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
2023-05-19 23:20:56 2
(54)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野生靈芝菌種選擇,第二步,培養包料的準備,第三步,接種和菌絲培養,第四步,栽培場地的選擇,第五步,野生栽培,第六步,採收,和菌種復壯。本發明公開的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所產靈芝具有與野生靈芝等同的營養價值,而產量顯著高於野生靈芝的產量。
【專利說明】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於食用菌培養【技術領域】,更具體地來說涉及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靈芝又稱靈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為 滋補強壯、固本扶正的珍貴中草藥,現代醫學證明:靈芝含有多種生理活性物質,能夠調節、 增強人體免疫力,對神經衰弱、風溼性關節炎、冠心病、高血壓、肝炎、糖尿病、腫瘤等有良好 的協同治療作用。目前靈芝的栽培主要採用在大棚中培養的方法,雖然產量較高,但是由於 其在人工環境中生長,且培養周期較短,營養價值就相對較低;而野生靈芝雖然營養價值很 高,但是完全野生的靈芝數量太少,往往可遇不可求,滿足不了人們的消費需求。
【發明內容】
[0003]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大棚中栽培的靈芝營養價值較低,而野生靈芝產量過低的 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
[0004]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野生靈芝菌種選擇 選擇野生靈芝作為菌種; 第二步,培養包料的準備 選擇闊葉樹的樹幹,將其加工成10?50 cm的短段木,密封包裝後滅菌處理; 第三步,接種和菌絲培養 將進行了滅菌處理後的培養包料搬入無菌接種室,將菌種和培養包料放在一起,置於 黑暗環境下培育20?25 d,直至菌絲覆蓋培養包料面積的50%以上; 第四步,栽培場地的選擇 選擇北緯24?30°,東經113?118°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山區作為栽培場地; 第五步,野生栽培 從第四步的栽培場地中選取闊葉樹,在闊葉樹的被泥土覆蓋的樹根附近挖出芝床,將 經過第三步菌絲培養的培養包料截面朝上的放入芝床內,泥土栽培,長出幼芝後,對幼芝進 行選擇,每個熟木截面留一個幼芝,在野生環境下自然生長; 第六步,米收 靈芝子實體出土後,在每年的農曆九月份後,鬆土對靈芝進行不破壞菌絲採摘。
[0005] 在第一步的菌種選擇步驟中,選取北緯24?30°,東經113?118°的山上野生 靈芝作為種源,選擇菌蓋面積在200?300 cm2,菌蓋厚度在2?3 cm之間的野生靈芝作為 菌種。
[0006] 還包括菌種復壯步驟,野生靈芝菌種經過5?10次的採收後,重新選擇菌蓋面積 在200?300 cm2,菌蓋厚度在2?3 cm靈芝作為新的菌種進行接種和栽培。
[0007] 在第二步準備培養包料的步驟中,選擇樹幹直徑在15?18 cm之間的闊葉樹,將 其加工成20?30 cm的短段木,密封包裝後在100 °C下持續蒸煮滅菌12?15 h。
[0008] 在第三步進行接種和菌絲培養的步驟中,無菌接種室的環境溫度為25?30 °C, 相對溼度為65%?75%。
[0009] 在第五步的野生栽培步驟中,所述的芝床在樹根上方1?2 cm處,所述芝床的底 部與樹根上表面的距離為1?2 cm,所述芝床整體位於闊葉樹樹根上方的泥土內,所述芝床 的高度為15?18 cm,寬度為18?22 cm,長度為24?36 cm的芝床,將培養包料的泥土 厚度為3?4 cm,在氣溫為10?15 °C,空氣相對溼度為70%?75%時,將培養包料埋入芝 床中。
[0010] 所述第四步的栽培場地的選擇中,選擇500?1200 m海拔高度的山區作為栽培場 地,所述的闊葉樹的樹齡大於5年,所述的山區樹木的遮陽密度為50%?80%。
[0011] 所述闊葉樹為慄木樹、楓木樹、桃樹、楊樹的一種或幾種。
[0012]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 (1)本發明提供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由於靈芝菌絲培養後就直接移至野生環境 中生長,完全按照野生靈芝的生長周期進行栽培,吸收天地之間的靈氣而出,具有與野生靈 芝等同的營養價值。
