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天然食用黃色素的提制方法
2023-09-22 20:23:40 1
專利名稱::一種天然食用黃色素的提制方法目前作為食品添加劑的色素大多為人工合成色素。由於合成色素是從煤焦油分餾產品化學合成而得,因此對人體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危害,國外正在淘汰合成色素,國內也分別作了限量和禁用。近年來已開發出天然紅花黃色素,桅子黃色素,薑黃色素等,但由於價格昂貴,成本高,因此仍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為了加強預防,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必須多開發出成本低,價格便宜的天然植物色素。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資源豐富、工藝簡單、成本低、效果好的天然食用黃色素的提制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採用下列工藝步驟1、本發明採用密蒙花為終始原料。在花剛開放時採集簇生的花,除淨枝梗、雜質、曬乾裝袋。2、用通用粉碎機將原料磨成粗粉狀,之後可用兩種方法進行提取2.1、溶媒為乙醇,用乙醇遞減浸提三次,每隔24小時浸提一次,各次原料加乙醇比分別為1∶4-20;1∶3-15;1∶2-10,乙醇濃度為30-95%。2.2、溶媒為水加稀鹼溶液,用水加稀鹼溶液遞增加熱煮提二次,加熱溫度為50-100℃,各次原料加水加稀鹼溶液比分別為1∶3-12∶1-7;1∶4-8∶2-10,稀鹼溶液的組份為鹼0.12-15%。3、擠壓過濾;提取物擠壓過濾或減壓抽濾;濾渣再次加溶媒提取。4、合併提取濾液靜置於室內,靜置時間不少於12小時;5、抽取靜置後的上層清液,並將其置於真空濃縮器中濃縮至流浸膏狀,真空度為600-700mmHg;6、將流浸膏狀濃縮液用濾網過濾脫酯(加水稀鹼溶液加熱煮提不用脫酯),並置於噴霧乾燥器或真空乾燥器乾燥後,得棕褐色製品,粉碎後包裝即得粉狀產品。本發明所採用的起始原料是一種收載於中國藥典(85)版的中藥材,其資源極為豐富,且易得,它分布於我國的福建,廣東、廣西、湖南、安徽、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甘肅、陝西等地,而且還可栽培,自古以來,廣為民間用於食品著色或防治疾病,它具有清熱養肝、明目退翳作用。用於目赤腫痛、多淚羞明、眼生翳膜、肝虛自暗、視物昏花等。用它提取的黃色素無毒、無副作用,並具有優良的溶解性、耐光性、耐鹽性,耐糖性,PH值適用範圍廣、著色力強、色澤純正潤和。本發明提供的方法還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投資小、效益大、無環境汙染等特點。實施例1實施例2本發明之色素性能1、溶解性易溶於水、稀醇,不溶於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2、耐熱性1/10000的溶液煮沸2小時不變色。3、耐光性1/10000的溶液自然光線下靜置3個月顏色不消失。4、耐鹽性良好。5、耐糖性良好。6、最大吸收波長1/10000濃度325nm,435nm。7、PH範圍PH1-6淡黃色;PH7-14黃色。8、產品含砷(%)、未檢出;含鉛(%)0.000181。含銅(%)0.002575;含汞(%)<0.00003。9、急性毒理試驗結果表明LD80大於10g/kg,經小白鼠毒性試驗證明無毒害,故安全可靠。10、兩種天然黃色素比較權利要求1.一種天然食用黃色素的提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密蒙花為終始原料,並經過下列工藝步驟a、將原料粉碎成粗粉狀,用溶媒遞減浸提或者用溶媒遞增加熱煮提;b、提取物擠壓過濾或減壓抽濾,濾渣再次加溶煤提取;c、合併提取濾液靜置於室內;d、抽取靜置清液並濃縮至流浸膏狀,過濾脫酯後乾燥。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溶媒為乙醇,並用乙醇遞減浸提三次,每隔24小時浸提一次,各次原料加乙醇比分別為1∶4-20;1∶3-15;1∶2-10。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溶媒為水加稀鹼溶液,並用水加稀鹼溶液遞增加熱煮提兩次,加熱溫度為50~100℃,每次原料加水加稀鹼液比各為1∶3-12∶1-7;1∶4-8∶2-10。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靜置時間不少於12小時。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濾網脫酯。全文摘要一種天然食用黃色素的提制方法。本發明以天然植物花為終始原料,採用浸提或加熱煮提、擠壓過濾或減壓抽濾、靜置、濃縮脫酯、乾燥等工藝方法提制,具有無環境汙染、原料來源廣等優點。所提色素,無毒、無副作用,性能穩定,具有優良的溶解性,耐光性、耐鹽性、耐糖性、pH值適用範圍廣。文檔編號C09B61/00GK1063295SQ9110010公開日1992年8月5日申請日期1991年1月5日優先權日1991年1月5日發明者武子龍,杜天巨,吳華,駱岐俊,郭新亞,郭世民,陳肇濤申請人: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所,昆明三聚磷酸鈉廠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