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機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4:59:50 1
專利名稱:飲水機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飲水機控制裝置,適用於午休飲水機,屬於飲水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飲水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有技術的飲水機存在如下缺點(1)控制電路控制水溫的上限在85℃左右,達不到100℃,而且無漏電保護及過熱保護功能。(2)開水器水溫控制電路的溫度可調,防幹燒主要依靠浮球撥動電位行程開關,由於可調式溫控器在運輸、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移位,因此,開水器會出現沸騰不息或達不到開水溫度,即未達到沸點就跳電掣。
技術內容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全性能好的飲水機控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採取如下措施解決飲水機控制裝置,其結構特點是在飲水機的電源輸入端與電發熱器之間設置漏電保護器、限溫限流器、自動溫控裝置,漏電保護器設置在交流電源的進線端,限流器設置在漏電保護器輸出端與自動溫控裝置輸入端的連接處,自動溫控裝置的輸出端連接電發熱管的電源輸入端。
漏電保護器防止短路漏電,當發生漏電時漏電保護器斷開電源;限流器防止電路過熱或過流,當發生電流過大或溫度過高時限溫限流器自動斷開電源;自動溫控裝置自動控制水溫,當箱內水溫低於設定值時自動溫控裝置接通、電發熱器通電工作,當箱內水溫達到設定值時自動溫控裝置斷開、電發熱器停止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還可通過採取如下措施解決漏電保護器為漏電保護開關K1,限流器為熱熔斷器KS,自動溫控裝置由溫控器A、保險式溫控器B、溫控器D構成,漏電保護開關K1設置在交流電源的相線進線端,熱熔斷器的一端連接在漏電保護開關K1的輸出端,另一端與溫控器D、電源指示燈L1並接;溫控器D的另一端與溫度指示燈L2的另一端並接;保險式溫控器B、溫控器A串聯,該串聯組跨接在電發熱器H的兩端。
漏電保護器為漏電保護開關K1,限溫限流器為熱熔斷器KS,自動溫控裝置由轉換開關K2、溫控器A、保險式溫控器B、溫控器D、電磁閥F、接觸器C構成,漏電保護開關K1設置在交流電源的相線進線端,熱熔斷器KS的一端連接在漏電保護開關K1的輸出端,另一端與溫控器D、轉換開關K2的進線端及電源指示燈L1並接;溫控器D的另一端與電磁閥F、轉換開關K2的常開觸點、溫度指示燈L2的另一端並接;轉換開關K2的常閉觸點與保險式溫控器B、溫控器A、接觸器線圈C串聯,該串聯組跨接在電發熱器H的兩端。
溫控器A、保險式溫控器B、常開式溫控器D、熱熔斷器KS安裝在水罐的圓柱面上。
接觸器C包括一個常閉觸點或三個常閉觸點,分別構成單相飲水機或三相飲水機控制器。
所述溫控器A、B、D採用鈕扣式溫度控制器,其中溫控器D為常開式。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效果1、能自動控制水溫。當水溫達到設定的溫度時,鈕扣式溫度控制器跳開,自動切斷電源,電發熱器不工作,當溫度低於設定值時,鈕扣式溫度控制器閉合,電發熱器通電,飲水機內的水溫升高直到設定值。由於鈕扣式溫度控制器不會漂移、測溫準確,因此本實用新型開水能達到沸點,水溫不會偏離設定值、準確度高。
2、能自動控制開水流量、保證飲用水的水溫達到設定值。由於設置了溫控器D和電磁閥F,自動檢測開水罐內水溫,當水溫低於設定值時,電磁閥F關閉、開水罐內的水不能流出,當水溫達到設定值時,電磁閥F打開,開水罐內的水可以流出供人飲用,因此本實用新型供給的飲用水衛生安全。
3、防止漏電和過熱。由於設置了漏電保護開關和熱熔斷器,因此,在發生漏電或過熱、過流時,自動切斷電源,從而保證不因漏電或箱體過熱而傷及他人,安全性高。
圖面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電路原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電路原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電路原理圖。
圖4是根據圖3的布線圖。
優選實施例從圖1可知,本實施例1在飲水機電源輸入端與電發熱器之間設置漏電保護器、限流器、自動溫控裝置,漏電保護器設置在交流電源的進線端,限流器設置在漏電保護器輸出端與自動溫控裝置輸入端的連接處,自動溫控裝置的輸出端連接電發熱管的電源輸入端。漏電保護器為漏電保護開關K1,限流器為熱熔斷器KS,自動溫控裝置由溫控器A、保險式溫控器B、溫控器D構成,漏電保護開關K1設置在交流電源的相線進線端,熱熔斷器的一端連接在漏電保護開關K1的輸出端,另一端與溫控器D、電源指示燈L1並接;溫控器D的另一端與溫度指示燈L2的另一端並接;保險式溫控器B、溫控器A串聯,該串聯組跨接在電發熱器H的兩端。所述溫控器A、B、D採用鈕扣式溫度控制器,其中溫控器D為常開式。
本實施例1適用於發熱功率≤1.5KW時電路結構。
