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自然水流衝擊發電機組的製作方法
2023-10-27 17:19:57 1
專利名稱:江河自然水流衝擊發電機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電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利用江河自然水流衝擊發電機組。
背景技術:
現在的發電機組有風力發電、水流落差發電、火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核發電等。其中風力發電受季節、風速的限制,太陽能發電受晝夜的限制,水流落差發電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火力發電受燃料環保的限制,核發電受核廢料處理的限制,上述在實際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
人類最早廣泛利用的能源,除了人力、畜力和直接利用太陽能之外,就是水能了。人們所熟悉的水車,一直延用了幾千年。直到19世紀80年代發現電之後,20世紀初才開始開發水電。特別是近30年來,它作為發電能源正進入現代能源資源的行列。歷史上,工業發達國家曾優先發展水電。現在,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在大力開發水電。
那麼,為什麼許多國家都優先發展水電呢?這是因為,在常規能源中,水力是理想的能源,它有6大優點1.水力是可以再生的能源,能年復一年地循環使用,而煤碳。石油、天然氣都是消耗性的能源,逐年開採,剩餘的越來越少,甚至完全枯竭。
2.水電用的是不花錢的燃料,發電成本低,積累多,投資回收快,大中型水電站一般3-5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資。
3.水電沒有汙染,是一種乾淨的能源。
4.水電站一般都有防洪灌溉、航運、養殖。美化環境。旅遊等綜合經濟效益。
5.水電投資跟火電投資差不多,施工工期也並不長,屬於短期近利工程。
6.操作、管理人員少,一般不到火電的十分之一人員就足夠了。
然而,我國同世界上水能利用比較充分的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這些國家水力資源開發程度都在80%以上,而我國已利用的還不到可利用資源的6%,近年來開發利用速度較快的小水電也只是可利用資源的10%左右。目前,水能在我國能源生產的構成中還只有4%,水能開發程度不過3%。優先開發水能,是世界多國能源建設的成功經驗;而我國水能資源又得天獨厚,居世界首位。因此,優先開發水電,多搞一些水電,應是大勢所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無汙染、無噪音、低成本的江河自然水流衝擊發電機組。
本發明江河自然水流衝擊發電機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包括機架和發電機,兜水輪連接連接杆一端,連接杆另一端固定齒輪,所述連接杆設置有支撐架,所述機架依次設置變速器和發電機,所述齒輪與變速器的輸入端嚙合,變速器的輸出端與發電機輸入端嚙合。
本發明所述支撐架為2個。
本發明發電機組,具有結構緊湊簡單、安裝容易、佔地面積小、發電量大、發電成本低、無汙染、無噪音的特點。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兜水輪1連接連接杆2的一端,連接杆2另一端固定齒輪3,連接杆2設置有支撐架4,機架依次設置變速器5和發電機6,齒輪與變速器的輸入端嚙合,變速器的輸出端與發電機輸入端嚙合。本實施例所示支撐架為2個,根據實際需要支撐架可以採用多個。
本發明工作原理兜水輪受水流衝擊轉動,通過連接杆上的齒輪帶動變速器,變速器加力後帶動發電機發電。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發明的構思和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思想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江河自然水流衝擊發電機組,包括機架和發電機,其特徵是,兜水輪連接連接杆一端,連接杆另一端固定齒輪,所述連接杆設置有支撐架,所述機架依次設置變速器和發電機,所述齒輪與變速器的輸入端嚙合,變速器的輸出端與發電機輸入端嚙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江河自然水流衝擊發電機組,其特徵是,所述支撐架為2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汙染、無噪音、低成本的江河自然水流衝擊發電機組。本發明包括機架和發電機,兜水輪連接連接杆一端,連接杆另一端固定齒輪,所述連接杆設置有支撐架,所述機架依次設置變速器和發電機,所述齒輪與變速器的輸入端嚙合,變速器的輸出端與發電機輸入端嚙合。本發明發電機組,具有結構緊湊簡單、安裝容易、佔地面積小、發電量大、發電成本低、無汙染、無噪音的特點。
文檔編號F03B1/00GK1811161SQ20061001319
公開日2006年8月2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21日
發明者王億理 申請人:王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