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式雙層埋地貯罐的製作方法
2023-09-27 08:48:20 1
臥式雙層埋地貯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包括外容器、內容器、潛液泵和出液管。其中外容器能夠全部埋設於地面以下;內容器設於所述外容器內;潛液泵設置於所述內容器內底部;出液管的一端連接於所述潛液泵的出液口,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容器。本實用新型中,外容器能夠全部埋設於地面以下,且潛液泵設置於內容器內,使泵和罐體融為一體,整體埋設於地面以下,不必專門為泵建造低溫泵池等保溫設施,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而且保證了潛液泵始終處於低溫狀態,減少了通過低溫泵池的漏熱量,提高了貯罐整體低溫性能,有效地降低了貯罐的日蒸發率。因此,使用本實用新型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節能環保。
【專利說明】臥式雙層埋地貯罐【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低溫壓力容器,尤其涉及一種用於貯存LNG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低溫儲罐大都置於地面之上,多為雙層結構,盛裝的介質絕大部分是低溫液體,如液氧、液氮、液氬、液態天然氣(LNG)、液態二氧化碳、液態乙烯等,貯罐相關的配套管路要求較高,並且出於消防安全等因素考慮,對貯罐周圍空間的要求較大。
[0003]同時,置於地面之上的低溫壓力容器中,通過泵傳輸低溫液體時,為保證泵工作時一直處於低溫狀態,目前的做法是將泵置於一個絕熱的低溫泵池中。低溫泵池的泵池體上裝有進液管、回液管等結構。泵池體的口部焊接有法蘭,泵直接固定在作為泵池蓋的法蘭蓋下方,法蘭蓋通過螺柱連接在法蘭上。應用實踐表明,目前的低溫泵池存在以下不足之處:泵池蓋直接與低溫液體的氣相接觸,因此二者之間存在直接的熱傳遞。由於泵池體是一個絕熱層,這樣法蘭蓋就是一個直接的熱傳導體,大量的熱量傳遞到低溫液體中,造成低溫液體飽和壓力上升,泵池蓋表面大面積結霜,嚴重時低溫泵池不能正常工作。
[0004]因此,傳統的低溫壓力容器中,首先由於需要為泵建一個低溫泵池,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其次,即使將泵設於低溫泵池中,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一定的漏熱量以及結霜現象等,從而導致能量消耗,不利於節能環保。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臥式雙層埋地貯罐,以解決現有低溫壓力容器的能量損耗嚴重的問題。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臥式雙層埋地貯罐,用於貯存LNG,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包括:外容器、內容器、潛液泵和出液管。其中外容器能夠全部埋設於地面以下;內容器設於所述外容器內;潛液泵設置於所述內容器內底部;出液管的一端連接於所述潛液泵的出液口,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容器。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儲液筒,所述儲液筒固定於所述內容器底部外面並與所述內容器連通,所述潛液泵安裝於所述儲液筒內。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內容器底端部具有內容器底部開口,所述儲液筒包括:內筒、內筒封頭和內加強板。內筒的頂端固定於所述內容器的內容器底部開口邊緣;內筒封頭固定於所述內筒的底端部;內加強板固定於所述內筒的頂端部外緣及所述內容器。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儲液筒還包括安裝板,所述安裝板固定於所述內筒下端部,所述潛液泵固定安裝在所述安裝板上,且所述潛液泵的中心線與所述內筒的中心線在同一條豎直線上。[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防護保溫筒,所述防護保溫筒固定於所述外容器外面,所述儲液筒凸伸出所述外容器,並位於所述防護保溫筒內。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儲液筒與所述防護保溫筒之間填充有保溫材料。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防護保溫筒包括外筒、外筒封頭和外加強板。外筒的頂端固定於所述外容器;外筒封頭固定於所述外筒的底端部;外加強板固定於所述外筒的頂端部外緣及所述外容器。
[001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內容器頂端部對正所述內容器底部開口位置設有內容器頂部開口,所述外容器頂端部對正所述內容器頂部開口位置設有外容器頂部開口,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內連接筒和內法蘭。內連接筒的底端部固定於所述內容器頂部開口邊緣;內法蘭安裝於所述內連接筒頂端部,且所述內法蘭中央設有通孔;所述出液管穿過所述內法蘭中央的通孔經外容器頂部開口伸出所述外容器。
