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屠格涅夫的《父與子》讀後感600字

2023-10-13 07:26:39 1

  《父與子》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小說反映的主題是父輩與子輩之間的衝突。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父與子》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父與子》讀後感600字

  在找到《父與子》這本書之後,翻開來,看到一連串長長的名字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對於外國名著,我卻是知道的少之又少,當然也不是很了解。就看到了上面關於美國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對作者屠格涅夫的評價,他曾經說屠格涅夫「是一位天生的小說家」。對於這樣的評價,他給了我們滿意的答覆。屠格涅夫作為一個現實主義小說家,是有世界性地位和貢獻的。

  在這我不談看《父與子》之後的感受,而是說說這位作家對我的影響。屠格涅夫是一個善於從大處著眼的人,他所敏銳的發現並及時反映在作品中的往往是整個社會的動態個方向。所以我覺得看文學名著對提高我們的文學鑑賞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記得上次我們幼兒園請孫老師來給我們作關於早期閱讀的講座。我認為我們老師在選擇作品時一定要有獨特的眼光,也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學鑑賞能力,就看你教師把作品中的教育價值取向定位在哪裡。教師對作品分析到位,眼光獨到,孩子才能受到正確的引導。

  文學鑑賞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早一夕的事,它是在日積月的累閱讀中得到提升的。在學生時代我還是比較喜歡文學的。現在受到電視網絡的衝擊,可以接受的信息多了,反而忽略了看書。現在我已經在嘗試著讓自己靜下心來看看書,在書中給自己更大的想像空間,希望在以後自己的文學素養能有所提高。

  篇2:《父與子》讀後感600字

  今天看完俄羅斯傑出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父與子》。我深為文中的激進分子巴扎羅夫的思想言論所欽佩,但又為他的英年早逝而扼腕嘆息。

  十九世紀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四)是位卓越的、才氣橫溢的藝術大師。他描繪了無比廣闊的俄國社會生活畫面,塑造了種種生動的藝術形象,揭示了人民的美好心靈。他以自己的藝術珍品發展了俄國現實主義文學。

  《父與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會階級力量的「父與子」的關係,描寫親英派自由主義貴族代表基爾沙諾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識分子巴札羅夫。但巴札羅夫身上也充滿矛盾,他是舊制度的叛逆者,一個「虛無主義者」,否認一切舊傳統、舊觀念,他宣稱要戰鬥,但卻沒有行動。小說問世後在文學界引起劇烈爭論。(摘自網上)

  小說的結尾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邁父母無法消解的痛苦之後,接著以強勁的抒情表示了他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堅定信念:「難道他們(指年邁的父母——譯者)的祈禱、他們灑下的淚水是沒有結果的嗎?難道愛,神聖的、真摯的愛並非萬能?哦,不!掩埋在墓中的不管是顆多麼熱烈的、有罪的、抗爭的心,墓上的鮮花依然用它純潔無邪的眼睛向我們悠閒地張望,它們不只是向我們述說『冷漠』的大自然有它偉大的安寧,它們還談及永遠的和解和那無窮盡的生命……」自然生命有其多樣性和無窮性,這是永恆的規律,屠格涅夫以此作為活潑、樂觀的結尾,讓悲劇得到升華。在這裡,由不可避免的矛盾引起的悲劇,因認識到世界是個辯證地發展著的過程,因觸摸到強勁的、飽滿的自然生命整體及它內部的和諧性,從而得到了化解。

  篇3:《父與子》讀後感600字

  前些天讀了託爾斯泰的《復活》和屠格涅夫的《父與子》,尤其喜歡《父與子》這部小說,實在是太棒了!

  作品中對每個人物的刻畫都很生動,特別是巴扎羅夫的身上更是體現了文學形象的巨大魅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開始時他的出現並未引起我多大的注意,後來卻一直被他的一切牽引著,怎知命運在他身上玩弄起了波濤洶湧,引得我的心也時漲時落。一個突出的平民知識分子,一個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志士,他不遵循任何原則,也不相信任何原則,他能看透每一個人,能看透生活的規律,可他能看透自己的命運嗎?

  說說我淺薄的看法:

  1、從作品看親情:

