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木材打磨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0:33:55 1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木材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木材打磨機。
背景技術:
在木材加工中,木材經常需要進行打磨,以便均勻的進行塗料或者上漆。為滿足大量木材家具、日用品等的需要,常常採用機械的方式進行木材的批量打磨處理,即採用打磨裝置對木材進行快速打磨。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具、日用品等行業對木材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的打磨裝置中,只能對木材的其中一面進行打磨,如待木材的一面打磨完成、取出木材後,再翻另一面重新置入打磨裝置中進行打磨,這大大降低了打磨的效率。且目前的打磨裝置中,除屑大多採用僅利用除塵機或風機,並配以風管等,除屑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木材打磨機,該打磨裝置可連續對木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進行打磨,且用於打磨的砂輪高度可調,提高了打磨的速度和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木材打磨機,包括機架、設於所述機架上的傳送帶以及均設於所述傳送帶上方的打磨機構和除屑裝置,所述傳送帶上靠近所述打磨機構一端為進料平臺,所述傳送帶上靠近所述除屑裝置一端為出料平臺,所述進料平臺和出料平臺均為所述傳送帶的一部分,所述打磨機構和除屑裝置均固定於所述機架上且位置相對應,以使木材經所述打磨機構打磨後傳送至所述除屑裝置下方;
所述打磨機構包括相連接的用以打磨木材上表面的第一打磨單元和用於打磨木材下表面的第二打磨單元,所述第一打磨單元靠近所述進料平臺,所述第二打磨單元靠近所述除屑裝置;
所述第一打磨單元包括用以將木材的上表面粗磨的第一砂輪、用以將木材的上表面細磨的第二砂輪及用以調節所述第一砂輪和第二砂輪升降的第一調節杆,所述第一砂輪和第二砂輪均活動設於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一砂輪靠近所述進料平臺,所述第一砂輪和第二砂輪的轉動軸分別與設於所述機架上的第一電機、第二電機的輸出軸連接;
所述第二打磨單元包括用以將木材的下表面粗磨的第三砂輪、用以將木材的下表面細磨的第四砂輪及用以調節所述第三砂輪和第四砂輪升降的第二調節杆,所述第三砂輪和第四砂輪均活動設於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三砂輪靠近所述第二砂輪,所述第三砂輪和第四砂輪分別與設於所述機架上的第三電機、第四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第一砂輪和第二砂輪的水平位置高於所述第三砂輪和第四砂輪的水平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機上還設有第一調速系統,所述第一調速系統包括第一轉速調節器、第一控制器和第一磁旋轉傳感器,所述第一轉速調節器和第一磁旋轉傳感器均與所述第一控制器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一磁旋轉傳感器檢測到的轉速傳至所述第一控制器,通過第一控制器實現對所述第一轉速調節器的調控;所述第二電機、第三電機和第四電機上也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一調速系統相同的第二調速系統、第三調速系統和第四調速系統。
進一步地,所述木材打磨機還包括安裝於所述機架上的壓緊機構,所述壓緊機構包括支架和滾筒,所述滾筒水平地位於所述傳送帶的上方且與所述傳送帶的傳輸方向垂直,所述滾筒的端部通過所述支架與所述機架轉動地連接;所述支架傾斜地設於所述機架的側面上,所述支架的一端與所述機架鉸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滾筒的端部轉動連接;所述支架與所述機架之間還設有一用於為所述支架提供恢復力的彈簧和一用以保證所述滾筒與傳送帶最小的距離及為所述彈簧提供預緊力的限位塊,所述彈簧的恢復力方向與所述支架的旋轉方向相對應,所述滾筒與傳送帶最小的距離小於所述打磨機構中的砂輪與所述傳送帶之間的距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砂輪為三個,所述第二砂輪為兩個,每一所述第一砂輪和第二砂輪均對應有一第一調節杆。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砂輪為三個,所述第四砂輪為兩個,每一所述第三砂輪和第四砂輪均對應有一第二調節杆。
