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浸出法提取茶油的生產方法與流程
2023-10-06 07:31:39 3
本發明涉及食用油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浸出法提取茶油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茶油是從山茶科油茶樹種子中獲得的,又名茶籽油、山茶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脂。我國油茶資源豐富,油茶林面積約佔木本食用油料面積的80%以上,廣泛分布於南方17個省的丘陵地區,尤以廣西、湖南、江西、雲南等地為最多。
茶油中含有多種功能性成分,對於維持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降低膽固醇,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具有明顯功效。此外,傳統醫學認為,茶油有清熱化溼、殺蟲解毒的作用,能清胃潤腸,可治痧氣腹痛、急性蛔蟲阻塞性腸梗阻等。
茶油的提取有壓榨法、有機溶劑浸提法、水代法和浸出法等。目前,工業生產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壓榨法、有機溶劑浸提法。壓榨法工藝簡單,但壓榨設備檢修拆換勞動量大,提取效率較低;有機溶劑浸提法效率很高,生產成本較低,但有機試劑存在潛在的安全問題;水代法生產設備簡單,操作容易,成本較低,但其出油率低,且提出的油脂酸價高,用水量較大。而浸出法中,高活性酶難獲得,殘留在茶油中易造成微生物含量超標。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茶油中提取方法提取率低,設備要求高,操作複雜,茶油中微生物超標,茶皂素殘留、有機溶劑易殘留等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浸出法提取茶油的生產方法,該方法簡單易操作、提油率高,成本低,微生物指標達標。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一種浸出法提取茶油的生產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1)備料
選取已烘乾的茶籽,脫殼,粉碎待用;
2)酸調和提取
加入水、氯化鉀、用檸檬酸調節pH,攪拌,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分層;
3)鹼調和提取
用碳酸氫鈉將步驟3)中水層調pH至7.5-8.5,攪拌,加入乙酸乙酯萃取;
4)分層和乾燥
合併步驟2)和步驟3)中的乙酸乙酯層,水洗1-2次,真空乾燥,得到成品茶油。
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粉碎要求為:粉碎成100-130目的茶籽仁粉。
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pH調節至3.0-4.0。
優選的,所述步驟3)和步驟)4中,攪拌條件為:時間5-8小時,體系溫度55℃-65℃。
優選的,所述步驟1)、步驟3)和步驟)4中,乙酸乙酯的單次萃取用量為稱取的茶籽重量的1倍,萃取次數為1-2次;
優選的,所述步驟1)-2)中,茶籽、水、氯化鉀的加入量,按照重量比,茶籽:水:氯化鉀=1:4-5:1-1.5。
優選的,所述步驟4)中真空乾燥條件為:溫度50-60℃,真空度0.06-0.08MPa,乾燥3-4小時。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在酸性條件中浸提和鹼性條件下浸提,能充分提取出茶籽中的茶油;使用乙酸乙酯萃取,因乙酸乙字毒性低,易揮發,容易乾燥,且能和水分層,經過真空乾燥後,不會有殘留;使用檸檬酸和碳酸氫鈉來調pH,在浸提萃取時有機層存在少量檸檬酸,再加上一步水反洗,能有限去除引入成分,保證有機層中茶油的純度;所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茶油提取方法,安全、簡單易操作,設備要求低,茶籽提油率高,無有機溶劑殘留,適合大規模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描述,但要求保護的範圍並不局限於所述。
實施例1
1)備料
選取已烘乾的茶籽,脫殼,粉碎待用;選取已烘乾(水分控制在10%以下)的茶籽100g,脫殼,將茶籽仁粉碎,過100目的篩子,得茶籽仁粉,待用;
2)酸調和提取
在反應容器中加入步驟1)中的茶籽仁粉、水400g,氯化鉀100g,用檸檬酸調節pH至3.0,在55℃-65℃下攪拌6.5小時;加入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10Kg;
3)鹼調和提取
用碳酸氫鈉將步驟3)中水層調pH至7.5,在55℃-65℃下攪拌8小時,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10Kg;
4)分層和乾燥
合併步驟2)和步驟3)中的乙酸乙酯層,水洗1-2次,在溫度50-60℃,真空度0.06-0.08MPa的條件下進行乾燥3.5小時,得到成品茶油。
實施例2
1)備料
選取已烘乾的茶籽,脫殼,粉碎待用;選取已烘乾(水分控制在10%以下)的茶籽100g,脫殼,將茶籽仁粉碎,過120目的篩子,得茶籽仁粉,待用;
2)酸調和提取
在反應容器中加入步驟1)中的茶籽仁粉、水500g,氯化鉀150g,用檸檬酸調節pH至3.5,在55℃下攪拌8小時;加入10Kg乙酸乙酯單次萃取,分層;
3)鹼調和提取
用碳酸氫鈉將步驟3)中水層調pH至8.5,在55℃下攪拌5小時,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10Kg;
4)分層和乾燥
合併步驟2)和步驟3)中的乙酸乙酯層,水洗1-2次,在溫度50-60℃,真空度0.06-0.08MPa的條件下進行乾燥4小時,得到成品茶油。
實施例3
1)備料
選取已烘乾的茶籽,脫殼,粉碎待用;選取已烘乾(水分控制在10%以下)的茶籽100g,脫殼,將茶籽仁粉碎,過130目的篩子,得茶籽仁粉,待用;
2)酸調和提取
在反應容器中加入步驟1)中的茶籽仁粉、水450g,氯化鉀130g,用檸檬酸調節pH至4.0,在55℃-65℃下攪拌5小時;加入10Kg乙酸乙酯單次萃取,分層;
3)鹼調和提取
用碳酸氫鈉將步驟3)中水層調pH至8.0,在55℃-65℃下攪拌7小時;加入10Kg乙酸乙酯單次萃取,分層;
4)分層和乾燥
合併步驟2)和步驟3)中的乙酸乙酯層,水洗1-2次,在溫度50-60℃,真空度0.06-0.08MPa的條件下進行乾燥3小時,得到成品茶油。
對實施例所得茶油進行了檢測分析,未發現有檸檬酸,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殘留。