  既然作品名為《父與子》,就主要說說父與子的關係吧。雖然這兩個父親之間並沒多大聯繫,但這兩個兒子之間卻有一定的友誼。在各自的家庭裡,都體現出了父親對兒子強烈的愛。尼古拉對阿爾卡季企盼的心情和熱切的關心,華西裡見到歸來的巴扎羅夫時無限的喜悅,面對他的離去時又無比地惆悵。同時也體現出父與子兩代之間的代溝。兒子們都有些厭煩父親的嘮嘮叨叨,可憐這兩顆父親心哪,他們說話做事總是小心翼翼,尼古拉對兒子說話都感到驚慌、膽怯和手足無措,深怕不能讓兒子滿意。作品中寫道「他透過手指縫,看了兒子一眼,不知什麼東西突然刺痛了他的心......不過,他馬上就責備起自己來了。」他覺得錯永遠在自己,該改正的也是自己,苦笑地向哥哥訴說自己的思想應該是比兒子落後了。而阿爾卡季也不時地感覺到自己思想先進,從而有一定的優越感。華西裡對兒子更是小心謹慎,深怕說錯一個字,做錯一個動作,表現錯一個神態。儘管有很多的話想說,卻努力憋著;儘管很想多看幾眼兒子,卻故意躲得遠遠的,只是怕他煩心。於是兩個老伴之間偷偷地交流、流淚,互相地安慰......當聽到阿爾卡季對兒子的讚美時,他發自內心地欣喜,無時無刻不感到兒子是多麼地讓他驕傲;當意識到兒子就要死時,他無比地痛苦,萬般無奈地希望這不是真的。愛和痛苦的出口被打開,像洩洪一樣爆發。其實,孩子們也明白父母的愛,只是很多方式他們無法適應,好像很多事情都是註定一樣,都是輪迴!(看了一些評價,此處的父與子是指廣義的父輩與子輩,而我當初理解的太狹隘了!)

  2、從作品看友情:

  阿爾卡季和巴扎羅夫認識的時間不久,但最初阿爾卡季對父親是這樣說的:「好爸爸,請你對他親熱些,我無法向你說清楚我對我們之間的友誼有多麼地重視。」他們彼此充滿了理解、信任與友好。可是愛情在心中的蕩漾,竟那麼輕而易舉地讓他們互相猜忌、懷疑、敵視,甚至嘲笑。巴扎羅夫對阿爾卡季說過:「你生來就不是過我們這種痛苦、難熬、孤獨的生活的,你沒有膽氣,沒有怨恨,但你有年輕人的那種大膽和年輕人的那種熱情,但對於我們的事業來說,這是不合適的。你的貴族氣質在行動上絕對超不出高尚的順從或者高尚的分開的範圍,可這類行為都是微不足道的。比方說,你不會去打架,卻吧自己想像為英雄好漢,而我們卻是希望打架的,有什麼好說的呢?我們掀起的灰塵會弄瞎你的眼睛,我們的汙泥會弄髒你的身體,再說你也沒有長到我們這麼高,你會不由自主地自我欣賞,你還會高興地謾罵自己。可我們對這些感到乏味----我們要壓倒別人!我們要摧毀別人!你是個好小子,但你仍然是一個軟弱無力的自由主義的少爺!」這段話很好地表現了兩人的性格。

  他們倆都知道這一別是臨別,更是永別。阿爾卡季撲到自己過去的導師和朋友身上,抱住他的頸脖子,眼淚便馬上從他的眼睛裡湧了出來。巴扎羅夫心平氣和地說道:「這就是青春!」而我要說:「這就是殘酷的青春!」被很多事情所左右!青春的友誼是美好的,卻也是易碎的,跌跌宕宕多少回!

  3、從作品看愛情:

  愛情中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總會有人受傷!巴維爾把心中的愛埋藏了那麼久,在所有人的面前都表現得很堅強,很冷淡,在心愛的女人菲尼奇卡面前更是表現得不屑一顧。他欺騙了所有的人,卻永遠也欺騙不了自己。他愛那個女人,也愛自己的弟弟,那個女人是弟弟的妻子!

  愛情有時只是一時激情,只是衝動。巴扎羅夫的雨中不同,引起了奧金佐娃的極大興趣。她曾以為自己愛上了他,但也許只是想從他身上體驗出一種與以往不同的感覺罷了!到最後她去看臨死的巴扎羅夫時,看到他病懨懨的樣子,再沒有了當初熱情澎湃、絕不服輸,她才懷疑道:自己當初是否真的愛過面前這個人?而阿爾卡季當初愛上這個女人也只是被她的美貌與高貴所吸引而已。巴扎羅夫對菲尼奇卡的那突然一吻讓他們彼此都很吃驚,雖然那不是愛情,但卻讓我印象深刻,這種感覺真不錯!淺嘗人生百味----讀屠格涅夫的《父與子》

  愛情無法預料,但魔力巨大。像巴扎羅夫這樣一個不稀罕一切的人一旦愛上了一個女子,就永遠也難以放下了!阿爾卡家與卡嘉的愛情屬於日久生情,他在剛與巴扎羅夫分手時傷心地淚流滿面,但後來在卡嘉面前,他就完全地聽命於愛情了。愛情能讓人忘記一切傷痛,但也可以給人帶來一輩子的傷痛!

  愛情一旦變了味,比破碎的鏡子更可怕。巴扎羅夫那猛地一撲,給奧金佐娃帶來了後怕,更讓他自己無法原諒,也讓他們的愛情多了一重可怕的障礙!

  什麼都可以改變一個人,什麼都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遺憾地是,到現在我還沒有讀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下次準備把他的《罪與罰》買來看,我相信,這也一定是一部絕不會讓我失望的作品!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