[0013] (2)本發明提供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對野生靈芝的優良品種進行馴化後進 行接種和培養,提高了靈芝的繁殖效率,顯著高於野生靈芝的產量。
[0014] (3)本發明提供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野生靈芝菌種經過5?10次的接種栽 培後,對菌種進行復壯,防止菌種退化,保證了菌種的優良品質。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本發明中相關概念的含義為: 芝床:在靈芝栽培場地中挖掘的放置培養包料的土坑。
[0016] 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野生靈芝菌種選擇 選擇野生靈芝作為菌種; 第二步,培養包料的準備 選擇闊葉樹的樹幹,將其加工成10?50 cm的短段木,密封包裝後滅菌處理; 第三步,接種和菌絲培養 將進行了滅菌處理後的培養包料搬入無菌接種室,將菌種和培養包料放在一起,置於 黑暗環境下培育20?25 d,直至菌絲覆蓋培養包料面積的50%以上; 第四步,栽培場地的選擇 選擇北緯24?30°,東經113?118°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山區作為栽培場地; 第五步,野生栽培 從第四步的栽培場地中選取闊葉樹,在闊葉樹的被泥土覆蓋的樹根附近挖出芝床,將 經過第三步菌絲培養的培養包料截面朝上的放入芝床內,泥土栽培,長出幼芝後,對幼芝進 行選擇,每個熟木截面留一個幼芝,在野生環境下自然生長; 這樣靈芝成熟後,其不同性別的孢子可以在活樹根上進行交配來繁殖,這種自然條件 下的繁殖有利於靈芝優質品種的保存,也方便對產生的優質菌種進行選擇,作為新的菌種 母體,減少了去野外尋找優質品種的工作量。
[0017] 在氣溫為10?15 °C,空氣相對溼度為70%?75%時,將培養包料埋入芝床中,此 時一般為農曆二月末初春時節,溫度和溼度都較低,萬物復甦,靈芝子實體生長緩慢,靈芝 子實體處於適應周圍環境的階段;隨著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南來暖溼氣流增強,溫度逐漸 升高,降水頻度也慢慢增加,空氣的溼度也隨之增加,到農曆五月左右,溫度普遍達到24? 26°C時,而此時山區樹林的空氣溼度達到85%?90%時,靈芝子實體生長速度加快,有效成 分積累較多,這段時間生長的靈芝子實體質地堅硬,含有的營養成分最高;到了農曆六、七 月,隨著溫度和溼度進一步增加,靈芝進入交替生長期,天氣晴朗時,氣溫超過30°C,空氣溼 度低於80%,靈芝生長停頓,天氣為陰雨時,溫度達到28?30°C時,山區樹林的空氣溼度達 到90%?95%,此時靈芝生長速度很快,表面色澤較淺,這段時間隨著天氣陰晴的轉變,靈芝 的輪紋邊界清晰,陰雨天氣輪紋較疏。農曆八、九月,空氣溼度較低,晝夜溫差增大,靈芝進 入均衡生長期,生長速度減緩,把前期吸收的養分進行轉化,提升靈芝子實體的品質。
[0018] 第六步,採收 靈芝子實體出土後,在每年的農曆九月份後,鬆土對靈芝進行不破壞菌絲採摘。
[0019] 在第一步的菌種選擇步驟中,選取北緯24?30°,東經113?118°的山上野生 靈芝作為種源,選擇菌蓋面積在200?300 cm2,菌蓋厚度在2?3 cm之間的野生靈芝作為 菌種。
[0020] 還包括菌種復壯步驟,野生靈芝菌種經過5?10次的採收後,重新選擇菌蓋面積 在200?300 cm2,菌蓋厚度在2?3 cm靈芝作為新的菌種進行接種和栽培。
[0021] 這樣既保證了靈芝的產量和品質,又避免了每次都要去野外尋找優質新品種、馴 化培育等工作,提高了生產效率。
[0022] 在第二步準備培養包料的步驟中,選擇樹幹直徑在15?18 cm之間的闊葉樹,將 其加工成20?30 cm的短段木,密封包裝後在100 °C下持續蒸煮滅菌12?15 h。
[0023] 在第三步進行接種和菌絲培養的步驟中,無菌接種室的環境溫度為25?30 °C, 相對溼度為65%?75%。
[0024] 在第五步的野生栽培步驟中,所述的芝床在樹根上方1?2 cm處,所述芝床的底 部與樹根上表面的距離為1?2 cm,所述芝床整體位於闊葉樹樹根上方的泥土內,所述芝床 的高度為15?18 cm,寬度為18?22 cm,長度為24?36 cm的芝床,將培養包料的泥土 厚度為3?4 cm,在氣溫為10?15 °C,空氣相對溼度為70%?75%時,將培養包料埋入芝 床中。
