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摺疊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0:28:1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摺疊器,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摺疊器。
背景技術:
自行車、滑板車等為了方便攜帶,通常會採用摺疊的方式將整個車摺疊起來,以縮小體積,摺疊部位有插銷式的、卡扣式的等,插銷式的容易鬆脫,卡扣式的部件較多,容易出故障,在使用的時候都存在一些不足的方。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要提供一種新型摺疊器,它能有效解決摺疊器容易鬆脫、部件多、易出故障的問題,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堅固耐用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摺疊器,包括左側板和右側板以及設在左側板與右側板上端的軸承座,左側板和右側板的右側設有裝飾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側板與右側板之間設有摺疊定向塊以及與摺疊定向塊相配合的摺疊按鈕,摺疊定向塊上端設有弧形滑動槽,滑動槽左端端部設有張開鎖定槽,滑動槽右端端部設有收合鎖定槽;摺疊按鈕中部設有可以在滑動槽內左右滑動的滑動部,摺疊按鈕右端設有與張開鎖定槽、收合鎖定槽相配合的鎖定部。
進一步地,所述摺疊定向塊左下端設有大固定孔、右下端設有小固定孔,大固定孔內設有大固定軸,小固定孔內設有小固定軸,小固定孔上方設有避空位。
進一步地,所述大固定軸上套設有兩個用於將摺疊定向塊與左側板、右側板相隔離的定位軸套,兩個定位軸套分別設置在摺疊定向塊前後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摺疊按鈕左端設有手按部,摺疊按鈕的鎖定部內設有彈簧孔,彈簧孔內設有壓力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左側板和右側板均設有若干減重孔。
進一步地,所述左側板和右側板與軸承座之間通過若干固定軸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左側板和右側板的右側面均設有於安裝裝飾板的安裝槽。
進一步地,所述左側板和右側板上均設有與摺疊按鈕相配合的按鈕孔。
進一步地,所述左側板和右側板上均設有與大固定軸相配合的安裝孔。
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克服了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摺疊器,它能有效解決摺疊器容易鬆脫、部件多、易出故障的問題,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堅固耐用的特點。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摺疊定向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摺疊按鈕的爆炸狀態示意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摺疊狀態示意圖。
圖中:左側板1、右側板2、軸承座3、裝飾板4、摺疊定向塊5、滑動槽5a、張開鎖定槽5b、收合鎖定槽5c、大固定孔5d、小固定孔5e、避空位5f、摺疊按鈕6、滑動部6a、鎖定部6b、手按部6c、彈簧孔6d、壓力彈簧6e、大固定軸7、小固定軸8、定位軸套9、減重孔10、固定軸11、安裝槽12、按鈕孔13、安裝孔14、安裝板1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描述,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
參見附圖1至5,本實用新型包括左側板1和右側板2以及設在左側板1與右側板2上端的軸承座3,左側板1和右側板2的右側設有裝飾板4,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側板1與右側板2之間設有摺疊定向塊5以及與摺疊定向塊5相配合的摺疊按鈕6,摺疊定向塊5上端設有弧形滑動槽5a,滑動槽5a左端端部設有張開鎖定槽5b,滑動槽5a右端端部設有收合鎖定槽5c;摺疊按鈕6中部設有可以在滑動槽5a內左右滑動的滑動部6a,摺疊按鈕6右端設有與張開鎖定槽5b、收合鎖定槽5c相配合的鎖定部6b。
進一步地,所述摺疊定向塊5左下端設有大固定孔5d、右下端設有小固定孔5e,大固定孔5d內設有大固定軸7,小固定孔5e內設有小固定軸8,小固定孔5e上方設有避空位5f。
進一步地,所述大固定軸7上套設有兩個用於將摺疊定向塊5與左側板1、右側板2相隔離的定位軸套9,兩個定位軸套9分別設置在摺疊定向塊5前後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摺疊按鈕6左端設有手按部6c,摺疊按鈕6的鎖定部6b內設有彈簧孔6d,彈簧孔內設有壓力彈簧6e。
進一步地,所述左側板1和右側板2均設有若干減重孔10。
進一步地,所述左側板1和右側板2與軸承座3之間通過若干固定軸11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左側板1和右側板2的右側面均設有於安裝裝飾板4的安裝槽12。
進一步地,所述左側板1和右側板2上均設有與摺疊按鈕6相配合的按鈕孔13。
進一步地,所述左側板1和右側板2上均設有與大固定軸7相配合的安裝孔14。
在打開的狀態下,摺疊按鈕6上的鎖定部6b是卡在摺疊定向塊5的張開鎖定槽5b內,在需要摺疊時,把摺疊按鈕6向內按,鎖定部6b脫離張開鎖定槽5b,將軸承座3向右推,摺疊按鈕6的滑動部6a在摺疊定向塊5的滑動槽5a內向右滑動,當摺疊按鈕6滑動到滑動槽5a右端端部時,在壓力彈簧6e的作用下,摺疊按鈕6上的鎖定部6b卡到收合鎖定槽5c上,這時即可完成摺疊的操作;在摺疊的狀態下需要打開時,只需要按摺疊操作再反向操作一次即可,在此不再描述。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在很少部件的情況實現摺疊要求,操作起來很方便,並且非常耐用。
通過上述的結構和原理的描述,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採用本領域公知技術的改進和替代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