從圖2可知,本實施例2的特點是漏電保護器為漏電保護開關K1,限流器為熱熔斷器KS,自動溫控裝置由轉換開關K2、溫控器A、保險式溫控器B、溫控器D、電磁閥F、接觸器C構成,漏電保護開關K1設置在交流電源的相線進線端,熱熔斷器KS的一端連接在漏電保護開關K1的輸出端,另一端與溫控器D、轉換開關K2的進線端及電源指示燈L1並接;溫控器D的另一端與電磁閥F、轉換開關K2的常開觸點、溫度指示燈L2的另一端並接;轉換開關K2的常閉觸點與保險式溫控器B、溫控器A、接觸器線圈C串聯,該串聯組跨接在電發熱器H的兩端。所述溫控器A、B、D採用鈕扣式溫度控制器。
本實施例2適用於發熱功率>1.5KW時電路結構。
從圖2可知,在電源的引線端均設置漏電保護開關K1,在相線端串接了熱熔斷器KS,在過熱或過流時自動切斷電源,在控制線路A、B兩端串接了溫控器D、電磁閥線圈F、溫度指示燈L2,實現了自動控制開水開通或關斷的功能,當水罐水溫達到設定值時,溫控器D閉合,電磁閥F得電而打開,開水或溫開水可以流出;當水罐水溫低於設定值時,溫控器D斷開,電磁閥F失電,自來水進口被關閉,熱水不能流出,從而實現了自動控制熱水流出及檢測水溫的功能。在控制線路E、F兩端,連接了轉換開關K2、溫控器A、保險式溫控器B、接觸器線圈C,實現了自動控溫功能,操作方便。
當水罐無水時,須把轉換開關K2旋向注水一側,這時控制線路E、F斷開,接觸器線圈C失電,發熱管H無電通過,同時,控制線路A、B連通,電磁閥F得電,自來水進水閥打開,可以自動進水和出水。
從圖3可知,本實施例3的特點是接觸器C包括一個常閉觸點或三個常閉觸點,分別適用單相飲水機或三相飲水機。其餘同實施例1或實施例2。
從圖4可知,本實用新型溫控器A、保險式溫控器B、常開式溫控器D、熱熔斷器KS安裝在水罐的圓柱面上。
權利要求1.飲水機控制裝置,其特徵是在飲水機的電源輸入端與電發熱器之間設置漏電保護器、限流器、自動溫控裝置,漏電保護器設置在交流電源的進線端,限溫限流器設置在漏電保護器輸出端與自動溫控裝置輸入端的連接處,自動溫控裝置的輸出端連接電發熱管的電源輸入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水機控制裝置,其特徵是漏電保護器為漏電保護開關K1,限流器為熱熔斷器KS,自動溫控裝置由溫控器A、保險式溫控器B、溫控器D構成,漏電保護開關K1設置在交流電源的相線進線端,熱熔斷器的一端連接在漏電保護開關K1的輸出端,另一端與溫控器D、電源指示燈L1並接;溫控器D的另一端與溫度指示燈L2的另一端並接;保險式溫控器B、溫控器A串聯,該串聯組跨接在電發熱器H的兩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水機控制裝置,其特徵是漏電保護器為漏電保護開關K1,限溫限流器為熱熔斷器KS,自動溫控裝置由轉換開關K2、溫控器A、保險式溫控器B、溫控器D、電磁閥F、接觸器C構成,漏電保護開關K1設置在交流電源的相線進線端,熱熔斷器KS的一端連接在漏電保護開關K1的輸出端,另一端與溫控器D、轉換開關K2的進線端及電源指示燈L1並接;溫控器D的另一端與電磁閥F、轉換開關K2的常開觸點、溫度指示燈L2的另一端並接;轉換開關K2的常閉觸點與保險式溫控器B、溫控器A、接觸器線圈C串聯,該串聯組跨接在電發熱器H的兩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水機控制裝置,其特徵是溫控器A、保險式溫控器B、常開式溫控器D、熱熔斷器KS安裝在水罐的圓柱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飲水機控制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溫控器A、B、D採用鈕扣式溫度控制器,其中溫控器D為常開式。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飲水機控制裝置,其特徵是接觸器C包括一個常閉觸點或三個常閉觸點,分別構成單相飲水機或三相飲水機控制器。
7.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飲水機控制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溫控器A、B、D採用鈕扣式溫度控制器,其中溫控器D為常開式溫控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飲水機控制裝置,其結構特點是在飲水機的電源輸入端與電發熱器之間設置漏電保護器、限溫限流器、自動溫控裝置,自動溫控裝置由溫控器A、保險式溫控器B、溫控器D構成,漏電保護開關K1設置在交流電源的相線進線端,熱熔斷器的一端連接在漏電保護開關K1的輸出端,另一端與溫控器D、電源指示燈L1並接;溫控器D的另一端與溫度指示燈L2的另一端並接;保險式溫控器B、溫控器A串聯跨接在電發熱器H的兩端。本實用新型能自動控制水溫、能自動控制開水流量、保證飲用水的水溫達到設定值及防止漏電和過熱,安全性高。同時溫控器A、保險式溫控器B、常開式溫控器D、熱熔斷器KS安裝在水罐的圓柱面上,安裝方便、測溫準確。
文檔編號G05D23/19GK2574077SQ0224837
公開日2003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29日
發明者巫宗權 申請人:巫宗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