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連續切割超薄石板材的生產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8:45:4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材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可連續切割超薄石板材的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天然大理石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高雅裝飾材料,已被廣泛應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傳統的大理石切割多採用石材切割機進行,石材切割機在切割石材時,石材的進給採用人工推動,因此勞動強度大,且難以實現批量生產,關鍵的是,當需要切割超薄石板材時,人工推動所帶來的不穩定性,易使同一位置發生二次切割,二次切割會使切割出的表面粗糙,難以達到切割出精品。
鑑於此,本實用新型人為此研製出可連續切割超薄石板材的生產設備,有效的解決了上述問題,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連續切割超薄石板材的生產設備,可自動完成石材的進給,可用於切割超薄石板材,且切割面平滑不粗糙,同時具有能耗低的特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可連續切割超薄石板材的生產設備,包括包括機架,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立式帶鋸切割機、進給裝置和輸出裝置,進給裝置和輸出裝置分別安裝在立式帶鋸切割機的鋸片的兩側,進給裝置包括進給輸送帶和進給軌道,進給軌道沿石板材切割方向布置,進給輸送帶處於進給軌道的上方,進給輸送帶和進給軌道之間的間距小於石板材的高度,石板材的下端置於進給軌道上,上端頂置於進給輸送帶,進給輸送帶擠壓石板材產生摩擦力從而帶動石板材在進給軌道上移動向鋸片,輸出裝置用於接受經鋸片切割後的石板材。
所述輸出裝置包括輸出輸送帶和輸出軌道,進給軌道、鋸片和輸出軌道處於同一直線上,輸出輸送帶處於輸出軌道上方,輸出輸送帶和輸出軌道之間的間距小於切割後石板材的高度,切割後的石板材下端置於輸出軌道上,上端頂置於輸出輸送帶,輸出輸送帶擠壓石板材產生摩擦力從而帶動石板材在輸出軌道上滑動。
所述進給輸送帶和輸出輸送帶之間安裝有同步輸送帶,通過同步輸送帶驅動進給輸送帶和輸出輸送帶同步運動。
所述機架上安裝有進給輸送帶或輸出輸送帶的高度調節裝置。
所述進給輸送帶或輸出輸送帶的上帶和下帶之間安裝有多個防止下帶內陷的固定滾輪。
所述進給軌道或輸出軌道上鋪設滿軌道輥。
所述機架位於輸出軌道的進入端處安裝有將切割後石板材分離的板材分離器,板材分離器包括左右兩樞接座、滾軸和圓盤,左右兩樞接座安裝在機架上,滾軸樞接安裝在兩樞接座之間,滾軸上安裝有圓盤,圓盤的厚度和石板材上鋸路的寬度一致,圓盤的位置對應於石板材進入輸出軌道時石板材鋸路的下部。
所述機架在位於鋸片的外側或內側處以可靠近和遠離鋸片的方式安裝有定厚立架,定厚立架呈豎直布置且和進給軌道平行,定厚立架上安裝有水平銅條,石板材的一側緊靠定厚立架上的水平銅條。
所述進給輸送帶靠近鋸片的一端相比於另一端更靠近定厚立架。
所述機架上安裝有靠架,靠架位於鋸片異於定厚立架的一側,靠架上安裝一排以上的彈性滾輪,彈性滾輪抵靠在石板材的側面用於將石板材推向定厚立架。
採用上述方案後,本實用新型通過進給軌道來承受石板材的重量,石板材在進給軌道上滑動的動力則通過安裝在進給軌道上的進給輸送帶來提供。由於進給輸送帶和進給軌道之間的間距小於石板材的高度,加之輸送帶本身具有一定的彈性,因此石板材在進入進給輸送帶和進給軌道之間後,進給輸送帶將給予石板材一個向下的壓力,從而大大增加了進給輸送帶和石板材之間的摩擦力,大大提高石板材移動的動力。
本實用新型由於無需進給輸送帶來承受石板材的重量,因此受力較小,運行更加平穩,不會發生無規律的震顫而導致二次切割,因此切割出的超薄石板材表面光滑,且進給輸送帶採用較小的功率即可驅動,具有能耗低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省略高度調節裝置);
圖2是本實施例石板材在輸送帶和軌道之間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施例石板材在定厚立架和靠架之間的示意圖。
標號說明
石板材10,機架1,立式帶鋸切割機2,鋸片21,進給裝置3,進給輸送帶31,固定滾輪(311,411),進給軌道32,軌道輥(321,421),輸出裝置4,輸出輸送帶41,輸出軌道42,高度調節裝置5,同步輸送帶6,定厚立架7,水平銅條71,板材分離器8,樞接座81,滾軸82,圓盤83,靠架9,彈性滾輪91。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揭示的可連續切割超薄石板材10的生產設備,包括機架1,以及安裝在機架1上的立式帶鋸切割機2、進給裝置3和輸出裝置4,進給裝置3和輸出裝置4分別安裝在立式帶鋸切割機2的鋸片21的兩側,鋸片21用於切割石板材10。
