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將張叔夜簡介 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是怎麼死的?
2023-10-13 10:27:10 2
張叔夜是北宋時期名將,在金軍入侵北宋的時候,火速率二子上京勤王。一直到金軍攻破都城他都在浴血抵抗,後來與宋欽宗一道被金軍俘虜。押解北上的時候,路過界河殉國而亡。
張叔夜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祖上有在朝為官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張叔夜父親那輩的時候,已經輾轉遷移,沒有什麼名氣了。
張叔夜於公元1065年,在信州永豐縣塔下銅鈸山區的一個山鄉小村出生。張叔夜小的時候就喜歡軍事,與夥伴們玩耍也愛玩帶兵打仗的遊戲。等到長大之後,他毅然投身於軍營,以祖蔭入仕任蘭州錄事參軍。
蘭州地處邊界,經常有羌人來犯,特別是冬天黃河結冰的時候,更是成為羌人進攻的最佳時期。
張叔夜到了蘭州任職之後,在巡視的時候發現羌人每次前來進犯的時候,都會在一個叫大都的地方集結。發現這個地方之後張叔夜立即建言,在此地修建城池堡壘,搶先破除羌人進攻之機。這個建議得到採納,後來羌人侵犯北宋邊境的情況果然得到緩解。北宋因此節約了不少戍邊之力,而張叔夜也憑藉這個功績襄城、陳留知縣,以及舒、海、泰三州知州。
宋徽宗大觀年間,張叔夜得賜同等進士出身,遷右司員外郎。大觀三年,張叔夜和弟弟張克公一起彈劾蔡京,最終使得蔡京被罷職。雖然為朝廷除掉了一個害蟲,但是張叔夜張克公兩兄弟卻因此得罪了蔡京。蔡京為了報復他們,到處收刮兩人的罪狀,使得張叔夜被貶為西安草場監司。
幾年之後張叔夜得到重新啟用,被召回京師當秘書少監,後又升至中書舍人、給事中。因為改革了門下省「空黃」的政務弊端,而得到提拔,升為禮部侍郎。也許是因為升遷迅速,張叔夜因此受到蔡京忌憚。因為先前就有被張叔夜兄弟兩人彈劾罷官的前例,蔡京害怕張叔夜再次攻擊他,於是搶先出手。在蔡京的運作下,張叔夜被貶到海州做知州。
在《水滸傳》中,張叔夜軍事能力出眾,憑藉自己的能力降服梁山泊眾人,使得宋江等人帶兵歸順。在真實的歷史中,張叔夜也是一方猛將。
北宋後期,國勢衰微,北方草原的金國卻與之相反迅速強大起來。宋徽宗晚期,金軍終於發動對宋朝的大肆進攻。面對金國的強勢,宋徽宗毫無辦法,只想著逃跑。在大臣的建議下,最終禪位給太子趙桓,自己帶著親信難逃了。
宋欽宗繼位後,形勢越發嚴峻起來。那個時候張叔夜就已經知道金軍遲早為圍攻汴京,於是建議搶先下手。四方大將聯合,率領騎兵以迂迴之勢抄到金兵之後,切斷金兵歸路然後再行合擊破敵。
可惜的是這條建議沒有得到統治者重視,張叔夜還被朝廷調任鄧州任知州,兼任南道都總管。剛到任地沒有多久,就接到了宋欽宗發來的勤王令。張叔夜馬不停蹄的,又帶領士兵和兩個兒子前往汴京援救宋欽宗。
途徑尉氏地方,便與入侵金兵遭遇,於是張叔夜率軍且戰且進,一路殺敵,終於入京與宋欽宗匯合。宋欽宗親自接見了他,並對此表示感謝。隨後宋欽宗接連賜予張叔夜延康殿學士、資政殿學士之銜,授予籤署樞密院之職,委以指揮軍事全局之重任。
張叔夜有效指揮,取得了局部的戰爭勝利。但是勝利的天平早就倒向了金國,張叔夜一直領兵浴血奮戰,最終還是被金軍攻破城池。
汴京城破,北宋滅亡,張叔夜被金國俘虜。初始金國對其禮遇有加,想要利用他的聲望來建立偽楚政權。遭到張叔夜嚴詞拒絕後,將張叔夜於二帝一起押解北上。
張叔夜在北上途中,想要絕食而亡,始終未能成功。等到了宋、金兩國之間的界河白溝之時,仰天大呼,扼吭而亡,終年六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