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瓶自動開合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7 07:39:50 2
專利名稱:保溫瓶自動開合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溫瓶、尤其是一種瓶塞可以自動開合的保溫瓶。
目前人們普遍使用的保溫瓶,在使用時都是用手將瓶塞和蓋拿下,放在其它物面上,沏好茶之後再將瓶塞和瓶蓋蓋上。這種結構的保溫瓶使用時不但容易造成瓶塞的汙染,而且使用也不方便。另外這種保溫瓶的瓶塞有時也有「跑塞」現象,保溫效果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沏茶時無需用手直接觸摸瓶塞,並能克服「跑塞」現象的保溫瓶自動開合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一種自動開合裝置,將其通過套圈安裝在保溫瓶的外殼上;該裝置其特點是瓶塞固定在瓶蓋上,瓶蓋固定在連杆的左端;在外殼上置有套圈,在套圈的外圓周上設有立柱,立柱的橫截面呈「U」字型,且「U」字型的開口端向內,在立柱內腔上部左邊兩側壁上制有支點孔,支點孔中配有的銷釘與配在其立柱內腔中的連杆上的支點孔活動連接;在立柱內腔右側的豎直方向中下部設有導管,導管內孔的中上部制有彈簧孔,彈簧的中下端配在彈簧孔內,在彈簧的簧中心孔內配有操縱杆,彈簧的下端由彈簧孔的底端限位,彈簧的上端由操縱杆上端的連接頭限位,連接頭與連杆左端活動連接,操縱杆的下端配有手把,手把的操作手把配在立柱右側在彈簧孔下端制有的滑槽中,並伸出在立柱體外。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由於採用在保溫瓶外殼上通過套圈安裝有自動開合裝置,使用時只需將手把向下拉進卡口,操縱杆驅動連杆右端繞支點作順時針移動,從而使連杆左端啟動瓶蓋、瓶塞上移離開瓶口,將瓶塞打開並固定在瓶口的右上方,在沏完茶後,只需將手把離開卡口,在彈簧彈力的作用下使瓶塞自動回位。因此,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消除了保溫瓶偶爾出現的「跑塞」現象,保溫性能好,安全衛生,使用時無需用手觸摸瓶塞和蓋、避免了細菌的傳播和汙物的佔染;另外,由於在操縱杆上和在瓶蓋頂上的凹槽中兩處配有彈簧,因此,瓶塞與瓶口密封性好,如果瓶塞選用軟質材料製成、本實用新型即使倒置,開水也不會溢出。
以下結合附圖和最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圖2為
圖1所示沿A-A線的剖面圖。
如
圖1所示,連杆13左端固定瓶塞5、瓶蓋4的具體結構為瓶塞5上部制有外螺紋,配在接頭6下部的內螺孔中,為了進一步固緊瓶塞5,在接頭6的內螺孔的外圓周制有外螺紋,並在其上配有固定螺母12;接頭6的上部直徑小於下部直徑,瓶蓋4的頂部制有中心孔動配合在接頭6上部的外圓周上,在接頭6的上端制有臺階軸,連杆13的左端製成圓環狀固定圈13a,固定圈13a的內孔配在接頭6的上端臺階軸端上,其固定圈13a同時配在頂蓋8的內孔中;瓶蓋4頂部外側在中心孔外製有環形槽11,環形槽11中配有彈簧7,頂蓋8底端的圓環邊配在彈簧7上端;接頭6制有中心孔,螺釘9穿過接頭6的中心孔,固定在頂蓋8中心所制的螺孔中,將瓶塞5、瓶蓋4固定在連杆13的左端。
將瓶塞5、瓶蓋4固定在連杆13的左端,還有其它結構,如將瓶塞5上部加長,瓶蓋4的頂部中心孔配在瓶塞5上部的軸頸上,將瓶塞5上端軸頸制有外螺紋,連杆13左端的固定圈13a內孔制有內螺紋,配在瓶塞5上端的軸頸上,然後再在其上加螺母拼緊等類似結構,都在本實用新型的公開範圍之內,如
圖1、圖2所示,在外殼1上固定有套圈2,套圈2可製成有開口端,在伸出的耳搭上制孔,通過用螺栓收緊將套圈2固定在不同直徑的外殼1上。在套圈2的外圓周上設有立柱20,立柱20的橫截面呈「U」字形,且「U」字形的開口端向內,在立柱20內腔上部左邊兩側壁上制有支點孔15,支點孔15中固定有銷釘17、連杆13呈勾形狀,連杆13的右部配在立柱20的內腔中,在勾形的轉彎處設有支點孔15。支點孔15中配有襯套14可轉動地配在銷釘17上,連杆13的左臂為單臂、在左端制有固定圈13a與前節所述的瓶塞5、瓶蓋4連接。連杆13的右臂製成雙臂似撥叉狀,銷軸19的兩端固定在連杆13右臂端部雙臂所制的銷孔中,在立柱20內腔右側的豎直方向中下部設有導管27,導管27內孔的中上部制有彈簧孔23,彈簧24中下端配在彈簧孔23內,在彈簧24的簧中心孔內配有操縱杆21,彈簧24的上端由操縱杆21上端的連接頭18限位,彈簧24的下端由彈簧孔23的底端限位。