[001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內補強板,所述內補強板固定於所述內容器的內容器頂部開口周緣,並與所述內連接筒固定連接。
[001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外連接筒和外法蘭。外連接筒底端部固定於所述內容器上,所述外連接筒與所述內連接筒具有共同的中心線,且所述外連接筒伸出所述外容器頂部開口並與所述外容器固定連接;外法蘭安裝於所述外連接筒的頂端部;所述出液管上端部彎折90°後沿水平方向穿過所述外連接筒伸出所述外容器。
[001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平蓋封頭,所述平蓋封頭具有通孔以供所述外連接筒伸出,所述平蓋封頭的通孔周緣固定於所述外連接筒,所述平蓋封頭的外周側固定於所述外容器。
[001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外補強板,所述外補強板固定於所述平蓋封頭外周側以及所述外容器。
[001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平蓋封頭上設有測真空裝置、防爆裝置、真空閥、頂部進液口、底部進液口、液位計氣相口、液位計液相口和氣相口。
[002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分別與所述頂部進液口、底部進液口、液位計氣相口、液位計液相口和氣相口連接的管路,各個管路的位於所述外容器和所述內容器之間的部分設有彎曲部。
[002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與所述液位計液相口連接的液位計液相管緊貼所述外容器內壁。
[0022]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於:外容器能夠全部埋設於地面以下,且潛液泵設置於內容器內,使泵和罐體融為一體,因此本實用新型能夠整體埋設於地面以下,這樣不但節省了地面空間,而且相比於傳統的將LNG貯罐設置於地面的情況,本實用新型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與附近的住宅等區域的安全距離可減小50%以上。同時,由於潛液泵設置於內容器內,不必專門為泵建造低溫泵池等保溫設施,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而且保證了潛液泵始終處於低溫狀態,減少了通過低溫泵池的漏熱量,提高了貯罐整體低溫性能,有效地降低了貯罐的日蒸發率。因此,使用本實用新型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節能環保。
[0023]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優選實施例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徵和優點將更加明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圖1中的A部分放大圖;
[0026]圖3為圖1的右視圖;
[0027]圖4為圖1中的B向視圖;
[0028]圖5表示本實用新型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中的內容器與外容器之間的管路中設有彎曲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將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應當注意,這裡描述的實施例只用於舉例說明,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
[0030]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其用於貯存LNG低溫液體。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包括:外容器1、內容器3、潛液泵4以及各種管路等。
[0031]外容器I能夠全部埋設於地面以下,例如外容器I頂部距地面的高度至少500mm,也就是說外容器I頂部的覆土層至少可達500_。外容器I包括外筒體和焊接於筒體兩端的外左封頭7和外右封頭10以及外筒體加強圈等。外筒體底部兩端設有鞍式支座6,頂部兩端設有吊耳9。
[0032]內容器3主要包括內筒體、內左封頭、內右封頭、內加強圈等。內容器3可以採用傳統結構。
[0033]潛液泵4設置於內容器內底部,潛液泵4的出液口 40連接出液管41,出液管41的另一端伸出外容器I。本實用新型中將潛液泵4設置於內容器內底部,不需要額外設置泵的保溫設施,貯罐的低溫性能好,並大幅度降低運營成本。
[0034]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儲液筒,儲液筒固定於內容器3底部外面並與內容器3連通,將潛液泵4安裝於儲液筒中。這樣可以降低潛液泵4出液口位置,從而儘可能地用盡貯罐內的液體。
[0035]將潛液泵4安裝於儲液筒中時,內容器3底端部需要設置內容器底部開口。儲液筒包括內筒34、內筒封頭35、內加強板36和安裝板37。其中內筒34的頂端焊接固定於內容器3的內容器底部開口邊緣,內筒封頭35焊接固定於內筒34的底端部,內加強板36焊接固定於內筒34的頂端部外緣及內容器3。當然儲液筒的結構不以此為限。內加強板36的作用在於補強內容器的底部開口處的強度。安裝板37焊接固定於內筒34下端部,潛液泵4安裝在安裝板37上,且潛液泵4的中心線與內筒34的中心線在同一條豎直線上。當潛液泵4內置於內容器3中定位完成後,其同軸度、垂直度偏差應小於0.2_。儲液筒位於內容器3最底部,並通過內容器底部開口與容器連通,潛液泵4安裝於儲液筒內,沉浸於液體中,可以快速使用該潛液泵4。
