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名將吳良簡介 吳良是怎麼死的?
2023-10-13 05:33:09 1
吳良為定遠人氏,是明朝初年著名將領,在朱元璋起義的時候,投靠朱元璋,成為朱元璋麾下大將,此後幫助朱元璋開疆拓土。
吳良生於公元1323年,去世於公元1381年,最開始的時候不叫吳良,而叫吳國興,與自己的弟弟吳禎一起,以勇略出名,後來投靠朱元璋,也是帶著弟弟吳禎一起的。兩兄弟後來,都成為了明朝倚重的良將。
人物檔案
姓名:吳良
別稱:吳國興
諡號:襄烈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明朝
出生地:定遠
出生時間:公元1323年
去世時間:公元1381年
官職:都督僉事→都督同知
爵位:江陰侯→江國公
主要成就:鎮守江陰,抵禦張士誠
至正十二年的時候,朱元璋剛剛參加起義沒有多久,但是已經小有名聲。吳良就是在這個時候投靠諸葛亮,擔任帳前先鋒。因為他能潛水偵探地方消息,同時武力過人,所以很受朱元璋的賞識。
這之後的幾年時間裡,吳良和吳禎兄弟兩,一直跟隨朱元璋四處徵戰,立下了不少的功勞。至正十七年的時候,吳良帶兵拿下秦望山,攻克江陰,升為指揮使,朱元璋又順勢讓他留在江陰鎮守。
江陰是個戰略要地,背靠長江,扼守南北咽喉。張士誠佔據吳地,橫跨淮東、浙西,兵強糧足。對於張士誠來說,無論是對付朱元璋,還是擴展自己的勢力,江陰都是必須要拿下的地方。所以他多次犒賞將士,鼓勵兵士磨刀霍霍向江陰。
張士誠能看到江陰的重要性,朱元璋不可能看不到。朱元璋多次提點吳良,一定要嚴加約束江陰士兵,不要收在逃人員。也不要因為小利,就開了口子,不要與當地勢力爭鬥,只需要將江陰守住就行。
吳良遵從了朱元璋的囑咐,先後多次抵擋住張士誠一部來犯軍隊,保住了江陰這個意義重大的東南屏障。正是因為吳良的出色表現,朱元璋後來與陳友諒對戰的時候,才不至於多有限制。
至正二十五年,徐達、常遇春奪取淮東。張士誠厲兵秣馬,出兵鎮江。吳良在江陰嚴陣以待,未曾讓張士誠得逞,一直堅持到朱元璋援軍來到。大敗張士誠一部。
至正二十七年,張士誠勢力被朱元璋平定。對此立下大功的吳良,被加封為昭勇大將軍、蘇州衛指揮使,改鎮蘇州。進封都督僉事,又改鎮全州。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開國功臣,吳良升任都督同知,封江陰侯,獲賜鐵券。
洪武四年,靖州、綏寧諸蠻族叛亂,吳良跟隨鄧愈前往那國鎮壓,共同平定蠻族叛亂。
洪武十四年,吳良在青州病逝,時年五十八歲,追贈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中軍都督、江國公,賜諡襄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