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榮耀讀後感500字
2023-09-22 04:25:20
【範文一】
《少年的榮耀》是一本抗日題材的書。
本書描寫了因為日本壞蛋的入侵,給當時的中國小朋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小朋友應該開心的去上學、放學,再去找同學玩。可因為日本鬼子的入侵,中國進入戰爭後,小朋友都不敢去大搖大擺的在外面玩了,這些快樂卻都不存在了,可見戰爭是多麼可怕,日本鬼子是多麼壞。
沙良是本書的主人公,他很勇敢,戰亂中他曾多次遇險,他一點也不怕敵人,最後還是以自己的智慧來化險為夷的。他還很聰明,在危險時他總能想出辦法成功達到目的,最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獲得了勝利。本書營造了一位把日本鬼子趕出村的勇敢少年形象。我發現小說體現了戰爭是很可怕的,但在戰爭中的人確實很堅強的。沙良通過戰爭,使自己變強變勇敢。我也通過克服了對黑暗的恐懼,從而變得勇敢,不再會怕黑了。我還從沙良身上學到了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而應該要迎難而上,多動腦筋,才能把困難克服了。
【範文二】
李東華的《少年的榮耀》是一部向紅色經典致敬之作,也是回歸且超越傳統寫實主義的作品作文素材。隨著二戰題材作品對戰爭本身反思的日漸深入,文學開始逐步從戰爭的輸贏、正義與非正義、英雄與反英雄等角度,延伸到對戰爭中人的境遇更深入的思考。《少年的榮耀》更多是從人的角度書寫對戰爭的理解,小說著力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侵略者對於中國青少年身心的巨大傷害,敘述普通中國少年在戰爭中對於人性、歷史、生存環境複雜性的體認和理解,凸顯了作者對自身民族文化根性、民族優秀傳統品質的體認和摹寫。小說中充溢著對苦難強烈的超越意識,對中國少年寬厚的母性觀照,對少年中國的詩意展望。
這部小說具有鮮明的價值判斷,具有嫉惡如仇、懲惡揚善和伸張正義的正能量,通過文學的審美方式抵達作者的追求目標。首先,小說通過多層次的敘事結構,營造了開闊的敘事空間和有力的精神向度。作者運用疊加人物多線索的復調敘事,使得少年沙良逃難中的精神成長有了傳統人倫社會厚重的歷史感和濃鬱的鄉土氛圍,戰亂中極端矛盾衝突場景與豐厚的地域風情融為一體。其次,小說運用了少年群像塑造手法和多樣性的人物腔調表達,由此凸顯戰爭的殘酷和少年成長的堅韌,突出呈現了中國少年精神成長的剛健堅強與善良敏銳。再次,小說注重細節描寫,將意象、意境與傳統民俗文化融於一體,體現了作者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文言文的適度穿插和使用,也極大地增強了小說的傳統意蘊和民族風格。
《少年的榮耀》飽含生命的質感和歷史的厚重,在殘酷的抗戰環境中,作者寫出了屬於中華少年的真正榮耀。小說字裡行間流淌著一種自然流暢的傳統韻味,中國傳統鄉土社會儘管破敗不堪,卻依然唱著古老的歌謠,緩慢而憂傷地看著受到侮辱和傷害的孩子們,這些流淌在文本中的傳統元素是對古老鄉愁的祭奠,小說也在這個維度上打通了兒童文學與寫實主義的空間,我們依稀看到了孫犁的荷花澱,趙樹理筆下的小二黑,茹志鵑筆下的新媳婦……在這些經典人物作為底色的文學舞臺上,如今出現了沙良這樣的中國少年形象。沙良無疑帶著一種稚嫩卻雄健的精神力量,呼喚中國少年建構屬於自己時代的文化氣質與文化人格,在反抗強權侵略的鬥爭中,認知自我、他者和社會關係的複雜性,體認苦難又珍視生活的趣味,體察人性之惡又體恤人性的弱點,認知生存的艱難又嚮往樂觀友善的生活。無數沙良們在苦難中的生存與奮鬥,完整地展示了中國少年的力量和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