[0036]本實用新型中,在外容器I上固定有防護保溫筒,該防護保溫筒包括外筒11、外筒封頭12和外加強板13。其中外筒11的頂端固定於外容器1,外筒封頭12焊接固定於外筒11的底端部,外加強板13焊接固定於外筒11的頂端部外緣及外容器I。儲液筒的底端部凸伸出外容器1,並位於防護保溫筒內,防護保溫筒對儲液筒起到保護作用。進一步地,可以在儲液筒與防護保溫筒之間填充保溫材料,例如珠光砂等,防護保溫筒還可以對儲液筒內的低溫液體起到絕熱保溫的作用。防護保溫筒的離地高度略高於臥式雙層埋地貯罐的最底端的離地高度,以便貯罐在再制時和運輸情況下能很好地放置和運輸。
[0037]本實用新型中,測真空裝置21、防爆裝置22、真空閥23、頂部進液口 24、底部進液口 25、液位計氣相口 26、液位計液相口 27和氣相口 28等結構均可以集中設置於臥式雙層埋地貯罐的頂部。在內容器和外容器上集中開口,有利於集中進行補強設計,且該貯罐在後續使用過程中,管口集中,可以讓用戶更方便、快捷地使用。在臥式雙層埋地貯罐的頂部集中設置各種管路開口及附件的方式不以上述具體描述為限。
[0038]在內容器3頂端部對正內容器底部開口位置設有內容器頂部開口,頂部開口邊緣焊接固定有內連接筒31,內連接筒31頂端部安裝有內法蘭32,內法蘭32中央設有通孔。內容器頂部開口周緣焊接固定有內補強板33,內補強板33與內連接筒31焊接固定。內容器3上焊接固定有外連接筒15,外連接筒15與內連接筒31具有共同的中心線。
[0039]在外容器I頂端部對正內容器頂部開口位置設有外容器頂部開口,外連接筒15伸出外容器頂部開口並在該開口處與外容器I焊接固定,外連接筒15的頂端部安裝有外法蘭16。
[0040]出液管41上端部通過法蘭38連接一段柔性金屬軟管42,出液管41穿過內法蘭32中央的通孔在軟管42處彎折90°後沿水平方向穿過外連接筒15伸出外容器I。
[0041]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平蓋封頭17,平蓋封頭17具有通孔以供外連接筒15伸出,平蓋封頭17的通孔周緣焊接固定於外連接筒15,平蓋封頭17的外周側固定於外容器
I。平蓋封頭17外周側以及外容器I焊接固定有外補強板18。測真空裝置21、防爆裝置22、真空閥23、頂部進液口 24、底部進液口 25、液位計氣相口 26、液位計液相口 27和氣相口28等管路開口及各附件均設置於該平蓋封頭17上。
[0042]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分別與頂部進液口 24、底部進液口 25、液位計氣相口 26、液位計液相口 27和氣相口 28連接的管路,考慮實際的冷縮工況,主要的氣相管路、液相管路的位於外容器I和內容器3之間的部分設有彎曲部20,例如採用η彎的結構方式,以實際增強整根管子的柔性度。另外,與液位計液相口 27連接的液位計液相管緊貼外容器I內壁,此設計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液體在管道內的氣化能力。
[0043]綜上,本實用新型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中,選用潛液泵,並將潛液泵設置於內容器3內底部,使泵和罐體融為一體,貯罐的整體長度不受影響,本實用新型能夠整體埋設於地面以下,不必專門為泵建造低溫泵池等保溫設施,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使用本實用新型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節能環保。
[0044]雖然已參照幾個典型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但應當理解,所用的術語是說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術語。由於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多種形式具體實施而不脫離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實質,所以應當理解,上述實施例不限於任何前述的細節,而應在隨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範圍內廣泛地解釋,因此落入權利要求或其等效範圍內的全部變化和改型都應為隨附權利要求所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臥式雙層埋地貯罐,用於貯存LNG,其特徵在於,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包括: 外容器(1),能夠全部埋設於地面以下; 內容器(3),設於所述外容器內; 潛液泵(4),設置於所述內容器內底部; 出液管(41 ),一端連接於所述潛液泵(4 )的出液口( 40 ),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容器(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其特徵在於,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 儲液筒,固定於所述內容器(3)底部外面並與所述內容器(3)連通,所述潛液泵(4)安裝於所述儲液筒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容器(3)底端部具有內容器底部開口,所述儲液筒包括: 內筒(34),頂端固定於所述內容器(3)的內容器底部開口邊緣; 內筒封頭(35),固定於所述內筒(34)的底端部; 內加強板(36 ),固定於所述內筒(34 )的頂端部外緣及所述內容器(3 )。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其特徵在於,所述儲液筒還包括: 安裝板(37),固定於所述內筒(34)下端部,所述潛液泵(4)固定安裝在所述安裝板(37)上,且所述潛液泵(4)的中心 線與所述內筒(34)的中心線在同一條豎直線上。