操縱杆21的下端配有手把26,手把26成直角形,直角形的一邊製成螺杆狀,固定在操縱杆21的下端所制的螺孔中,直角形的另一邊為操作手把,立柱20在右側的彈簧孔23下端制有滑槽29,滑槽29的下端制有卡口30,上述的操作手把配在此滑槽29中,並伸出在立柱20體外,操縱杆21上端的連接頭18製成如遊標卡尺的頭部狀(為了美觀起見在其頭部上又鑲了一塊,當操縱杆21上升到最高點時與立柱20上端面形狀相同的片狀物)、其中心制有銷槽16,且銷槽16的中心線與操縱杆21的中心線相垂直。連接頭18由銷槽16配於連杆13右臂撥叉端中間的銷軸19上,銷槽16的長度為當操縱杆21拉到最低位時,銷軸19不脫離此槽。連杆13的右端與連接頭18的活動連接不局限於上述結構,也可以用其它活動連接方式。如轉動拉杆式連接等,這些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保溫瓶自動開合裝置,包括瓶膽口(3)、外殼(1)、瓶蓋(4)、瓶塞(5),其特徵在於瓶塞(5)固定在瓶蓋(4)上、瓶蓋(4)固定在連杆(13)的左端;在外殼(1)上置有套圈(2),在套圈(2)的外圓周上設有立柱(20),立柱(20)的橫截面呈「U」字型,在立柱(20)內腔上部左邊兩側壁上制有支點孔(15),支點孔(15)中所配的銷釘(17)與配在其立柱(20)內腔中的連杆(13)上的支點孔(15)活動連接;在立柱(20)內腔右側的豎直方向中下部設有導管(27),導管(27)內孔的中上部制有彈簧孔(23),彈簧(24)的中下端配在彈簧孔(23)內,在彈簧(24)的簧中心孔內配有操縱杆(21),彈簧(24)的上端由操縱杆(21)上端的連接頭(18)限位,彈簧(24)的下端由彈簧孔(23)的底端限位,連接頭(18)與連杆(13)的右端活動連接、操縱杆(21)的下端配有手把(26),手把(26)的操作手把配在立柱(20)右側在彈簧孔(23)下端制有的滑槽(29)中、並伸出在立柱(20)體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溫瓶自動開合裝置,其特徵在於連杆(13)呈勾形狀、在勾形的轉彎處設有支點孔(15)、連杆(13)的左臂為單臂,在左端制有圓環狀固定圈(13a),連杆(13)的右臂製成雙臂似撥叉狀,銷軸(19)的兩端固定在連杆(13)右臂端部雙臂所制的銷孔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溫瓶自動開合裝置,其特徵在於瓶塞(5)、瓶蓋(4)通過接頭(6)固定在連杆(13)的左端,接頭(6)下部所制的內螺孔中配瓶塞(5),並在其內螺孔的外圓周制有的外螺紋上配有固定螺母(12);瓶蓋(1)頂部的中心孔動配合在接頭(6)上部外圓周上,在接頭(6)的上端外圓周臺階軸上配有連杆(13)的左端固定圈(13a),其固定圈(13a)同時配在頂蓋(8)的內孔中,頂蓋(8)底端圓環邊配在瓶蓋(4)頂部中心孔外所制的環形槽(11)中所配的彈簧(7)的上端;螺釘(9)穿過接頭(6)的中心孔,固定在頂蓋(8)中心所制的螺孔(10)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溫瓶自動開合裝置,其特徵在於連接頭(18)製成如遊標卡尺的頭部狀,其中心制有銷槽(16),且銷槽(16)的中心線與操縱杆(21)的中心線相垂直,連接頭(18)由銷槽(16)配於連杆(13)右臂端部中間的銷軸(19)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保溫瓶自動開合裝置,其特點是:在外殼(1)上置有的套圈(2)上固定有立柱(20),立柱(20)空腔上部制有支點孔(15)中所配的銷釘(17)與配在其空腔中的連杆(13)上的支點孔(15)活動連接,連杆(13)的左端與瓶塞(5)固定連接,其右端與配在立柱(20)右側的操縱杆(21)上端活動連接,操縱杆(21)配在彈簧(24)簧中心孔中,操縱杆(21)下端設有手把(26)配在立柱(20)右側的滑槽(29)中。本裝置具有使用方便、保溫、衛生等優點。
文檔編號A47J41/02GK2286013SQ9621980
公開日1998年7月15日 申請日期1996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1996年7月26日
發明者陳嶺 申請人:陳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