[0025] 所述第四步的栽培場地的選擇中,選擇500?1200 m海拔高度的山區作為栽培場 地,所述的闊葉樹的樹齡大於5年,所述的山區樹木的遮陽密度為50%?80%。
[0026] 所述闊葉樹為慄木樹、楓木樹、桃樹、楊樹的一種或幾種。
[0027] 儘管發明人已經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和列舉,應當理解,對 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對上述實施例做出修改或者採用等同的替代方案,這對本領域的 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在不偏離本發明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於 本發明要求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野生靈芝菌種選擇 選擇野生靈芝作為菌種; 第二步,培養包料的準備 選擇闊葉樹的樹幹,將其加工成10?50 cm的短段木,密封包裝後滅菌處理; 第三步,接種和菌絲培養 將進行了滅菌處理後的培養包料搬入無菌接種室,將菌種和培養包料放在一起,置於 黑暗環境下培育20?25 d,直至菌絲覆蓋培養包料面積的50%以上; 第四步,栽培場地的選擇 選擇北緯24?30°,東經113?118°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山區作為栽培場地; 第五步,野生栽培 從第四步的栽培場地中選取闊葉樹,在闊葉樹的被泥土覆蓋的樹根附近挖出芝床,將 經過第三步菌絲培養的培養包料截面朝上的放入芝床內,泥土栽培,長出幼芝後,對幼芝進 行選擇,每個熟木截面留一個幼芝,在野生環境下自然生長; 第六步,米收 靈芝子實體出土後,在每年的農曆九月份後,鬆土對靈芝進行不破壞菌絲採摘。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第一步的菌種選 擇步驟中,選取北緯24?30°,東經113?118°的山上野生靈芝作為種源,選擇菌蓋面積 在200?300 cm2,菌蓋厚度在2?3 cm之間的野生靈芝作為菌種。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 括菌種復壯步驟,野生靈芝菌種經過5?10次的採收後,重新選擇菌蓋面積在200?300 cm2,菌蓋厚度在2?3 cm靈芝作為新的菌種進行接種和栽培。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第二步準備培養 包料的步驟中,選擇樹幹直徑在15?18 cm之間的闊葉樹,將其加工成20?30 cm的短段 木,密封包裝後在100 °C下持續蒸煮滅菌12?15 h。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第三步進行接種 和菌絲培養的步驟中,無菌接種室的環境溫度為25?30 °C,相對溼度為65%?75%。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第五步的野生栽 培步驟中,所述的芝床在樹根上方1?2 cm處,所述芝床的底部與樹根上表面的距離為1? 2 cm,所述芝床整體位於闊葉樹樹根上方的泥土內,所述芝床的高度為15?18 cm,寬度為 18?22 cm,長度為24?36 cm的芝床,將培養包料的泥土厚度為3?4 cm,在氣溫為10? 15 °C,空氣相對溼度為70%?75%時,將培養包料埋入芝床中。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四步的栽培 場地的選擇中,選擇500?1200 m海拔高度的山區作為栽培場地,所述的闊葉樹的樹齡大 於5年,所述的山區樹木的遮陽密度為50%?80%。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靈芝的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闊葉樹為慄木 樹、楓木樹、桃樹、楊樹的一種或幾種。
【文檔編號】A01G1/04GK104206176SQ201410484853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2日
【發明者】聶國軍 申請人:江西羅山峰生態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