5.根據權利要求2、3或4所述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其特徵在於,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 防護保溫筒,固定於所述外容器(I)外面,所述儲液筒凸伸出所述外容器(1),並位於所述防護保溫筒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其特徵在於,所述儲液筒與所述防護保溫筒之間填充有保溫材料。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其特徵在於,所述防護保溫筒包括: 外筒(11),頂端固定於所述外容器(I); 外筒封頭(12),固定於所述外筒(11)的底端部; 外加強板(13 ),固定於所述外筒(11)的頂端部外緣及所述外容器(I)。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容器(3)頂端部對正所述內容器底部開口位置設有內容器頂部開口,所述外容器(I)頂端部對正所述內容器頂部開口位置設有外容器頂部開口,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 內連接筒(31),底端部固定於所述內容器頂部開口邊緣; 內法蘭(32),安裝於所述內連接筒(31)頂端部,且所述內法蘭(32)中央設有通孔; 所述出液管(41)穿過所述內法蘭(32)中央的通孔經外容器頂部開口伸出所述外容器(I)。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其特徵在於,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 內補強板(33),固定於所述內容器(3)的內容器頂部開口周緣,並與所述內連接筒(31)固定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其特徵在於,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 外連接筒(15),底端部固定於所述內容器(3)上,所述外連接筒(15)與所述內連接筒(31)具有共同的中心線,且所述外連接筒(15)伸出所述外容器頂部開口並與所述外容器(O固定連接; 外法蘭(16),安裝於所述外連接筒(15)的頂端部; 所述出液管(41)上端部彎折90°後沿水平方向穿過所述外連接筒(15)伸出所述外容器(I)。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其特徵在於,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 平蓋封頭(17),具有通孔以供所述外連接筒(15)伸出,所述平蓋封頭(17)的通孔周緣固定於所述外連接筒(15),所述平蓋封頭(17)的外周側固定於所述外容器(I)。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其特徵在於,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 外補強板(18),固定於所述平蓋封頭(17)外周側以及所述外容器(I )。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蓋封頭(17)上設有測真空裝置(21)、防爆裝置(22)、真空閥(23)、頂部進液口(24)、底部進液口(25)、液位計氣相口( 26 )、液位計液相口( 27 )和氣相口( 28 )。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其特徵在於,所述臥式雙層埋地貯罐還包括分別與所述頂部進液口( 24)、底部進液口( 25)、液位計氣相口( 26)、液位計液相口(27)和氣相口(28)連接的管路,各個管路的位於所述外容器(I)和所述內容器(3)之間的部分設有彎曲部。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臥式雙層埋地貯罐,其特徵在於,與所述液位計液相口(27)連接的液位計液相管緊貼所述外容器(I)內壁。
【文檔編號】F17C1/00GK203404596SQ201320338043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13日
【發明者】徐小豔, 趙春雲, 邱國洪, 王淑華, 陸江峰, 況開鋒, 張偉 申請人:張家港中集聖達因低溫裝備有限公司, 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集安瑞科投資控股(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