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主將先軫戰死晉國卻取得大勝?先軫怎麼死的?
2023-10-13 06:39:14 2
春秋時期,諸侯國中的晉國是幾百年來的霸主,最終被晉國的幾個大家族瓜分,史稱「三家分晉」,也就是趙國、韓國、魏國。瓜分了晉國的三個國家都是戰國時期的大國,佔有的土地和人口眾多,合起來大了秦國很多倍。可見,最強盛的晉國時期,晉國的實力到底有多強。在晉國幾百多年的歷史中,有兩次大戰基本奠定了晉國在諸侯國之中的霸主地位,一個是晉楚的城濮之戰,一個則是晉秦的崤之戰。
這兩次關乎晉國稱霸大業的戰役,其主帥都是一位叫做先軫的將軍。在兩次戰役中,先軫突破了很多春秋時期的戰爭束縛,開啟了殲滅戰的時代,使得戰役變得越來越精湛和精彩,當然也更加複雜。「兵者,詭諸也。」後來的人們總結出了很多兵法,先軫可以說是兵法的始祖。可是,秦國在崤之戰中敗於晉國以後並沒有灰心,反而三番四次的攻打晉國,想要和晉國一爭高下。
崤之戰前,秦國原本是想要趁著秦國將士在鄭國掌管了一個重要關卡,發兵偷襲鄭國的。秦國的大臣們都反對秦國「偷襲」鄭國,大臣們認為秦鄭兩國路途遙遠,秦國軍隊不可能悄無聲息的來到鄭國,到時候秦國要攻鄭的事情一定是天下皆知的,還算什麼偷襲呢?先機全部都失去了,很難獲勝的。誰知道精明一世的秦穆公竟然糊塗一時,堅持攻鄭。鄭國商人見到秦軍隊伍,裝作使臣矇騙了秦軍,讓其以為鄭國果然已經知道了秦國攻鄭一事,於是秦國消滅了滑國就舉兵返秦了。往返秦國必經晉國,此時的晉國剛剛經歷了國喪,晉文公去世,晉襄公繼位。秦穆公身為晉文公的嶽丈,當諸侯聽聞晉文公去世,乘著星夜趕來晉都的時候,秦穆公卻是唯一一個沒有到場的。秦晉之間合作的虛偽性是顯而易見的,諸侯們
也明白箇中道理,雖未明言,卻心思洞明。
先軫提出晉國應該在秦軍撤軍途中攻打他們,攻其不備必然可以取勝。然欒枝卻認為當初秦國有扶持晉文公為君的恩惠,沒有不報答反而攻打的道理。晉襄公最終被先軫說服,並且派先軫為將,率領晉軍突襲秦軍。秦軍被打得措手不及,秦軍全軍覆沒,三個大將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也被先軫活捉。先軫帶著這三個俘虜回到晉國,晉襄公的嫡母文贏卻來請求晉襄公放掉這三個秦國的將軍。文贏是晉文公的正妻,也是秦穆公的女兒,她為秦國說話,說放掉秦將讓秦國自己處理他們較好,免得秦晉兩國結的怨恨過深。晉襄公在文贏的連番請求下,還沒來得及通知朝中的大臣,就逕自放走了三個秦將。先軫來朝見晉襄公,問及處置秦將的辦法時,他才知道秦將已經被放走了。先軫怒不可遏,指著晉襄公就罵道:「無知小兒,僅僅因為婦人謊話就將將士們用性命換來的秦將放走,晉國會亡在你手裡的!」說完後還不顧形象的吐了一口唾沫,大步離開了大殿。晉襄公反應過來想要追趕秦將,卻已經來不及了。
回到家中冷靜過來的先軫想到今天的無禮之舉,很是後悔,他罵國母文贏是婦人,又罵國君是無知小兒,這都是大大的不敬啊!但是晉襄公並沒有因為這件事而懲罰他,反而還派他上陣殺敵。
翟國是晉國的鄰國,是一個比較強大的戎族,國民皆英勇善戰。就在發生了崤之戰的這一年,翟國發兵攻打晉國,晉襄公派先軫為將,發兵攻打狄國,這場戰爭被稱為「箕之戰」。對於強大的晉國來說,狄人的攻打並不算什麼,他們只需要派兵鎮壓就可以了。可是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場戰役中,晉國損失了一員大將先軫。先軫的死法也比較奇怪,哪有將軍上陣殺敵而不穿甲冑的,就算是對自己的武功無比自信也做不到這個地步,這是一場預謀已久的「自殺」。沒錯,策劃這齣自殺戲碼的就是先軫本人,他將箕之戰的勝利當做自己為晉國所做的最後一件事,並且加上自己的死來抵消自己的無禮之舉。狄人敬佩先軫,將先軫的頭顱送回晉國,當晉襄公見到先軫的頭顱後,竟然發現先軫面色泛紅,似活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