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瘦肉豬林下養殖方法與流程
2023-09-22 22:11:15 1
本發明涉及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瘦肉豬林下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林下養豬是指在林地環境下,以豬為養殖對象,舍飼和林地放養相結合的養殖方式,是近年來掀起的一項低碳環保的新興養殖方式。由於該方式能較好克服養殖汙染,緩解用地緊張,生產出天然優質的商品豬,因而深受各級黨委、政府的推崇和廣大養殖者、消費者的歡迎。然而,由於豬品種、林地結構等的差異,養殖戶在林下養殖時必須掌握相關管理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法簡單,易實現,原生態放養模式可有利降低飼養成本,提高肉豬抗病能力,從而增加肉豬養殖的產量與經濟效益的養殖模式。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瘦肉豬林下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選擇水源良好、通風、向陽、植被無毒害的天然林地;選擇覓食力強、抗逆性好、耐粗料的肉豬品種進行放養;根據放養肉豬的不同階段,合理分群,加強疾病防預。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選擇水源良好、通風、向陽、植被無毒害的天然林地的技術要點如下:
天然林地周圍5公裡內沒有大的汙染源,地勢坡度以不超過2o°為宜;
選擇通風、向陽、不潮溼,植被對放養豬無毒害的林地;
砍伐對放養豬有傷害的荊棘、有毒雜草,場地用籬笆或塑料、鐵絲網圈圍。
進一步,所述選擇覓食力強、抗逆性好、耐粗料的肉豬品種進行放養的技術要點如下:
選擇體重一般以20~25千克為宜,建立放養馴練場,將準備放養的陸川豬集中到放養林地的一個場地進行循序漸進式的馴練,白天放養,晚上找回,反覆馴練1周一2周;
然後放養落實馴養員,建立固定的投餵地點、時間、口令,在放養區挑選合適的地點、適當放置料、水槽,選擇固定的時間,統一的口令信息,使放養豬形成條件反射,適應放養管理。
進一步,所述根據放養肉豬的不同階段,合理分群,加強疾病防預的技術要點如下:
5~6周針對性地在飼料中加入驅蟲藥物,驅除體內外寄生蟲;
根據本地疫病流行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放養豬進行免疫接種,提高放養豬抵抗力,確保放養成功;
根據體重大小合理分群:將20~30kg、30~60kg、60~100kg體重範圍進行劃分成群。
分區輪牧,增加林地循環生息,保證放養環境的植被生長和環境乾燥;
在林地,適當種植一些豬愛吃的優質青飼料、牧草(如紅薯藤等),滿足豬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需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簡單,易實現,原生態放養模式可有利降低飼養成本,提高肉豬抗病能力,從而增加肉豬養殖的產量與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發明,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範圍。
一種瘦肉豬林下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選擇水源良好、通風、向陽、植被無毒害的天然林地;選擇覓食力強、抗逆性好、耐粗料的肉豬品種進行放養;根據放養肉豬的不同階段,合理分群,加強疾病防預。
實施例:
天然林地周圍5公裡內沒有大的汙染源,地勢坡度以不超過2o°為宜;選擇通風、向陽、不潮溼,植被對放養豬無毒害的林地;砍伐對放養豬有傷害的荊棘、有毒雜草,場地用籬笆或塑料、鐵絲網圈圍。
選擇體重一般以20~25千克為宜,建立放養馴練場,將準備放養的陸川豬集中到放養林地的一個場地進行循序漸進式的馴練,白天放養,晚上找回,反覆馴練1周一2周;然後放養落實馴養員,建立固定的投餵地點、時間、口令,在放養區挑選合適的地點、適當放置料、水槽,選擇固定的時間,統一的口令信息,使放養豬形成條件反射,適應放養管理。
5~6周針對性地在飼料中加入驅蟲藥物,驅除體內外寄生蟲;根據本地疫病流行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放養豬進行免疫接種,提高放養豬抵抗力,確保放養成功;根據體重大小合理分群:將20~30kg、30~60kg、60~100kg體重範圍進行劃分成群。分區輪牧,增加林地循環生息,保證放養環境的植被生長和環境乾燥;在林地,適當種植一些豬愛吃的優質青飼料、牧草(如紅薯藤等),滿足豬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需要。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一種瘦肉豬林下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選擇水源良好、通風、向陽、植被無毒害的天然林地;選擇覓食力強、抗逆性好、耐粗料的肉豬品種進行放養;根據放養肉豬的不同階段,合理分群,加強疾病防預。本發明方法簡單,易實現,原生態放養模式可有利降低飼養成本,提高肉豬抗病能力,從而增加肉豬養殖的產量與經濟效益。
技術研發人員:夏福川;楊星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重慶辰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5.06
技術公布日: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