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流感的中藥顆粒劑及其製備方法
2023-09-22 09:26:30
一種防治流感的中藥顆粒劑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治流感的中藥顆粒劑及其製備方法,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黃連10-15、薄荷15-20、連翹10-15、生薑5-10、扁豆花12-16、大棗15-20、桑葉10-15、野菊花14-18、蘆根12-16、甘草9-14、芒果葉8-12、板藍根10-15、大青葉5-10、凌霄花10-15、黃芩8-12、牛蒡子10-15、牡荊葉16-22、紫草15-20、佩蘭10-15、紫蘇葉5-10、金銀花10-15、布渣葉10-15、白朮7-11、黨參5-10、茯苓10-15、荔枝草8-12、貫眾10-15。本發明中藥製劑可以顯著提高機體抗流感病毒能力和免疫力,對於防治流感具有顯著的療效,藥物吸收好,藥效確切,作用迅速,見效快,療程短,無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服用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防治流感的中藥顆粒劑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流感的中藥顆粒劑及其製備方法,屬於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典型的臨床症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併發症和死亡現象非常嚴重。目前用於防治流感的中藥種類繁多,但是大多數存在著療效不確切,見效慢,治療周期長等缺點。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療效顯著、作用迅速、見效快、療程短的防治流感的中藥顆粒劑及其製備方法。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治流感的中藥顆粒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黃連10-15、薄荷15-20、連翹10-15、生薑5-10、扁豆花12-16、大棗15-20、桑葉10-15、野菊花14-18、蘆根12-16、甘草9-14、芒果葉8-12、板藍根10-15、大青葉5-10、凌霄花10-15、黃芩8_12、牛蒡子10-15、牡荊葉16-22、紫草15-20、佩蘭10-15、紫蘇葉5-10、金銀花10-15、布渣葉10-15、白朮7-11,黨參5-10、茯苓10-15、荔枝草8-12、貫眾10-15。
[0005]優選地,一種防治流感的中藥顆粒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黃連15、薄荷20、連翹10、生薑7、扁豆花14、大棗18、桑葉12、野菊花16、蘆根14、甘草11、芒果葉9、板藍根12、大青葉8、凌霄花15、黃芩10、牛蒡子12、牡荊葉18、紫草15、佩蘭10、紫蘇葉8、金銀花15、布渣葉10、白朮9、黨參7、茯苓10、荔枝草10、貫眾15。
[0006]一種防治流感的中藥顆粒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上述中藥材混合均勻,加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加5-10倍量水,煎煮2-3h,第二次加4-7倍量水,煎煮l_2h,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2-1.25,加乙醇使含醇量為50-60%,攪勻,靜置使沉澱,取上清液,回收乙醇並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1.38的稠膏,備用,
(2)取上述製得的稠膏加入適量的蔗糖和糊精,製成顆粒,乾燥,即得。
[0007]用法與用量:開水衝服,一次3_5g, —日2-3次。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中藥製劑具有清熱解毒、解表利溼、溫中健脾、疏風散寒,理氣寬胸、宣肺平喘、止咳化痰、和胃降逆、熄風止痛等功效,提高機體抗流感病毒能力和免疫力,對於防治流感具有顯著的療效,藥物吸收好,藥效確切,作用迅速,見效快,療程短,無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服用方便。【具體實施方式】
