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醫生讀《喚醒醫療》有關範文

2023-09-22 02:41:45 4

  《喚醒醫療》作者從時下中國醫療性質說起,分析「病本位」和「利本位」兩種醫療性質的弊端,並基於中國醫療環境給醫院指出一條改革路徑——人本位醫療,醫院藉此從根本上改善療效、安全、效益和醫患關係。

  篇1:讀《喚醒醫療》有感

  《喚醒醫療》這一本書是張中南教授基於自己在中美兩國行醫和管理醫院30餘年的從醫經歷而編寫的,作為一名醫生,他面對愈演愈烈的醫患衝突,不禁疑惑,中國醫療究竟怎麼了?在書中,張教授沒有簡單的探討如何化解惡化到拔刀相向的醫患矛盾,而是更加深層次的探索,從時下中國醫療性質說起,分析「病本位」和「利本位」兩種醫療性質的弊端,並基於中國醫療環境給醫院指出一條改革路徑——人本位醫療,醫院藉此從根本上改善療效、安全、效益和醫患關係。

  在"人本位醫療"這書中講述了五部分內容,即用證據說話、低傷害高療效、確保療效與安全、康復療效與安全最大化、服務以患者的感受為主導,並對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融合,渾然一體的關係進行了闡述。「人本位」醫療的實質就是以高度關注病人的診斷和治療為核心,替代原來以「病」為中心,重病不重「人」的不合理醫療行為,徹底摒棄以「利」為中心只圖贏利的「利本位」醫療模式。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任何醫療決策都建立在最佳科學研究證據基礎上,以病人的實際需要為基準。

  二、實行臨床路徑管理,規範治療個性化治療相結合。杜絕不合理檢查、治療、用藥。

  三、以安全的醫療過程與術後的高度關注,讓患者得到安全療效最大化的康復。

  四、推廣無陪護管理,讓專業人員來做專業的事。提供一切以病人的感受為主導的服務,給病人充分的尊重;解放家屬。

  五、早期專業康復,有效杜絕併發症,縮短出院後的康復時間,降低費用。

  從而實現零糾紛、零差錯、零事故、零併發症、零感染;達到最佳的綜合效果。能夠從根本上滿足患者「快點治好病、千萬別出事、少花冤枉錢、把我當人待」四項最基本的要求。

  談到護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張教授先是直言時下護理的種種短板,進而提出整體護理思路,並結合案列娓娓講述醫院怎麼排除阻礙,讓生活護理、治療處置、教育指導,和心理護理騙騙落地。其中生活護理,相當於我們在正在實施的優質護理,給病人洗頭、洗腳、擦身、剪指甲、餵飯餵水、翻身、撓背、還有協助患者大小便等,這些事情難免給人一種印象---全是伺候人的活。他告訴我們,護士與家屬護工做生活護理相比,存在本質區別,病人自己能做的事必須鼓勵病人自己去做,護士只做病人身體功能受限而無法做到的事。若護士盲目的開展生活護理,顯然是不尊重護理專業的。而且效果會適得其反,如引起病人不利的心裡暗示,缺少肌體功能鍛鍊延遲康復。如果做患者做不到的事效果就不一樣,是患者緩解焦慮等緊張情緒,心情舒暢,此外促進護患者關係,更方便護士對患者病情的觀察了解,從而更加相信醫務人員,促進患者康復。當然,在開展生活護理之前,應該評估好每個病人的自理能力。

  這讓我更加理解我們醫院正開展優質護理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應該實實在在把優質護理做好,一方面能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技能與職業地位,另一方面更好的幫助患者,感受我們的關愛,促進康復。我們的每一位患者都是平等的,其本質是都需要被一顆博愛的心濟眾博施。

  也許很多事情真的就是小事,醫患之間也沒有那麼多的矛盾,讓我們圍繞「以病人為中心」這一理念,多為病人想一點,喚醒我們的責任心,喚醒我們的職業,喚醒我們和患者之間的真情。把愛融入工作中,我們整個個醫療行業也慢慢會變得溫暖。

  篇2:讀《喚醒醫療》有感

  七八十年代時,醫患和諧,那時人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醫鬧,也從沒想過帶頭盔上班這事;21世紀的現在,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學術提高……一切一切比起以前好了很多,可是為什麼醫療環境越來越緊張,醫鬧越來越囂張,被打的醫務人員越來越多,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現狀,深思……

