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6:38:55 1
專利名稱: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的側板結構技術領域,尤指一種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
技術背景
現有的自卸載貨車廂的側板結構包括由鋼材骨架和骨架外表面的焊接的鋼板組成的U形側邊板,側邊板上端設有矩形開口槽,開口槽內安裝鋼板側門,鋼板側門的上端通過鉸鏈連接於頂板的端部,側門下部安裝有把手。打開側門時,抓住把手,將門以鉸鏈連接點為旋轉軸將門由下向上翻轉上去即可,而通過設置於側板與頂板之間的支撐杆結構,可以使門保持打開狀態。由於鋼材質量大笨重,這樣增加了廂體的重量,使車廂整體消耗大, 而將側門打開也需要耗費一定的體力;另外採用焊接工藝加工安裝複雜且產品結構容易變形,不容易校正;將門打開並保持側門開啟狀態時,左右兩側門之間的距離已大大超出了車廂整體的寬度,因此很容易碰觸到過往的行人。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其結構輕便、使車廂的使用壽命長,加工安裝方便,產品結構不易變形。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包括 U形側邊板和安裝於側邊板上的側門,其中所述側邊板由鋁合金第一型材板、兩個鋁合金第二型材板以及兩個鋁合金第三型材板連接組成,兩個所述第二型材板對稱設置於第一型材板上端的左、右兩側,兩個所述第三型材板分別位於兩個第二型材板的上端,所述第一、二、 三型材板的上、下端分別設有公插件和/或母插件,相鄰所述第一、二、三型材板之間通過公、母插件及鋁合金插芯固定連接,所述母插件的外側面設有橫截面為圓弧形的開口槽,所述開口槽的壁上設有橫截面為矩形的第一凹槽,所述公插件由垂直於第一、二、三型材板的第一凸稜和位於第一凸稜外側面且與第一凸稜垂直的第二凸稜構成,所述第一凸稜與所述開口槽的壁貼合,所述第二凸稜插置於所述第一凹槽內,所述第一凸稜與開口槽之間形成一通孔,所述通孔內插置插芯。
本發明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型材板的內表面設有橫截面為C型的第三凸稜,所述第三凸稜的開口端與第一型材板的內表面連接,所述第一型材板上設有與第三凸稜的內腔相通的第二開口槽,所述第二開口槽的兩端分別插接有橫截面為C型的滑道蓋板,所述滑道蓋板的開口端抵在第三凸稜的內腔表面。
本發明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其中所述側門為與第二、三型材板的外表面及第一型材板的外表面上部貼合的鋁合金型材,所述側門的寬度大於或等於兩個所述第二型材板及兩個第三型材板之間的距離,所述側門的內表面上部同一水平方向上安裝有兩個第一滾輪,所述側門的內表面下部同一水平方向上安裝有兩個第二滾輪,兩個所述第一滾輪設置於車廂頂棚凹槽內,兩個所述第二滾輪設臂於第一型材板的第三凸稜內腔中。
本發明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其中各所述第一、二、三型材板的內側面分別設有若干個橫截面為C型且開口朝外的鉚釘座。
採用上述方案後,本發明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通過將側邊板採用鋁合金第一、 二、三型材板,並且在這些型材板的相互連接端採用公、母插件插接後,再通過插芯固定在公、母插件之間,使相鄰型材板之間的接縫處反向脹緊連成一體,避免了現有的側邊板的焊接工藝的複雜,避免了焊接接縫處容易變形的問題,本發明側板結構連接方便、連接部位的強度大不易變形,且整體採用鋁合金材料代替現有的鋼材材料,其重量大大減輕,這樣就減輕了車廂整體重量,延長了車廂的使用壽命。
圖1是本發明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明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的側邊板結構示意圖3是本發明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的側邊板的左視放大圖4是本發明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的側門後視放大圖。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包括U形側邊板1和安裝於側邊板1 上的側門2。
結合圖2和圖3所示,側邊板1由鋁合金第一型材板3、兩個鋁合金第二型材板4 以及兩個鋁合金第三型材板5連接組成。兩個第二型材板4對稱設置於第一型材板3上端的左、右兩側,兩個第三型材板5分別位於兩個第二型材板4的上端。
結合圖3所示,第一型材板3的下端擠壓成型有母插件7,上端擠壓成型有公插件 6,在第一型材板3的左側面擠壓成型有兩個橫截面為C型且開口朝外的鉚釘座18。第一型材板3的左側面擠壓成型有橫截面為C型的第三凸稜13,第三凸稜13的開口端與第一型材板3的左側面連接。第一型材板3上擠壓成型有第二開口槽14,第二開口槽14的兩端分別插接有橫截面為C型的滑道蓋板15,滑道蓋板15的開口端抵在第三凸稜13的內腔表面。設置滑道蓋板15是用於堵住第三凸稜13的內腔兩端,保證側門2不脫離出側邊板1。
兩個第二型材板4的上、下端分別擠壓成型公插件6和母插件7,第二型材板4通過其下端的母插件7與第一型材板3上端的公插件6插接在一起。母插件7的外側面擠壓成型有橫截面為圓弧形的開口槽9。開口槽9的壁上向上擠壓成型有橫截面為矩形的第一凹槽10。公插件6由垂直於第一型材板3的第一凸稜11和位於第一凸稜11上面且與第一凸稜11垂直的第二凸稜12構成。第一凸稜11與開口槽9的壁貼合在一起,第二凸稜12 插置於第一凹槽10內,第一凸稜11與開口槽9之間形成一通孔,通孔內插置鋁合金插芯8。 第二型材板4的左側面擠壓成型有三個橫截面為C型且開口朝外的鉚釘座18。
