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術語專用,跑龍套是什麼意思
2023-10-13 00:16:30 2
如今身為國內一線演員的成龍又或者是主持界的一哥汪涵他們最初也都是由跑龍套開始,然後有著幸運的遭遇之後在娛樂圈內順風順水。你知道跑龍套是什麼意思嗎?本期戲曲大全一起了解一下吧!
跑龍套,又稱文堂、流行或特約演員,是京劇(臺灣稱國劇或評劇)的術語,指扮演隨從等的配角。龍套演員是由四個人組成一個單位(稱為堂),一般舞臺上多用一堂或兩堂,扮演劇中的侍從或兵卒,負責助威吶喊或烘託聲勢,用以表示人馬眾多,是一種以少見多的表演形式。之所以會稱「龍套」,則是因為戲服上往往繡有龍紋之故。
龍套就是群眾演員,由於他們都穿著各色的龍套衣而得名。他們往往是四個人一組,或者兩組(以求顯示人多)擺出不同的隊形,代表不同的陣式,手裡舉著旗、搖旗吶喊,所以「龍套」還有一個名稱叫「打旗」的,由於「龍套」代表著眾多的人物,總是跟著主帥跑來跑去,上來下去,烘託氣氛,因此生動地稱其為「跑龍套」。
由於龍套的功用主要是為了陪襯主角或應故事發展之用,因此如果替人幫襯、打雜或跑腿,做些無關緊要的工作或扮演無足輕重的角色時,一般便稱這為「跑龍套」。龍套演員必須要熟悉自己在舞臺上的站位,以及各種常用的固定隊形變化,另外也需熟悉各種齊唱的曲牌。
一齣戲固然需要有男女主角、男女配角等主要角色,但若無跑龍套者,也不能成就一場戲。社會上,各行各業之中,有董事長、總經理及各種專家、幹部,他們都是大人物;但也要有人跑龍套。一個跑龍套的人對公司、團體,具有穿針引線的功能,所謂小兵立大功,有時候也不可以小視跑龍套者。
在廣東粵劇之中,跑龍套又叫馬前卒,廣東人有謂「行就行先,死就死先,企就企兩邊」(走就走先,死就死先,站就站兩邊)
跑龍套的人,固然有人能夠成就好事、大事,但也有的人專門挑撥離間,就如一場歌劇,因為舞者動作不美,破壞了整個會場的氣氛,這也是跑龍套者的不當。
你可能也喜歡:
六小齡童簡介,他的家族及其藝術背景
福州茶亭十番音樂,十番音樂是什麼
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城市文化】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