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π型雙彎邊鈑金零件的成型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8:12:20 1
專利名稱:一種π型雙彎邊鈑金零件的成型模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型雙彎邊鈑金零件的成型模具,該模具含有底座、成型模和蓋板,所述的底座是一個板狀結構,成型模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成型模由左半模、右半模和活動模三個組合件組成,組合件上部是與∏型鈑金零件對應的成型體,所述的蓋板壓接在成型模的上表面,將成型模固定在底座上;將展開的鈑金毛料置於成型模的上表面,用蓋板壓緊固定;利用成型設備使展開的毛料貼合在成型模側面的型面上;拆除蓋板,將活動模首先推出底座,再將左半模和右半模分別與零件分離即可。
【專利說明】
一種Π型雙彎邊鈑金零件的成型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飛機製造領域的一種鈑金零件成形技術,具體是一種用於結構半封閉的Π型雙彎邊鈑金零件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現代化生產技術的發展,鈑金成形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而大飛機為了實現其獨特的功能,不乏存在一些複雜、封閉結構件,來滿足高精度、輕重量的使用要求,而現有的開敞設備無法實現封閉件的加工,手工成形封閉產品是最常用的解決途徑,在航空工業中應用廣泛。
[0003]鈑金零件的手工成形弊病較多,經過無數次的榔頭敲擊,零件表面錘痕明顯、工人勞動強度大、零件表面質量差,這對零件的力學性能和生產效率產生較大影響。手工成形的一大難點是「收」。收表現為「纖維縮短、厚度增加」,是起皺、收平、再起皺、再收平的重複變形過程,對於較厚的板料,「Π」型封閉結構件角部具有大量的收邊量,成形時經常出現厚板失穩起皺現象,甚至死皺,影響產品質量。另外在手工成形具有複雜型面的「Π」型封閉結構件時,零件會漸漸的包裹模具,隨著榔頭、拍板的力度加大,零件與模具貼合得越來越緊,在不改變零件外形的前提下,無法實現零件與模具的分離。必須對零件施加一定的外力將其一側彎邊掰開,才能退下零件,但是零件整體形狀已經發生了改變,脫離模具,即便工人花大力氣修正恢復,也很難保證裝配協調面的成形精度,模具僅僅成為了一個生產依據而無法再作為最終交檢依據,這對裝配關係複雜、整個外形曲率都有嚴格要求的「Π」型連接件來說,急需一種能夠保證封閉結構產品裝配質量的成形方法。
【發明內容】
[0004]為了提高飛機「Π」型鈑金零件的表面質量,減少「Π」型鈑金零件角部收邊量,解決傳統模具成形封閉結構件無法與零件分離的缺陷,本申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Π型雙彎邊鈑金零件的成型模具。
[0005]—種Π型雙彎邊鈑金零件的成型模具,該模具含有底座、成型模和蓋板,所述的底座是一個板狀結構,成型模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成型模由左半模、右半模和活動模三個組合件組成,每個組合件的底部是平面座,可與底座連接,組合件上部是與Π型鈑金零件對應的成型體,成型體的上表面與零件內側彎邊所在型面對應,成型體的外側面與零件外側彎邊所在型面對應,所述的蓋板壓接在成型模的上表面,蓋板的下表面與零件內側彎邊所在型面對應。
[0006]使用時,將成型模的左半模、右半模和活動模固定在底座上;將展開的鈑金毛料置於成型模的上表面,用蓋板壓緊固定;利用成型設備使展開的毛料貼合在成型模側面的型面上;拆除蓋板,將活動模首先推出底座,再將左半模和右半模分別與零件分離即可。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I)該新型模具採用中部空心的可拆卸組合結構,解決零件與模具成形分離問題,同時解決模具笨重成形困難問題。2)該新型模具的安裝與操作方法與傳統模具幾乎相同,容易推廣實現。3)該成形方法減少了榔頭的敲擊及收邊工作量,提高了零件成形準確度,最終得到光滑流線的「Π」型封閉產品。4)該新型模具結構通用性強,可借鑑不同變曲率、「Π」型封閉結構件的成形,產品質量穩定、對操作者水平依賴低。
[0008]以下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Π型雙彎邊鈑金零件示意
[0010]圖2是Π型雙彎邊鈑金零件的成型模具示意
[0011]圖3是左半模、右半模、活動模與底座的關係示意
[0012]圖4是蓋板結構示意
[0013]圖5是Π型雙彎邊鈑金零件的成形方法示意[00M]圖6是活動模與零件分離示意
[0015]圖7是左半模、右半模與零件分離示意、
[0016]圖中編號說明:I底座、2左半模、3右半模、4活動模、5蓋板、6零件、7成型體、8平面座、9槽型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參見附圖,實施例提供的飛機零件如圖1所示,該零件是一種Π型雙彎邊鈑金零件,零件的截面是一種半封閉的雙彎邊槽型,成形難度大,利用現有技術成形最大的問題是零件成形後與成型模具不易分離,強行分離易造成零件變形不易修復。本申請提出的成型模具如附圖所示,模具含有底座1、成型模和蓋板5,所述的底座I是一個板狀結構,成型模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成型模由左半模2、右半模3和活動模4三個組合件組成,每個組合件的底部是平面座8,可與底座I連接,為了方便活動模的拆卸,左半模3和右半模4下部平面座之間形成一個槽型通道9,該槽型通道9與活動模4的寬度匹配;組合件上部是與Π型鈑金零件對應的成型體7,成型體7的上表面與零件6內側上彎邊所在型面對應,成型體7的外側面與零件6外側彎邊所在型面對應,所述的蓋板5壓接在成型模的上表面,蓋板5的下表面與零件內側上彎邊所在型面對應。
[0018]使用時,將成型模的左半模2、右半模3和活動模4固定在底座I上;再將展開的鈑金零件毛料置於成型模的上表面,用蓋板5壓緊通過活動銷釘插入銷釘孔固定;再利用成型設備使展開的零件毛料貼合在成型模側面的型面上;最後將成型模具與零件分離,首先拆除蓋板5,將左半模、右半模及活動模與底座的緊固件解除,將活動模4通過左半模3和右半模4之間的槽型通道9推出底座I,將左半模2向右推移與零件分離,或者將右半模3向左推移與零件分離,即可取下零件。
[0019]需要說明的一點:一是展開零件毛料依照零件成形時材料流動特徵,在上部彎邊上增加了 5mm工藝餘量,彌補成形中材料下滑而造成上部彎邊超差。下部連續彎邊越大,收邊越困難,此處增加了不超過2mm修邊餘量,避免在成形過程中零件收縮變形不均勻而出現材料補給不足現象。
【主權項】
1.一種Π型雙彎邊鈑金零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徵在於:該模具含有底座、成型模和蓋板,所述的底座是一個板狀結構,成型模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成型模由左半模、右半模和活動模三個組合件組成,每個組合件的底部是平面座,可與底座連接,組合件上部是與Π型鈑金零件對應的成型體,成型體的上表面與零件內側上彎邊所在型面對應,成型體的外側面與零件外側彎邊所在型面對應,所述的蓋板壓接在成型模的上表面,蓋板的下表面與零件內側彎邊所在型面對應。2.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Π型雙彎邊鈑金零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蓋板為兩塊獨立的回字形空心厚板,兩塊蓋板接合處與零件中部的折彎處對應。3.如權利要求書2所述的Π型雙彎邊鈑金零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下部平面座之間形成一個槽型通道,該槽型通道與活動模的寬度匹配。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5702079SQ20162027121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日
【發明人】白穎, 邱超斌, 李世峰
【申請人】中航飛機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飛機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