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座式可撓型單軌道岔側板變形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6:00:25
專利名稱:跨座式可撓型單軌道岔側板變形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跨座式單軌交通道岔系統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跨座式可撓型單軌道岔側板變形裝置。
背景技術:
跨座式單軌道岔是一種梁軌合一的道岔系統,道岔既是車輛運行的軌道,也是車輛轉線的道岔。目前在線運行的道岔基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關節型道岔,另一種是可撓型道岔。關節型單開道岔通常由四節鋼結構梁組成道岔梁主體,在直線位置時,四節道岔梁呈直線狀態布置。在轉轍狀態時,四節道岔梁按設計規定的角度成折線狀態布置,在車輛通過時,對車輛的衝擊力較大,會降低乘坐的舒適性,還會對車輛造成損害,只能減速慢行(一般不超過15km/小時),因此關節型單開道岔只適合在車速不高的車場使用,而不適合在正線上使用。
與關節型道岔不同的是,可撓型道岔在道岔梁兩側用可以彎曲變形的側板(導向板)代替導向面、穩定面,道岔轉轍後道岔梁主體形成多段折線,但處於導向面或穩定面位置的側板則形成半徑約為100m的近似圓弧過渡面,使車輛按近似圓弧的軌跡通過,可以大大提高車輛的運行速度,並提高乘坐的舒適性。現有可撓型單軌道岔側板變形裝置主要由電動推桿、連杆、直動推桿及凸輪直動機構等組成,其中凸輪直動機構常見的有圓柱凸輪滾子直動機構、溝槽凸輪滾子直動機構、斜面直動機構等,這些機構在設計、製造和使用上都各有特點,但都存在一些缺點,如質量較重,安裝不方便,製造成本較高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作可靠、重量輕、安裝及維修方便的跨座式可撓型單軌道岔側板變形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電動推桿、導向面側板、穩定面側板、側板連接座、連杆、直動推桿及凸輪機構,導向面側板在道岔梁的兩側導向面位置沿道岔梁的長度方向均勻布置,穩定面側板在道岔梁的兩側穩定面位置沿道岔梁的長度方向均勻布置,導向面側板及穩定面側板均通過側板連接座安裝在對應的直動推桿的兩頭,上方的兩相鄰凸輪機構之間以及上下對應的兩凸輪機構之間通過連杆相連,其中一個凸輪機構通過傳動杆與電動推桿相連,該凸輪機構為雙面雙滾子凸輪機構,由雙面凸輪、滾子及凸輪軸構成,雙面凸輪通過凸輪軸安裝在道岔梁上,兩個滾子分別緊壓在雙面凸輪的兩個輪廓面上,並且滾子的一端安裝在直動推桿上。
本實用新型中當道岔梁轉轍時,電動推桿通過傳動杆推動其中一個雙面凸輪轉動,由於直動推桿上安裝有兩個滾子,並且兩個滾子分別緊壓在雙面凸輪的兩個輪廓面上,因此雙面凸輪的旋轉運動經兩個滾子轉換為直動推桿的直線運動,進而推動兩端的導向面側板或穩定面側板發生位移。通過對每個雙面凸輪的端面輪廓螺旋參數進行專門設計,就可使道岔梁長度方向上各位置的導向面側板或穩定面側板與電動推桿同步動作,並發生不同的位移,從而使整個導向面側板及穩定面側板形成近似弧形的軌道。雙面凸輪的工作面為兩個輪廓面,非工作面部分的外徑可以做得較小,因此可節省材料,減輕雙面凸輪的重量。