情,讓人遐思。「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讓人深思。佛前苦求五百年才換得這路邊一棵樹的情緣啊!那我們身邊的朋友,我們的家人,我們的愛人,我們的同學,又是需要苦求多少年才換來的呢?我們和身邊的人能成為家人,成為朋友,成為戀人,是今生也是前生的緣分,而這緣分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我們與家人、愛人、朋友之間的那份情誼。佛說,五百年前的一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與陌生人的一面之緣,同樣值得我們珍惜。

  而在與家人、朋友、愛人中最容易不被人珍惜的就是與愛人之間的緣分。家人之間有「血濃於水」的維繫,朋友之間有兩肋插刀的豪氣!「百年修的同船渡,千年修的共枕眠」,千年的苦修換得了今生的夫妻緣。而生活中的我們是怎樣對待這來之不易的緣分的呢?古有「糠糟之妻不可拋」,而現在拋妻棄子也在趕時髦,越來越多夫妻之間只能同患難,不能共享福。最終落的個家庭破碎或身敗名裂,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啊!

  真的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緣來惜緣」,珍惜彼此之間來之不易的緣分!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