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式採血針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6:57:55 2
引導式採血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引導式採血針,包括針頭(1)、採血管(2)、手柄(3)和手柄座(9),在所述採血管(2)的前端設有支管(4),在所述採血管(2)和支管(4)連接處的前端還連接貫通有針頭管套(5);在所述支管(4)的後端連接有阻血套(6),該阻血套(6)的後端套接有針筒(7),所述針頭(1)設置在針筒(7)內,所述針頭(1)的後端與手柄座(9)連接,該手柄座(11)穿過滑槽(8)與針筒(7)滑動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針頭從採血管上分離開,單獨置於一個針筒內,在穿刺完成後抽回針頭,可避免抽血時造成穿刺傷,減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採血成功率,大大降低了醫護人員的職業暴露率,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專利說明】引導式採血針【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的是一種引導式採血針。
【背景技術】
[0002]靜脈採血是一個常見的臨床操作,也是一個無法忽視的診療溝通過程,靜脈穿刺不成功會導致靜脈採血針的無效固定以及針尖對血管的刺傷,並使採血過程不順利,不僅增加患者痛苦,影響護患關係和諧,同時造成標本血量不足,嚴重的可能進行再次穿刺,影響工作效率。因此,如何更加巧妙的固定採血針,減少再次穿刺,提高靜脈採血成功率,減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是護理人員積極思考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提高採血成功率的引導式採血針。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引導式採血針,包括針頭、採血管、手柄和手柄座,在所述採血管的前端設有支管,所述支管前端與採血管的前端連接貫通,在所述採血管和支管連接處的前端還連接貫通有針頭管套;在所述支管內套接有阻血套,該阻血套的後端套接有針筒,該針筒的一側設有開口朝後的滑槽,所述針頭設置在針筒內,所述針頭的後端與手柄座連接,該手柄座穿過滑槽與針筒滑動連接。
[0006]採用以上結構,把普通採血針的針頭部分分離出來,單獨置於一個針筒內,針頭的後端與手柄座連接,該手柄座穿過針筒一側的滑槽並與針筒滑動連接;穿刺時,針筒的前端與阻血套的後端套接,向前推動手柄,帶動針頭經阻血套、支管和針頭管套,針頭扎入血管後,針頭管套也隨之扎入血管,此時再向後拉動手柄帶出針頭並使針頭回到針筒內,可避免採血針長時間在血管內對血管的損傷,減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採血成功率,把針頭抽回針筒則大大降低了醫護人員的職業暴露率,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0007]為了有效固定針筒,減少再次穿刺的可能性,同時保證護士在連接、更換採血試管過程中可進行雙手操作,減少準備敷貼或醫用膠布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作為優選,所述手柄設有外柄與內柄兩部分,所述外柄與內柄重合併在同一側合頁連接,在所述外柄與內柄的表層均塗有黏貼劑。
[0008]為了固定針筒與阻血套,保證針頭平穩紮入和拔出,作為優選,所述阻血套的後端設有卡槽,所述針筒前端的外側設有與卡槽相適配的凸塊,該凸塊與卡槽卡接固定。
[0009]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把針頭從採血管上分離開,單獨置於一個針筒內,在穿刺完成後抽回針頭,避免了抽血時造成穿刺傷,減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採血成功率,大大降低了醫護人員的職 業暴露率,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1]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針頭1、採血管2、手柄3和手柄座9等組成,在所述採血管2的前端設有支管4,所述支管4前端與採血管2的前端連接貫通,在所述採血管2和支管4連接處的前端還連接貫通有針頭管套5 ;在所述支管4內套接有阻血套6,該阻血套6的後端套接有針筒7,所述阻血套6的後端設有卡槽,在所述針筒7前端的外側設有與卡槽相適配的凸塊10,該凸塊10與卡槽卡接固定,該針筒7的一側設有開口朝後的滑槽8,所述針頭I設置在針筒7內,所述針頭I的後端與手柄座9連接,該手柄座9穿過滑槽8與針筒7滑動連接。
[0014]如圖2所示,所述手柄3設有外柄3』與內柄3』』兩部分,所述外柄3』與內柄3』』重合併在同一側合頁連接,在所述外柄3』與內柄3』』的表層均塗有黏貼劑。
[0015]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0016]如圖1和圖2所示,把針筒7前端的凸塊10卡接入阻血套6後端的卡槽中,向前推動手柄3並帶動手柄座9和針頭I順著滑槽8向前移動,針頭I伸出針筒7,經阻血套6、支管4和針頭管套5並向前伸出一小截,穿刺時,針頭I扎入血管,針頭管套5也隨之扎入血管,此時再向後拉動手柄3帶出針頭I並使針頭I回到針筒7內,然後,把內柄3』 』翻出並使外柄3』和內柄3』』位於採血管2的左、右兩側,利用外柄3』和內柄3』』表面的黏貼劑,將針筒7固定在患者抽血肢體的皮膚上,同時也將針頭套管5固定。
[0017]採血完畢後,撥開外柄3』和內柄3』 』,鬆開針筒7和針頭管套5,用止血棉球壓住穿刺位置,拔出針頭管套5即可,可減少針頭的穿刺傷。
[0018]本實施例未描述部分與現有技術一致,在此不作贅述。
[0019]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引導式採血針,包括針頭(I)、採血管(2)、手柄(3)和手柄座(9),所述手柄(3)和手柄座(9)為一體結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採血管(2)的前端設有支管(4),所述支管(4)前端與採血管(2)的前端連接貫通,在所述採血管(2)和支管(4)連接處的前端還連接貫通有針頭管套(5);在所述支管(4)內套接有阻血套(6),該阻血套(6)的後端套接有針筒(7),該針筒(7)的一側設有開口朝後的滑槽(8),所述針頭(I)設置在針筒(7)內,所述針頭(O的後端與手柄座(9)連接,該手柄座(9)穿過滑槽(8)與針筒(7)滑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導式採血針,其特徵在於:所述手柄(3)設有外柄(3』)與內柄(3 』 』)兩部分,所述外柄(3 』)與內柄(3 』 』)重合併在手柄座(9 ) 一側合頁連接,在所述外柄(3 』)與內柄(3 』 』)的表層均塗有黏貼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導式採血針,其特徵在於:所述阻血套(6)的後端設有卡槽,在所述針筒(7)前端的外側設有與卡槽相適配的凸塊(10),該凸塊(10)與卡槽卡接固定。
【文檔編號】A61B5/153GK203736204SQ201420099492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6日
【發明者】石麗鵑, 胥秀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