結合圖2所示,進給裝置3包括進給輸送帶31和進給軌道32,進給軌道32沿石板材10切割方向布置,進給輸送帶31處於進給軌道32的上方,進給輸送帶31和進給軌道32之間的間距小於石板材10的高度。石板材10的下端置於進給軌道32上,上端頂置於進給輸送帶31。進給輸送帶31壓置在石板材10上,通過擠壓和石板10之間產生摩擦力,從而帶動石板材10在進給軌道32上移動向鋸片21。由於進給輸送帶31和進給軌道32之間的間距小於石板材10的高度,加之輸送帶本身具有一定的彈性,因此石板材10在進入進給輸送帶31和進給軌道32之間後,進給輸送帶31將給予石板材10一個向下的壓力,從而大大增加了進給輸送帶31和石板材10之間的摩擦力,大大提高石板材10移動的動力。
輸出裝置4用於接收經鋸片21切割後的石板材10,結構和進給輸送帶類似,也包括輸出輸送帶41和輸出軌道42。進給軌道32、鋸片21和輸出軌道42處於同一直線上,輸出輸送帶41處於輸出軌道42上方,同樣的輸出輸送帶41和輸出軌道42之間的間距小於切割後的石板材10的高度。切割後的石板材10的下端置於輸出軌道42上時,上端則頂置在輸出輸送帶41上。輸出輸送帶41通過和石板材10之間擠壓產生的摩擦力,帶動石板材10在輸出軌道42上滑動。
如圖2所示,為了適應不同高度石板材的切割,機架上安裝有進給輸送帶或輸出輸送帶的高度調節裝置,可調節高度的裝置為較為常見的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詳述。
由於進給輸送帶31和輸出輸送帶41是通過壓置在石板材10上來提供較大的動力,而現有的輸送帶結構中部較為鬆弛,難以提供較大的動力,為此在進給輸送帶31和輸出輸送帶41的上帶和下帶之間安裝有多個防止下帶內陷的固定滾輪(311,411),通過固定滾輪(311,411)限制下帶被頂置後內陷,而導致摩擦力不足。
為了使石板材更容易滑動,進給軌道32或輸出軌道42上鋪設滿軌道輥(321,421)。
其中石板材10即將脫離進給輸送帶31時,石板材10的大部分是和輸出輸送帶41接觸,此時其切割所需的推送力多由輸出輸送帶41提供。為了保證兩輸送帶能夠同步運行,保證石板材10在切割過程中勻速前行,進給輸送帶31和輸出輸送帶41之間安裝有同步輸送帶6,通過同步輸送帶6驅動進給輸送帶31和輸出輸送帶41同步運動。
為了保障被切割的板材厚度定尺準確,如圖1和3所示,本實施例在機架1位於鋸片21的內側處,以可靠近和遠離鋸片21的方式安裝有定厚立架7,該可靠近和遠離的安裝方式較為常見,再此不在詳述。其中定厚立架7呈豎直布置且和進給軌道32平行,定厚立架7上安裝有水平銅條71,石板材10的一側緊靠該水平銅條71。切割前,先移動定厚立架7,使水平銅條71到鋸片21的距離和所需石板材10的切割厚度一致,石板材10在進入進給軌道32後,內側緊靠水平銅條71。銅條由於具有自潤滑性,因此使石板材10在定厚的同時又易於滑動。
為了保證石板材10能夠自動緊靠定厚立架7,進行如下設置。
首先,進給輸送帶31靠近鋸片21的一端相比於另一端更靠近定厚立架7,如此設置後,進給輸送帶31即可給予石板材10一個向定厚立架7運動的側向分力。
其次,如圖1和3所示,在機架上安裝有靠架9,靠架9位於鋸片21異於定厚立架7的一側。靠架9上安裝一排以上的彈性滾輪91。彈性滾輪91抵靠在石板材10的側面,用於將石板材10推向定厚立架7。
在板材切割時,鋸片21上會掉落石屑,部分石屑會堆積粘附在切割後的鋸路的下部,造成板材分離困難。特別對於超薄石板材10來說,分離切割後的兩片板材時,過量的抖動和碰撞都有可能導致板材破碎。因此在設計時,特在機架1位於輸出軌道42的進入端處安裝有板材分離器8。該板材分離器8包括左右兩樞接座81、滾軸82和圓盤83,左右兩樞接座81安裝在機架1上,滾軸82樞接安裝在兩樞接座81之間,滾軸82上安裝有圓盤83,圓盤83的厚度和石板材10上鋸路的寬度一致。圓盤83的位置對應於石板材10進入輸出軌道42時石板材10鋸路的下部,因此鋸路的下部在經過圓盤83時,下部堆積的石屑即可被滾動的圓盤83清理乾淨。
本實施例通過進給軌道32和輸出軌道42來承受石板材10的重量。石板材10在進給軌道32和輸出軌道42上滑動的動力,則通過安裝在上方的進給輸送帶31和輸出輸送帶41來提供。進給輸送帶31和輸出輸送帶41則通過壓置在石板材10而產生的較大摩擦力來提供石板材10滑動的動力。因此進給輸送帶31和輸出輸送帶41受力較小,運行更平穩,不會發生無規律的震顫而導致二次切割,因此切割出的超薄石板材10表面光滑,並且進給輸送帶31和輸出輸送帶41採用較小的功率即可被驅動,具有能耗低的特點。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設計思路所做的等同變化,均落入本案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