進一步地,所述壓緊機構為多個,多個所述壓緊機構分別安裝於靠近所述進料平臺一端、靠近所述出料平臺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砂輪、第二砂輪、第三砂輪和第四砂輪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除屑裝置包括轉軸及設於所述轉軸的圓周面上的毛刷,所述轉軸通過支架安裝於所述機架上且與設於所述機架上的第五電機的輸出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機架上還設有用以調節所述轉軸高度的第三調節杆,所述第三調節杆與所述支架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打磨單元下方還固定有風管,所述風管與外置的或設於所述機架上的抽風機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砂輪和第三砂輪上的砂帶的磨料粒度為150目,所述第二砂輪和第四砂輪上的砂帶的磨料粒度為240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砂輪、第二砂輪、第三砂輪和第四砂輪的上方均蓋有蓋罩,所述第一調節杆和第二調節杆均穿設所述蓋罩。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所述的木材打磨機的用途,所述木材打磨機用於打磨木質衣架。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通過同時設置兩組打磨單元,分別對木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進行打磨,使木材的一面得以打磨完成後,直接對另一面進行打磨,而無需重新進料後再對另一面進行打磨,這大大提高了木材打磨的效率。且本發明中的兩組打磨單元中的砂輪還均配有升降調節杆,可使砂輪根據不同木材的厚度進行升降調整,打磨裝置可打磨不同厚度的木材,使用靈活,擴大了本發明的使用範圍。此外,本發明中還設置了調控系統,使本發明中第一打磨單元和第二打磨單元中的砂輪轉速均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使砂輪的轉速均勻,防止由於砂輪的轉速不均勻而造成的打磨深度不一致、木材表面出現凹凸現象等問題。
(2)本發明還通過設置壓緊機構,使木材在打磨過程可防止木材的移動,提高了木材的打磨效果,進一步提高了木材的打磨效率。且壓緊機構中通過設置彈簧連接,使壓緊機構可利用彈簧的彈性變形便捷地根據木材的厚度進行壓緊或鬆開,使用靈活。
(3)由於經打磨機構打磨後,木材的表面會附有碎屑或粉塵,本發明通過設置在打磨機構下方設置風管及及在打磨結束後通過可轉動的除屑裝置對木材進行雙重除屑,使打磨後的木材表面更乾淨,便於後續的上漆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傳送帶,3-進料平臺,4-出料平臺,5-第一打磨單元,51-第一砂輪,52-第二砂輪,53-第一調節杆,6-第二打磨單元,61-第三砂輪,62-第四砂輪,63-第二調節杆,7-彈簧,8-支架,9-滾筒,10-轉軸,11-毛刷,12-第三調節杆,13-蓋罩,14-風管,15-木質衣架,16-第一電機,17-第二電機,18-第三電機,19-第四電機,20-第五電機,21-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需要說明的是,當組件被稱為「固定於」另一個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組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設置於」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設置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實施例
如圖1,一種木材打磨機,包括機架1、設於所述機架1上的傳送帶2以及均設於所述傳送帶2上方的打磨機構和除屑裝置,所述傳送帶2上靠近所述打磨機構一端為進料平臺3,所述傳送帶2上靠近所述除屑裝置一端為出料平臺4,所述進料平臺3和出料平臺4均為所述傳送帶2的一部分。所述打磨機構和除屑裝置均固定於所述機架1上且位置相對應,以使木材經所述打磨機構打磨後傳送至所述除屑裝置下方。
其中,打磨機構包括相連接的用以打磨木材上表面的第一打磨單元5和用於打磨木材下表面的第二打磨單元6,所述第一打磨單元5靠近所述進料平臺3,所述第二打磨單元6靠近所述除屑裝置。所述第一打磨單元5包括用以將木材的上表面粗磨的第一砂輪51、用以將木材的上表面細磨的第二砂輪52及用以調節所述第一砂輪51和第二砂輪52升降的第一調節杆53,所述第一砂輪51和第二砂輪52均活動設於所述機架1上且設於同一水平線上;所述第一砂輪51靠近所述進料平臺3,所述第一砂輪51和第二砂輪52分別與設於所述機架1上的第一電機16、第二電機17的輸出軸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砂輪51為三個,所述第二砂輪52為兩個,每一個第一砂輪51和第二砂輪52均各自對應有一第一調節杆53,首先通過三個第一砂輪51進行粗磨,再通過兩個第二砂輪52進行細磨完善打磨效果,這一粗磨與細磨結合,使打磨效果更佳,木材的表面更光滑平整。
所述第二打磨單元6包括用以將木材的下表面粗磨的第三砂輪61、用以將木材的下表面細磨的第四砂輪62及用以調節所述第三砂輪61和第四砂輪62升降的第二調節杆63,所述第三砂輪61和第四砂輪62均活動設所述機架1上且設於同一水平線上;所述第三砂輪61靠近所述第二砂輪52,所述第三砂輪61和第四砂輪62分別與設於所述機架1上的第三電機18、第四電機19的輸出軸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三砂輪61為三個,所述第四砂輪62為兩個,每一第三砂輪61和第四砂輪62均各自對應有一第二調節杆63。同理,首先通過三個第三砂輪61進行粗磨,再通過兩個第四砂輪62進行細磨完善打磨效果,這一粗磨與細磨結合,使打磨效果更佳,木材的表面更光滑平整。其中,第一砂輪51和第二砂輪52的水平位置高於所述第三砂輪61和第四砂輪62的水平位置。