兩個第三型材板5的上部均呈圓弧狀。兩個第三型材板5的上、下端均擠壓成型有母插件7,第三型材板5通過其下端的母插件7與第二型材板4上端的公插件6插接在一起,並通過鋁合金插芯8插接於公插件6和母插件7之間,將第二型材板4和第三型材板5 固定連接在一起。第三型材板5的左側面擠壓成型有四個橫截面為C型且開口朝外的鉚釘座18。
側門2為由上向下分別與第三型材板5的外表面、第二型材板4的外表面及第一型材板3的外表面上部貼合的鋁合金型材板。側門2的寬度大於或等於兩個第二型材板4 之間的距離,及大於或等於兩個第三型材板5之間的距離,此處設計為等於。結合圖4所示, 側門2的後表面上部在同一水平方向上安裝有兩個第一滾輪16,側門2的內表面下部在同一水平方向上安裝有兩個第二滾輪17,兩個第一滾輪16安裝於車廂頂棚凹槽內(圖中未示出),兩個第二滾輪17安裝於第一型材板3的第三凸稜13的內腔中。這樣設計保證側門2 沿側邊板1的外表面左右滑動,實現側門的開啟和關閉。
本發明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通過將側邊板1採用鋁合金第一型材板3、兩個鋁合金第二型材板4及兩個鋁合金第三型材板5製成,且相互之間通過公插件6和母插件7 插接後,再將鋁合金插芯8固定在公插件6和母插件7之間,使相鄰型材板之間的接縫處反向脹緊連成一體,避免了現有的側邊板的焊接工藝的複雜,避免了焊接接縫處容易變形的問題,本發明側板結構連接方便、連接部位的強度大不易變形;同時採用鋁合金側門2通過安裝於車廂頂棚的第一滾輪16與安裝於第一型材板3上的第二滾輪17,使側門2採用推拉式開啟和閉合,節省體積,不會影響到過往行人;本發明整體均採用鋁合金材料代替現有的鋼材,其重量大大減輕,減輕車廂整體重量,延長車廂的使用壽命;第一型材板3、兩個第二型材板4及兩個第三型材板5上均設有鉚釘座18,均是用於與車廂前、後門鉚釘連接,這樣保證整體的連接結構不易變形。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發明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包括U形側邊板(1)和安裝於側邊板(1)上的側門 O),其特徵在於所述側邊板(1)由鋁合金第一型材板(3)、兩個鋁合金第二型材板以及兩個鋁合金第三型材板( 連接組成,兩個所述第二型材板(4)對稱設置於第一型材板 (3)上端的左、右兩側,兩個所述第三型材板( 分別位於兩個第二型材板(4)的上端,所述第一、二、三型材板(3,4,5)的上、下端分別設有公插件(6)和/或母插件(7),相鄰所述第一、二、三型材板(3,4,幻之間通過公、母插件(6,7)及鋁合金插芯(8)固定連接,所述母插件(7)的外側面設有橫截面為圓弧形的開口槽(9),所述開口槽(9)的壁上設有橫截面為矩形的第一凹槽(10),所述公插件(6)由垂直於第一、二、三型材板(3,4,5)的第一凸稜(11) 和位於第一凸稜(11)外側面且與第一凸稜(11)垂直的第二凸稜(1 構成,所述第一凸稜 (11)與所述開口槽(9)的壁貼合,所述第二凸稜(1 插置於所述第一凹槽(10)內,所述第一凸稜(11)與開口槽(9)之間形成一通孔,所述通孔內插置插芯(8)。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型材板(3)的內表面設有橫截面為C型的第三凸稜(13),所述第三凸稜(1 的開口端與第一型材板 (3)的內表面連接,所述第一型材板C3)上設有與第三凸稜(1 的內腔相通的第二開口槽 (14),所述第二開口槽(14)的兩端分別插接有橫截面為C型的滑道蓋板(15),所述滑道蓋板(15)的開口端抵在第三凸稜(13)的內腔表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側門(2)為與第二、 三型材板(4,幻的外表面及第一型材板C3)的外表面上部貼合的鋁合金型材,所述側門(2) 的寬度大於或等於兩個所述第二型材板(4)及兩個第三型材板(5)之間的距離,所述側門 (2)的內表面上部同一水平方向上安裝有兩個第一滾輪(16),所述側門( 的內表面下部同一水平方向上安裝有兩個第二滾輪(17),兩個所述第一滾輪(16)設置於車廂頂棚凹槽內,兩個所述第二滾輪(17)設置於第一型材板(3)的第三凸稜(1 內腔中。
4.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其特徵在於各所述第一、二、 三型材板(3,4,5)的內側面分別設有若干個橫截面為C型且開口朝外的鉚釘座(18)。
全文摘要
一種自卸載貨車廂側板結構,屬於車輛側板結構技術領域,包括U形側邊板,所述側邊板由鋁合金第一、二、三型材板連接組成,兩個第二型材板對稱設於第一型材板上端左、右兩側,兩個第三型材板位於兩個第二型材板上端,第一、二、三型材板上、下端分別設有公和/或母插件,相鄰第一、二、三型材板之間通過公、母插件及鋁合金插芯連接,母插件外側面設有橫截面為圓弧形開口槽,開口槽壁上設有橫截面為矩形的第一凹槽,公插件由垂直於型材板的第一凸稜和第一凸稜外側面的第二凸稜構成,第一凸稜與開口槽壁貼合,第二凸稜插置於第一凹槽內,第一凸稜與開口槽之間插置插芯。本發明結構輕便、使車廂的使用壽命延長,加工安裝方便,產品結構不易變形。
文檔編號B60P1/28GK102556171SQ201210026540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7日
發明者尚厚延, 張培良, 王曉坡, 田羽恩, 祝偉忠, 蘇振佳, 薛振東, 鄭瑞, 馬廣開 申請人:叢林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華林特裝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