安裝時可先將兩個滾子安裝在直動推桿上,然後再將雙面凸輪具有輪廓面的部分置於兩滾子之間,使兩個滾子分別緊壓在雙面凸輪的兩個輪廓面上,非常方便,也便於維修時拆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將單開道岔轉轍後的折線軌道修正為近似弧線的軌道,車輛通過時不用減速慢行,提高了乘坐的舒適性,避免了道岔梁對車輛的衝擊損害,並且結構簡單、重量輕、安裝及維修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凸輪機構8與直動推桿6的安裝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由電動推桿1、導向面側板2、穩定面側板3、側板連接座4、連杆5、直動推桿6、凸輪機構8及傳動杆9組成,導向面側板2在道岔梁的兩側導向面位置沿道岔梁的長度方向均勻布置,穩定面側板3在道岔梁的兩側穩定面位置沿道岔梁的長度方向均勻布置,導向面側板2及穩定面側板3均通過側板連接座4安裝在對應的直動推桿6的兩頭,上方的兩相鄰凸輪機構8之間以及上下對應的兩凸輪機構8之間通過連杆5相連,其中一個凸輪機構8通過傳動杆9與電動推桿1相連,該凸輪機構8為雙面雙滾子凸輪機構,由雙面凸輪8a、滾子8b及凸輪軸8c構成,雙面凸輪8a通過凸輪軸8c安裝在道岔梁上,兩個滾子8b分別緊壓在雙面凸輪8a的兩個輪廓線面上,並且滾子8b的一端安裝在直動推桿6上,圖1中7為鋼箱梁。
從圖1可看出電動推桿1通過傳動杆9與下方最邊上的一個凸輪機構8相連。
工作原理當道岔梁需要轉轍時,先使各道岔梁轉轍到位,這時各道岔梁主體形成多段(一般為四段)折線軌道。起動電機使電動推桿1帶動傳動杆9運動,傳動杆9再帶動下方最邊上的一個雙面凸輪8a轉動,由於所有上方的雙面凸輪8a以及上下方對應的雙面凸輪8a通過連杆5相連,因此所有的雙面凸輪8a為一個連動體,當雙面凸輪8a轉動時,雙面凸輪8a的輪廓面帶動兩個滾子8b推動直動推桿作直線運動,推(或拉)動直動推桿兩端的導向面側板2或穩定面側板3發生位移。通過對每個雙面凸輪8a的端面輪廓螺旋參數進行專門設計,就可使道岔梁長度方向上各位置的導向面側板2或穩定面側板3與電動推桿同步動作,並發生不同的位移,從而使整個導向面側板2及穩定面側板3形成近似弧形的軌道。
權利要求1.一種跨座式可撓型單軌道岔側板變形裝置,包括電動推桿(1)、導向面側板(2)、穩定面側板(3)、側板連接座(4)、連杆(5)、直動推桿(6)及凸輪機構(8),導向面側板(2)在道岔梁的兩側導向面位置沿道岔梁的長度方向均勻布置,穩定面側板(3)在道岔梁的兩側穩定面位置沿道岔梁的長度方向均勻布置,導向面側板(2)及穩定面側板(3)均通過側板連接座(4)安裝在對應的直動推桿(6)的兩頭,上方的兩相鄰凸輪機構(8)之間以及上下對應的兩凸輪機構(8)之間通過連杆(5)相連,其中一個凸輪機構(8)通過傳動杆(9)與電動推桿(1)相連,其特徵是所述凸輪機構(8)為雙面雙滾子凸輪機構,由雙面凸輪(8a)、滾子(8b)及凸輪軸(8c)構成,雙面凸輪(8a)通過凸輪軸(8c)安裝在道岔梁上,兩個滾子(8b)分別緊壓在雙面凸輪(8a)的兩個輪廓線面上,並且滾子(8b)的一端安裝在直動推桿(6)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可撓型單軌道岔側板變形裝置,其特徵是所述電動推桿(1)通過傳動杆(9)與下方最邊上的一個凸輪機構(8)相連。
專利摘要一種跨座式可撓型單軌道岔側板變形裝置,導向面側板2及穩定面側板3通過側板連接座4安裝在直動推桿6的兩頭,上方的兩相鄰凸輪機構8之間以及上下對應的兩凸輪機構8之間通過連杆5相連,其中一個凸輪機構8通過傳動杆與電動推桿1相連,該凸輪機構8為雙面雙滾子凸輪機構,由雙面凸輪8a、滾子8b及凸輪軸8c構成,雙面凸輪8a通過凸輪軸8c安裝在道岔梁上,兩個滾子8b分別緊壓在雙面凸輪8a的兩輪廓面上,並且滾子8b的一端安裝在直動推桿6上。本實用新型將單開道岔轉轍後的折線軌道修正為近似弧形的軌道,車輛通過時不用減速慢行,提高了乘坐的舒適性,避免了道岔梁對車輛的衝擊損害,並且結構簡單、重量輕、安裝及維修方便。
文檔編號E01B25/12GK2771274SQ200520033310
公開日2006年4月12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25日
發明者杜木信, 劉東慶, 顏克君, 劉陽, 趙俊渝 申請人: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