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同時設置第一打磨單元5和第二打磨單元6,分別對木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進行打磨,使木材的一面經第一打磨單元5打磨完成後,直接傳送至第二打磨單元6對另一面進行打磨,而無需重新進料後再對另一面進行打磨,這大大提高了木材打磨的效率。且本發明中的兩組打磨單元中的砂輪還均配有升降調節杆,可使砂輪根據不同木材的厚度進行升降調整,進而使本發明實施例的打磨裝置可打磨不同厚度的木材,使用靈活,擴大了本實施例的使用範圍。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機16上還設有第一調速系統(圖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調速系統包括第一轉速調節器、第一控制器和第一磁旋轉傳感器,所述第一轉速調節器和第一磁旋轉傳感器均與所述第一控制器連接,用於將所述第一磁旋轉傳感器檢測到的轉速傳至所述第一控制器,通過第一控制器實現對所述第一轉速調節器的調控。所述第二電機17、第三電機18和第四電機19上也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一調速系統相同的第二調速系統、第三調速系統和第四調速系統,在此不再複述。通過上述調控系統,可使本實施例中第一打磨單元5和第二打磨單元6中的砂輪轉速均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使砂輪的轉速均勻,防止由於砂輪的轉速不均勻而造成的打磨深度不一致、木材表面出現凹凸現象等問題。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所述木材打磨機還包括安裝於所述機架上的壓緊機構,所述壓緊機構包括滾筒9和支架8,所述滾筒9水平地位於所述傳送帶2的上方且與所述傳送帶2的傳輸方向垂直,所述滾筒9的端部通過所述支架8與所述機架1轉動地連接。所述支架8傾斜地設於所述機架1的側面上,所述支架8的一端與所述機架1鉸接,所述支架8的另一端與所述滾筒9的端部轉動連接。所述支架8與所述機架1之間還設有一用於為所述支架8提供恢復力的彈簧7和一用以保證所述滾筒9與傳送帶2最小的距離及為所述彈簧7提供預緊力的限位塊21,所述彈簧7的恢復力方向與所述支架8的旋轉方向相對應,所述滾筒9與傳送帶2最小的距離小於所述打磨機構中的砂輪與所述傳送帶2之間的距離。本實施例通過設置壓緊機構,使木材在打磨過程可防止木材的移動,提高了木材的打磨效果,進一步提高了木材的打磨效率。且壓緊機構中通過設置彈簧7連接,使壓緊機構可利用彈簧7的彈性變形便捷地根據木材的厚度進行壓緊或鬆開,使用靈活。
進一步地,所述壓緊機構為多個,多個所述壓緊機構分別安裝於靠近所述進料平臺3一端、靠近所述出料平臺4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砂輪51、第二砂輪52、第三砂輪61和第四砂輪62之間,本實施例中壓緊機構為12個。通過在不同位置共設置多個壓緊機構,提高了打磨過程中木材的穩定性,使打磨的木材表面更光滑。
進一步地,所述除屑裝置包括轉軸10及設於所述轉軸10的圓周面上的毛刷11,所述轉軸10通過支架(圖中未示出)安裝於所述機架1上且與設於所述機架1上的第五電機20的輸出軸連接。所述機架1上還設有用以調節所述除屑裝置的轉軸10高度的第三調節杆12,所述第三調節杆12與所述支架活動連接。本實施例的除屑裝置不僅結構簡單,通過轉軸10上的毛刷轉動即可清除木材上的木屑,簡單方便,由於毛刷較軟,還起到了防治刮傷木材表面的作用,且轉軸10的高度(即毛刷11的高度)可調,可根據木材厚度大小使毛刷11與木材表面充分接觸,以除淨木材表面的木屑。為了進一步提高除屑效果,特別是木材下表面的除屑效果,本實施例還在第二打磨單元下方固定有若干風管14,所述風管14與抽風機(圖中未示出)連接,抽風機既可設於打磨裝置的機架1上,也可設於打磨裝置外。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砂輪51和第三砂輪61上的砂帶的磨料粒度為150目,所述第二砂輪52和第四砂輪62上的砂帶的磨料粒度為240目。通過在粗磨和細磨時選用合適的磨料粒度的砂帶,防止磨料粒度過大的砂帶在打磨時木材被過多磨掉,磨料粒度過小的砂帶在打磨時木材打磨效果不明顯。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砂輪51、第二砂輪52、第三砂輪61和第四砂輪62的上方均蓋有蓋罩13,所述第一調節杆53和第二調節杆63均穿設所述蓋罩13。蓋罩13可防止灰塵等調入打磨機構內,難以清理,且影響打磨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調節杆53、第二調節杆63和第三調節杆12的結構相同,均通過調節杆上的螺母實現升降,即當第一調節杆53、第二調節杆63上的螺母向右旋轉時則為將第一砂輪51、第二砂輪52、第三砂輪61和第四砂輪62升起,反之,當第一調節杆53、第二調節杆63上的螺母向左旋轉時則為將第一砂輪51、第二砂輪52、第三砂輪61和第四砂輪62調低。同理,當第三調節杆12上的螺母向右旋轉時則為將除屑裝置的轉軸10升高,當第三調節杆12上的螺母向左旋轉時則為將除屑裝置的轉軸10調低,以根據木材的厚度來調節打磨機構和除屑裝置的高度,靈活打磨與除屑。通過第一調節杆53和第二調節杆63調節砂輪升降時,要求各個砂輪磨料均勻,可通過觀察磨料時粉塵的多少來判斷,同時注意砂帶是否偏移,及時調整。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木材打磨機用於打磨木質衣架15,當然其他實施例中也可用於打磨其他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