[0009]—種防治流感的中藥顆粒劑,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製成:黃連15、薄荷20、連翅10、生薑7、扁豆花14、大棗18、桑葉12、野菊花16、蘆根14、甘草11、芒果葉9、板藍根12、大青葉8、凌霄花15、黃芩10、牛蒡子12、牡荊葉18、紫草15、佩蘭10、紫蘇葉8、金銀花15、布渣葉10、白朮9、黨參7、茯苓10、荔枝草10、貫眾15。 [0010]一種防治流感的中藥顆粒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上述中藥材混合均勻,加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h,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lh,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3,加乙醇使含醇量為50%,攪勻,靜置使沉澱,取上清液,回收乙醇並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6的稠膏,備用,
(2)取上述製得的稠膏加入適量的蔗糖和糊精,製成顆粒,乾燥,即得。
[0011]用法與用量:開水衝服,一次3_5g, —日2-3次。
[0012]典型病例:
病例1:範某,男,15歲。2010年12月22日初診。患者全班出現半數感冒發燒者,昨晚惡寒頭痛,測體溫38.6°C,服感冒清熱衝劑,未見好轉。今晨測體溫38.8°C,口乾,咽癢而不痛,鼻塞,乏力身重,舌苔白,脈浮緊數。給服本發明顆粒劑,服藥2天後,汗出,體溫正常,繼續服藥3天後,不適症狀均消失,痊癒。
[0013]病例2:葉某,男,22歲。2011年I月12日初診。患者父親、母親近皆相繼患流行性感冒未愈,患者亦於昨晚鼻塞,流涕,乾嘔,咳嗽,煩躁,服藥無效,今天中午起發熱。刻診:鼻塞,涕黃,發燒,測體溫38.9 °C,唇紅,身熱,咳嗽,扁桃體輕度腫大,咽紅,濾泡增生,時嘔,不欲飲食,盜汗,頭汗多,舌苔白,脈細數。給服本發明顆粒劑,服藥I天后,汗出,熱退,繼續服藥3天後,神清,能食,諸症悉除,無不適症狀,痊癒。
[0014]病例3:王某,女,18歲。2011年10月16日初診。發熱2天。前天起發熱,體溫39.2 °C,伴咽痛,輕咳,流涕,噁心納呆,稍有惡寒。服用阿洛西林、阿昔洛韋靜脈滴注及退熱劑等,發熱不退。今晨起嘔吐3次,無明顯腹瀉,發熱反劇,嘔惡不食,體溫39.4 °C,服退熱劑汗出而熱不退,遂來我處求診。診見:但熱不寒,腹滿嘔惡,倦怠懶言,咳嗽痰黃,咽痛涕少,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給服本發明顆粒劑,服藥2天後,熱退,思食,咽清涕止,形神亦振,繼續服藥2天後,咳止,無痰,其它不適症狀均消失,痊癒。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流感的中藥顆粒劑,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黃連10-15、薄荷15-20、連翹10-15、生薑5-10、扁豆花12-16、大棗15-20、桑葉10-15、野菊花14-18、蘆根12-16、甘草9-14、芒果葉8-12、板藍根10-15、大青葉5-10、凌霄花10-15、黃芩8-12、牛蒡子10-15、牡荊葉16-22、紫草15-20、佩蘭10-15、紫蘇葉5-10、金銀花10-15、布渣葉10-15、白朮7-11、黨參5-10、茯苓10-15、荔枝草8-12、貫眾10-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流感的中藥顆粒劑,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黃連15、薄荷20、連翹10、生薑7、扁豆花14、大棗18、桑葉12、野菊花16、蘆根14、甘草11、芒果葉9、板藍根12、大青葉8、凌霄花15、黃芩10、牛蒡子12、牡荊葉18、紫草15、佩蘭10、紫蘇葉8、金銀花15、布渣葉10、白朮9、黨參7、茯苓10、荔枝草10、貫眾15。
3.—種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流感的中藥顆粒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取上述中藥材混合均勻,加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加5-10倍量水,煎煮2-3h,第二次加4-7倍量水,煎煮l_2h,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2-1.25,加乙醇使含醇量為50-60%,攪勻,靜置使沉澱,取上清液,回收乙醇並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1.38的稠膏,備用, (2)取上述製得的稠膏加 入適量的蔗糖和糊精,製成顆粒,乾燥,即得。
【文檔編號】A61P31/16GK103638503SQ201310675772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3日
【發明者】李修強, 王光輝, 焦倩 申請人:青島友銘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