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去除飲用水中有機微汙染物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7 10:38:32 1
專利名稱:一種去除飲用水中有機微汙染物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一種去除飲用水中有機微汙染物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飲用水中化學成分的數量急劇增加,世界範圍內飲用水中,已出現765種合成有機化合物,其中117種是屬於致癌的或有關致癌的物質,根據已發布的有關資料,我國有1. 7億人在飲用受有機物汙染的水,其中近4000萬人的飲用水汙染尤其嚴重,主要分布在長江沿岸及人口稠密的地區。目前自來水的傳統處理工藝對水體中種類繁雜的有機物去除能力不足,不能有效的去除以溶解狀態存在的微量有機物,從而使一些有害物質,包括致病、致癌、致突變的微量有機物殘留在飲用水中,經氯化消毒,其危險性有增強趨勢。同時自來水在經過輸配管網時,會因為二次汙染導致用戶終端的水質指標低於出廠水的標準,甚至超標的現象。我國目前一些家庭使用淨水器作為一種終端的保護裝置,我國衛生部驗收淨水器的標準,對於去除飲用水微汙染物的效果要求,主要用CODMN指標變化來評價。要求裝有吸附材料的淨水器,其CODMN去除率不得低於25%。目前我國自來水CODMN指標普遍偏高,在3 5ppm甚至以上的自來水比 較多。按飲用淨水水質標準的規定,水中CODMN值不得大於2ppm才能直接飲用。按目前的淨水器處理效果,以吸附過濾為主的淨水器只能起到部分改善自來水水質的目的,不能讓終端用水水質有顯著的變化,達到直接飲用水的水質要求。採用動力設備,以膜過濾為主的淨水器,雖然出水水質能達到標準,但是出水量低,能耗大,濃水排放多,易堵塞,設備複雜,使用不方便。很多調查結果表面,目前家用淨水器的效果並不令人滿意,水處理材料的淨水性能,特別是去除飲用水中有機微汙染物的能力比較低,不能達到有效的提高水質,方便使用的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專利的目的是生產一種高性能的去除飲用水中有機微汙染物的複合材料。本實用新型材料是按一定的比例,優選不同吸附孔徑的活性炭炭源,添加催化劑後,再炭化和活化,進行活性炭孔徑的調製,增加活性炭吸附孔徑的廣譜性,能有效吸附不同大小分子量的有機物。本實用新型材料能極大的提高自來水中有機物的去除率,同等質量下,其去除效果高於普通活性炭150%以上。包括由兩層組成的過濾層和設置有一層的活化劑層。所述兩層組成的過濾層內分別填充椰殼和竹質活性炭。所述活化劑層填充有氫氧化鉀。由不同原料製成的活性炭具有不同大小的孔徑。由椰殼制的活性炭具有最小的孔隙半徑。竹質活性炭一般具有最大的孔隙半徑,它們用於吸附較大的分子。煤質活性炭的孔隙大小介於兩者之間,煤制活性炭中褐煤活性炭比無煙煤活性炭具有較多的過渡孔隙及較大的平均孔徑,相對於更能有效地除去水中較大分子有機物。所述活化劑層設置有吸附孔。[0009]所述吸附孔的孔道直徑小於4mm。實用新型人通過計算和大量的試驗,測定不同炭源的孔隙分布大小,測定自來水有機物的分子量分布比例,採用一定比例竹節、和椰殼混配,作為新材料的基礎原料,添加催化劑,進行催化活化,調製活性炭的吸附孔徑,提高吸附性能,再和普通的煤質活性炭混配後,可適應水源中的有機物分子量廣譜分布的情況,極大的提高水中有機物的去除率。本實用新型生產的複合活性炭材料,可使用在自來水的終端使用點處或淨水器的處理系統中,該材料的優點和技術效果是(I)能高效的去除自來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其中CODMN的去除率比普通活性炭可提高150%以上;(2)能高效的去除自來水中因消毒產品的有機滷化物等有毒副產物;(3)能有效的降低自來水的濁度、色度;(4)能有效的消除自來水中的異味;(5)使用不產生運行費用,使用成本低。(6)使用效果穩定,不需要維護費用。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去除飲用水中有機微汙染物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 用新型的一種去除飲用水中有機微汙染物的裝置,其包括由竹節I和椰殼2組成的過濾層3和設置有氫氧化鉀的活化劑層4。所述活化劑層4還包括有煤質活性炭。所述活化劑層4設置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的孔道直徑小於4mm。本實施例的一種去除飲用水中有機微汙染物的裝置在具體實施時,其使用效果檢測為採用上述方法製成複合活性炭,通入進水CODMN在9. 2ppm的水5m3,檢測出水水質,出水CODMN為1. 84,有機物去除率為80%。採用同樣質量的活性炭進行比照測定,出水CODMN為6. 90,有機物去除率為25%,提高有機物吸附效率3. 2倍。綜上所述,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閱讀本實用新型文件後,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構思無需創造性腦力勞動而作出其他各種相應的變換方案或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之間的替換,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去除飲用水中有機微汙染物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由兩層組成的過濾層和一層活化劑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去除飲用水中有機微汙染物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化劑層設置有吸附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去除飲用水中有機微汙染物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吸附孔的孔道直徑小於4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一種去除飲用水中有機微汙染物的裝置,其包括包括由兩層組成的過濾層和設置有一層的活化劑層。所述兩層組成的過濾層內分別填充椰殼和竹質活性炭。所述活化劑層填充有氫氧化鉀。採用一定比例竹節、和椰殼混配,作為新材料的基礎原料,添加催化劑,進行催化活化,調製活性炭的吸附孔徑,提高吸附性能,再和普通的煤質活性炭混配後,可適應水源中的有機物分子量廣譜分布的情況,極大的提高水中有機物的去除率。
文檔編號C02F9/02GK202898126SQ20122028043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4日
發明者李勝軍 申請人:江蘇唯達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