  張中南教授的《喚醒醫療》,深刻剖析了當下的醫療環境,也讓我們理解了為何會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以人為本」,這個我們一直被忽略的問題,被重點了提了出來。它教導我們要尊重患者,將患者作為一個整體的人來治療,來護理,從情感、功能、心理等多方面來滿足患者需要。尊重是相互的,因為人們不尊重地球,大量砍伐植物,破壞地球,所以越來越多自然災害發生了;同樣道理,因為只關注了疾病,忽視病人本身的感受,沒有很好的溝通,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糾紛。

  從以前的「救死扶傷」到現在的「以人為本」,它代表著一個醫患發展的需要。只有「尊重生命」,這已經不能滿足醫患關係,它要求我們從生理,心理各個方面全面的照顧到患者,需要我們尊重生命,尊重患者。只有給患者更多的尊重,更多的為他們著想,才能換來他們的尊重和信任。

  篇3:讀《喚醒醫療》有感

  非常有幸拜讀張中南老師的《喚醒醫療》一書,感觸頗深,他對我們現今醫療存在的問題作了非常犀利和深入的分析,人本位醫療的提出更是讓人感覺醍醐灌頂。

  書中的每個真實案例也讓人警醒,其中講到一個術後大出血的病人,因護士沒有及時發現問題,險些導致病人喪命。雖然我才剛進臨床工作,但在實習時就親身經歷過術後大出血,有幸的是,那時我的老師是一位非常認真專業的護士,她在接收病人時就發現引流袋中的血是呈持續流動狀態出來的,雖然引流出的血液並不多,但已非常警覺,給病人持續心電血壓氧飽和度監測,生命體徵平穩,老師囑咐家屬時刻關注引流袋,自己五分鐘查房一次,在過去大概十五分鐘後病人出血量較前有明顯增多,老師立即通知主刀醫生,待醫生趕到病人出血量倍增上去,由兩三百增加到五六百,測病人生命體徵仍平穩,醫生立即決定二次手術,這期間不過半小時。術後病人好轉。如果當時護士發現出血稍遲點,病人的血可能就如決堤之江,搶救怕沒那麼簡單了。張中南老師書中提到我們護士工作中很多時候都做的後期觀察,非常準確,那位病人直到再次去手術室時,生命體徵都是平穩的,如果我們一味依賴於機器報警,發現可能太晚了。

  相較於病人病情變化的觀察,病人心裡的變化更讓人棘手,雖然臨床工作不久,但慢慢的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都疲於處理病人的病情變化,對於病人心理上的需求我們並沒滿足。其實人本位的思想就包含處理病人心理情緒的變化,但捫心自問我們做的遠遠不夠。曾護理過這樣一位多發傷病人,他是前一天拔氣管插管,當天晚上因咳痰無力,咳痰時傷口痛不敢咳,上了無創呼吸機,氧飽和度97-98%,白天接班後給病人吸痰,發現只要病人有咳嗽,哪怕很微弱,吸痰情況下氧飽和度都可以上升,後因病人自訴無創很難受,心跳快,便該面罩吸氧試試,同時鼓勵他自己咳嗽咳痰,起初病人都因乏力與疼痛拒絕咳嗽,在與他一遍遍說明他目前的情況與咳嗽的好處及不咳的後果等等後,病人慢慢開始配合,最後病人在面罩吸氧情況下氧飽和度都是100%,其他生命體徵也都趨於平穩。第二天上班發現病人再次氣管插管了,了解後發現原因還在於他自己不願咳嗽,氧飽和度低。這位病人的拔管不成功可能有很多原因,我們心裡護理的不足應該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心理護理不是簡單的說做就一定能做好的,我的切身感受是管兩個病人時還能對其時常宣教,管三個病人時就明顯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了。病房裡面對的病人更多,要對病人有持續全面的了解,並對其對症宣教十足非常困難。

  所以實現人本位醫療,還是有漫長的路程要走,我們醫院現在開展靜脈配置中心,移動查房等簡化護理工作的措施,也是為人本位醫療提供的一個很好的平臺。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推開人本位醫療這所大門,讓社會更加美麗和諧。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